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交通人才培养探讨

2020-09-09 07:16罗旭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 要】本文论述《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交通人才培养,分析《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交通人才培养的宗旨、目标与基础,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顶层远景规划缺乏、系统集成化培养不足、职业素养与认同感受到轻视等问题,提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当把握机遇,在明确根本宗旨的前提下,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学生交通职业文化素养,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质量交通人才。

【关键词】交通强国建设  高职院校  交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136-03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我国要“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此要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大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交通管理队伍。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交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顶层远景规划缺乏、系统集成化培养不足、职业素养与认同感受到忽视等问题,提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当把握机遇,在明确根本宗旨的前提下,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学生交通职业文化素养,以培养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质量交通人才。

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交通人才培养的宗旨、目标和基礎

作为新型人才孵化的主要战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在秉承“做中学,学中做”理念的基础上,应综合考量国家政策、社会需求等,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向社会输送复合型交通人才。

(一)响应政策,是交通人才培养的宗旨。目前,交通人才培养面临全新机遇。一方面,国家出台《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国制造2035》等一系列发展政策,交通领域传统的建设方式与人才供给已经不能完全解决国家高速发展所需要的智能、机动、现代化问题,尤其是针对“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智能、平安、绿色、共享”等目标,国家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号召。要实现国家中长期交通规划、现代化职业院校建设与区域发展等目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成为日愈引人关注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随着新产业体系构建进程的逐步推进,新一代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理论与技术已成为智能交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否具备新型交通领域知识与能力,是响应各类政策的具体表现。

(二)解决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建设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为主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与培养规格发生根本性变化。首先,交通相关行业企业为更好地立足于全面建设交通强国大环境中,必定需要数量可观的人才来完成企业技术与理念的提升和革新;其次,在创新创业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在交通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加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相关元素,适时地开展结合交通强国知识与创新意识结合的训练,可以在培养交通运输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为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本专业创业动向,解决创新创业需求。

(三)院校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技术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主要目标。职业院校尤其是交通运输类院校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内容与自身发展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有良好的协调发展态势,产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提出为职业院校尤其是交通类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职业院校应当紧跟《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导思想,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程度及社会服务能力,将建设高水平院校作为目标,并将建设成果反馈于社会。同时,交通类院校的发展,对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职业文化、“工匠精神”以及学生行业认同感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院校交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顶层远景规划。近年来,职业教育在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带动与各专家学者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进入新阶段,但顶层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还比较缺乏。以铁路行业相关专业为例,高铁涉及五大系统的技术,我国目前掌握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车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但设备制造、维护、升级、操作等领域岗位人才普遍缺乏。面临此问题,全国开设有铁路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院校在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中对前沿科技的洞察与需求还不够敏锐,针对交通行业最新动向与发展匹配的人才供给还没有跟上。究其原因在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划中对远景关注不够,改革主要集中于教学设计方面,鲜有专业背景方面的创新思维模式建设。

(二)系统集成化培养不足。每年,大批交通类院校毕业生走向交通各行各业,但我国现阶段急需的大批量的知识过硬、技能娴熟的人才却没有涌现,究其原因还是职业院校系统化、集成化培养人才的能力尚待提高。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类人才需求的扩大,高职院校也在逐渐提升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可是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群)发展与课程开发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与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差距,这就造成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卓越型较少、普适性人才不够等问题。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下问题尤为突出: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守旧导致学生专业兴趣全无;教学内容脱离实践、教师队伍现场经验不足导致知识只存在于理论层面,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初衷相悖;“创业—专业”融合性教育过程脱离交通领域,导致优秀的创业人才从交通领域流失。

