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000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湖南永州
腰椎管狭窄属于目前临床常见疾病、多发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腰椎管狭窄的主要发生原因为患者年龄逐渐增加,以及受骨骼结构变化等相关因素影响,从而诱发椎管狭窄。采取何种治疗方案有效改善腰椎管狭窄疾病症状,对提高临床疗效十分重要[1-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男29例,女21 例;年龄33~67 岁,平均(48.35±5.65)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1~69岁,平均(47.95±5.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以传统开放减压手术治疗方法为手术方式。②研究组以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方法为手术方式:麻醉为全麻;取俯卧位(以软枕垫空腹部);手术入路为较重的腰椎管狭窄侧,从棘突处开始,接着分离腰椎旁软组织钝性,接着钝性分离肌肉、钝性分离下关节突关节,接着钝性分离锥板外缘,并实现术野完全暴露;操作者彻底切除病变位置黄韧带,切除上关节部分锥板及突出部分(咬骨钳)、下关节部分锥板及突出部分;仔细修整骨质留待椎间植骨;接着开一小窗于病灶附近(面积控制为1 cm×1 cm),使神经根完全暴露,硬膜囊完全暴露,仔细牵开神经根,环切椎间盘纤维,对软骨终板、椎间盘髓核行彻底刮除;腰椎对侧实施潜行减压处理;置入自体骨粒、同种异体骨于椎间隙;行植骨融合(需在C臂机透视辅助下实施),患侧可选择常规椎弓钉植入法,对侧可选择椎弓钉植入法;植入完成后,对椎弓根钉位置再次确认,继续植入椎弓根钉,给予双侧钛棒加压固定处理,术毕。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n(%)]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临床手术指标。
临床治疗判断标准:包括优秀、良好、尚可或较差,参考依据为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制定相关评分,对患者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客观症状及无症状作评分,取三者的和作为综合评分,评分好转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5-术前评分)×100.00%;参考评分好转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评估,其中,评分好转率为75.00%~100%为优秀,评分好转率为50.00%~74.00%为良好,评分好转率为25.00%~49.00%为尚可,评分好转率为0.00%~24.00%为较差。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 手术时间(min) 卧床时间(d) 住院时间(d)研究组 50 110.50±23.85 87.50±10.40 88.55±13.10 1.90±0.60 4.95±0.85对照组 50 192.65±45.10 189.65±28.75 125.60±37.85 3.50±1.25 9.55±1.05 t 9.250 0 19.193 5 5.313 9 6.628 9 19.560 7 P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且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传统开放减压手术为双侧腰椎管狭窄常用治疗手段,该术式可以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其具备较大手术创伤性以及局部肌肉组织损伤性,因而患者的术后恢复缓慢,容易导致术后预后受影响[3]。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为临床新型技术,属于微创技术类型,通过给予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实施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操作而致的脊柱旁肌肉损伤度,可以有效保证临床治疗效果[4-5]。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疾病特点,实施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