高巍 韩苗苗 李金亮
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大中小学建立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该体系必须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各学段贯通;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三是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四是有独立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的课程体系。《意见》的出台将使新时代劳动教育呈现新局面、达到新高度。本期“教育圆桌”从教材建设、实施路径及典型课例三方面聚焦劳动教育主题。
日本、德国、英国在劳动技术教育教材(以下简称“劳技教材”)开发与审定、教材内容、教材编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有:树立灵活多元的教材开发观,遵循回归学生真实生活的教材内容观,贯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协同发展的教材编制观,出台严格规范的教材审定标准,建设劳动与技术数字化教材。这对我国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劳技教材体系具有借鉴价值。我国应在研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劳动与技术教材建设的实际,不断反思、总结教材建设经验,解决劳技教材开发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树立灵活多元的教材开发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教材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在没有标准教材可以借鉴经验的前提下,教师的自主创新意识和研发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德国并无统编的劳技教材, 而是由各州结合自己的情况按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自编教材。各州编制的教材基本是纲要性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兴趣进行二度开发。
我国一线教师要积极主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自主创新、开发劳技校本教材。农村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农民的技术和本领更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一线教师应该树立教材开发意识,积极动员学生及家长变废为宝,自制劳动技术教育器材,重点解决教具、学具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习惯和勤俭节约意识。如,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第二初级中学积极开发适应校情、学情,极具乡土特色的劳技校本教材——《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劳动教育读本》,并汇编了《劳动教育研究文集》,形成较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体系。
二、遵循回归真实生活的教材内容观
教师要树立“回归学生真实生活”的教材内容选择理念,时刻谨记教材的内容要“源自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对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材内容要有所删减。例如,有的劳技教材中的养鸡、养鸭、种甘薯等内容就不适合城市的学生学习,因为养鸡养鸭在城市里不易实现,另外种甘薯这种活动需要劳动基地与相应配套材料与工具的支持。这种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主动调整。
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第二初级中学在建设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开发劳技教材的过程中,时刻谨记劳动教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的教材编制理念。例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包含“二十四节气”“红菜薹的种植”“粽子的制作”“叠被子的技巧”“荆楚民居风格”等既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又极具区域特色的教育内容。这种源于学生真实生活、面向真实问题解决的教育内容,符合当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劳动者。
三、贯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协同发展的教材编制观
目前,我国劳技教材编制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内容偏重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中小学与高中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出现“技术素养”的断层现象;教材编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有待提高等。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在积极汲取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编制原则。
以作品为载体,寓教于乐。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技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日本家政课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缝纫课上富有童趣、具有艺术气息、操作性强的“练习布”很好地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学生的劳动成果以缝纫作品呈现,学生在操作“练习布”的过程中不仅习得了缝纫技术,而且收获了劳动的喜悦与成就感。这种以作品为载体、寓教于乐的理论和操作相融合的教材编制方式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注重项目引导,强化设计思维。在编制劳技教材时,可以将教材分为不同的项目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的制作或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例如: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小组制作帆船模型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帆船的动力结构产生兴趣,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存在诸多疑惑,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会自主寻找相关资料扩充知识,并且会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分享经验,积极沟通交流,合力解决问题。
四、出台严格规范的教材审定标准
日本教科书的开发使用遵循非常严格的审定制度。首先,由作者提出申请,文部省进行审定,审定合格后由民间出版社出版教材。然后, 由地方教育委员会调查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的适宜性, 从中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学校使用的教科书。与此同时,教科书的选用工作必须向学生的监护人等广泛开放。为满足国民对教科书的关心, 文部省自1991年度起就在教科书审定完之后公开审定结果。美国田纳西州采用教材三级审定制度,三级教材审定机构主体责任明确,为高质量的教材开发提供了保障。
我国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劳技教材审定标准,许多学校的教师直接编制、复印一些资料发给学生。这些资料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定,质量难以保证。为了更好地制定教材开发、审定主体的权责明细,建立严格的問责制度,切实提高教材质量,劳技教材委员会的建立必不可少。
五、建设劳动与技术数字化教材
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实践性、操作性。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往往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与示范,但是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往往无法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位学生。例如,在大班额班级里进行“绳结的编制”教学,一名教师往往无法同时顾及几十名学生,而且教科书中绳结编制的示范图是静态的,即使色彩鲜明、步骤详细,对于空间思维不强的学生来说仍然很难看懂,这部分学生如果不能得到教师积极有效的指导,学习兴趣以及作品完成度都会受到影响。
针对此问题,可以开发使用复合教材,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遇到疑难时可以扫描复合教材中的二维码,观看微视频,展开自主探究学习。此外,201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校园足球教材》开创了体育教材数字化的先河。这套教材引进二维码、3D图像技术,配合使用真人示范画面,提升了足球技巧示范的演示效果,随后出版的《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学生用书》也采用了这种技术。这种数字化的立体教科书有利于构建“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学习型社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