(三)忽视职业素养与认同感。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对整个交通行业的认同感缺失,而认同感的缺失导致职业素养在自我养成与培育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第一,在校学生以“95后”“00后”为主,这一代学生绝大多数生活中习惯了父辈的给予,缺少自强不息与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交通类职业院校针对此问题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第二,部分在校学生甚至是行业内已经在岗的往届毕业生对交通行业的认可度不高,导致其参与交通领域的建设与养护时,将其作为一份工作而非一项事业;第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时对行业安全、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等问题理解不够透彻,忽略了准从业人员的“幸福感雕琢”。

三、《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交通人才培养的建议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针对新时期我国发展策略,制定以“精良专业、创新奉献”为宗旨的人才培养目标,为职业院校培养高质量一流人才指明方向。交通类高职院校应当把握机遇,在明确根本宗旨的前提下,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性宗旨。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能型人才队伍是新产业体系的直接构建者,是“交通强国”“中国创造”的根本基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交通行业自上而下积极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之际,高职院校应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性宗旨,将劳动者技能、素质的提升作为人才目标。同时,应当立足新时期中国特色、交通特色,结合交通行业、区域经济,把立德树人与交通强国人才培育融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夯实人才培养的常态化基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然需要基础建设作为土壤。首先,需要提前开展人才培养的前期研究: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改革,必须在充分研究了职业教育与交通强国关系之后才能开展,必须在全面了解新时期技能人才如何培养之后才能设计,必须在掌握如何将区域交通领域优势与自身交通类专业发展优势结合之后才能进行;其次,需要将人才培养进度与交通强国建设进度同步: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应当从专业内涵入手,在创新创业思维、专业群整合、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将我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型的政策精神融入专业内涵,以此作为培养具有高素质执业能力人才的基础;再次,高职院校需要发挥职业院校优势,与有责任担当的行业企业联盟,深化产教融合,以此开拓专业学科实践基地,加快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走入教育体系,一方面为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大军支持交通强国建设,另一方面将行业专家引入教育领域为人才输出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建立产学研用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三)构建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系统。《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构建适应于交通行业要求的职业人才闭环系统。人才培养一体化系统应当是闭环形式的,闭环形式中分为四个模块(见图1),分别为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方案实施与培养方案评价,四个模块相互联系共同形成有机整体。其中,第一部分培养目标的设计中需要进行前期研究分析、院校基础评估、政策导向性研究等,若通过则开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第二部分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前,需要融入院校自身发展规划、专业群远景规划、立德树人方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等关键性要素;第三部分培养方案的实施中,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理念更新以及创新思维的加入;第四部分为人才培养评价,其主要作用是评价整个教学环节,通过行业专家、社会反馈、企业指导、就业形势等方面综合评价本轮次人才培养,不仅可以总结以往经验,而且是下一轮次培养目标设计的先导。整体上来说,人才培养一体化系统是动态调控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需要交通类高职院校紧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条目,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进行动态调整。

(四)培育技能人才的职业文化素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交通人才培养,决不能忽视职业道德与崇高信念的孕育。高职院校应积极配合行业发展,不仅在技术上实现院校与岗位的无缝衔接,还要重视职业文化的灌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非专业课程,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辅导员队伍,都应当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博学笃行、踏实肯干的思想贯彻其中。要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就要通过思政平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课堂、社团等渠道或平台,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引企入校、以赛促教等方式,将行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操守与交通情怀传播给在校学生,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以成为交通工作者为荣,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获得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9/19/content_5431432.htm?trs=1.

[2]范冠峰.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交通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J].交通企业管理,2018(6).

[3]彭理群,徐睿,秦鸣.面向“交通强国”建设需求的智能交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24).

[4]郭福春,许嘉扬,王玉龙.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5]杨洋.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路径探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

[6]杨云峰,江泉.交通强国战略下建设卓越交通高职院校的几点建议[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

[7]郑淳,杨帆.“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铁路行业高校开展对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刍议——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9(23).

[8]杨洋,罗旭,何江霞.创新创业视阈下高职院校“五位一体”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8(12).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7KY1097)

【作者简介】罗 旭(1977— ),男,广西合浦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高校招生就业。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