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自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2020-09-08 06:18赵象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自主兴趣初中数学

赵象东

【摘要】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强化剂,其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能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解决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策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展开教学活动,进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兴趣  自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057-02

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非常浓厚,那么他们就会不断地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构建,他们就会在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学习的正循环。而如果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源动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背景下,知识以及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学习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就能形成的。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脚踏实地地展开思考与探索,需要学生不断地展开创新与总结。导学案模式下,学生会结合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进行知识之间的类比、迁移、探索与总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培养。尤其是初中数学科目,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展开思考、推理与计算,导学案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自我,会给学生搭建一座通向知识世界的桥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整式的加减》,导学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整式加减过程总结同类项合并法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3个人+5个人=?3只小兔子+5只小兔子=?3个人+5只小兔子=?入手,促使學生形成分类的数学思想。然后学生再结合之前学习到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以及教材的知识解释,就会初步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导学案中,教师还可以呈现具体的数学题目,具体可以是引导学生判断两个单项式是否是同类项,引导学生寻找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很多时候,学生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点的话,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但是涉及到具体的数学练习时,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如单项式中字母相同,但是次数不相同的是不是同类项,常数项是不是同类项等等。还有同类项合并的相关知识,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展开总结归纳与练习,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前展开有效的预习活动。

课堂上,教师要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或是促使学生分享他们的题目练习情况,或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做相应数学题目。如果有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非常好,那么教师就要充分肯定他的努力,并号召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如果发现有学生在课前预习方面敷衍了事,那么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这类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没有经历学习的探索过程,那么他的课堂学习活动就会非常被动。导学案模式下,教师会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会督促每一个学生展开课前自学。

二、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是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渠道。因此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数学问题,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设计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数学问题:小学时期我们学习过3x+20=155的方程,我们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20,进而就能得出3x=135,x=45的计算结果。那么现在,我们要如何解决3x+20=4x-25的方程呢?是否还可以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加以解决呢?或者你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吗?从而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展开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等新知的探索。学生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变形方程3x-4x+20=-25以及3x-4x=-25-20,进而学生就会发现4x以及20在等式两边位置的变化中变化了符号,学生就会理解移项的概念。学生还会结合同类项合并法则,解出x的具体数值。

其次,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如《多姿多彩的图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拆开后,会变成什么形状的图形?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好多种,学生的拆分点以及拆分顺序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平面展开图。无论是何种学习能力的学生,都会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因为有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会总结出比较完整的平面展开图,但是有学生不能总结完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具体表现给予鼓励。

再次,教师要展开追问,即学生作答后再次提问。数学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如果学生掌握了某一种解题策略,那么就能解决这一类型的所有问题。追问就是促使学生理清解题策略,由关注学生的解题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如《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的实际问题:某班有40名同学看演出,购买甲、乙两种票共用去370元,其中甲、乙票的单价分别为10元和8元,问购买甲种票多少张,乙种票多少张?如果学生做出了正确解答,那么教师同样要再次提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有哪些?应该如何列方程组?从而促使学生分享他们的整个解题过程。如果学生的解答出现了问题,那么教师同样要询问学生的解题思路,查看学生在哪方面出现了问题,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

三、小组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展开观察、分析、推理以及总结。而小组合作模式就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促使学生展开思考、推理、讨论以及总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巧用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

例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分析清楚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出未知数,然后才能列出方程式并通过解方程来求出最后的答案。由于涉及到了一定的步骤以及分析推理,所以有部分学生就容易出现问题。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一个学生要在练习本中写下自己的解题思路以及总结出的问题,然后小组学生互相分享交流,及时解决简单问题,及时总结整理解题思路等。如一项工程,甲队伍单独做的话需要12天,乙队伍单独做的话需要24天,如果两队同时做的话需要多少天。学生先要展开数量关系的分析,(甲每日工作量+乙每日工作量)×天数=总的工作量,学生可以将总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然后甲每日的工作量就是1/12,乙每日的工作量就是1/24,所以学生可以设需要的天数为x,进而列出方程式,并解答。小组合作模式下,如果学生的解题思路出现了分歧,那么他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解题依据,也可以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所以无论是对于数学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对于数学能力欠缺的学生而言,他们均能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四、多媒体课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现代多媒体课件是教育信息化的直观反应,其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开知识点的系统总结。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收获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总结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系统性地呈现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网络。如学生学习过有理数这一单元后,学生要总结出正数、负数、0,整数,有理数以及无理数之间的关系,学生要总结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然后学生可以将自己总结到的知识点与教师多媒体课件中总结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

其次,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拓展。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有配套问题、工程问题以及销售中的盈亏,每一系列的问题中又有多道变形题目。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开知识拓展,即围绕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多道相关的变形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形成能力。如配套类的数学问题,可以是螺钉和螺母之间的配套,可以是工作进度、劳动力的配套,可以是一个桌面和四条桌椅的配套,等等。学生要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恒等式,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还有其他类型的数学问题,教师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呈现相应的变形题目,从而促使学生以扎实的题目解决能力来以不变应万变。

五、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大都有一定的争强好胜心理,他们会在竞赛活动中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所以说,竞赛活动,既能营造紧张激烈的学习氛围,又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展开知识点的深入思考与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计算方面的竞赛活动。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可以围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等计算题目展开比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定数量的题目,然后促使学生展开计算。一定时间内,结合学生的计算结果与计算数量,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计算方法与技巧,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比较熟悉,但是学生依然会在计算速度与准确度方面存在差距,其中的差距主要就是思维与专注度方面的差距。竞赛活动模式下,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他们的思维会全部集中在数字与计算方法上,因而计算准确性就能得到保证。

其次,教師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综合方面的竞赛活动。即,竞赛内容可以围绕几何证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展开。这一类型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类比、迁移、判断等思考过程,有一定难度。竞赛活动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分析每一道题目所考核的基本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解决。因为数学中的很多题目都是围绕基本知识点展开的,只是某些题目综合了几个知识点,所以学生会感到有些困难。竞赛成绩出来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评选出优秀学生。

并且,每一次竞赛活动之后,教师都要记录学生的成绩,鼓励横向进步和纵向进步的学生,引导他们表现出更好的自己。

总而言之,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要运用导学案教学,巧设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以及巧用多媒体课件等多样化的策略,来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童卫红.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2)

[2]张文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07)

[3]邓红兵.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

猜你喜欢
自主兴趣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