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呈 华东师范大学
江文也(1910-1983)祖籍为福建永定,出生于台北。1923 年赴日本求学,求学期间,因喜爱音乐,课余时间前往上野音乐学校选修声乐与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曾受到齐尔品的赞赏和指导。1932 年在武藏高等工业学院毕业后,弃工学艺,专攻音乐,师从日本著名作曲家山田耕筰,并参加了日本新兴作曲家联盟,期间以自己名字的日语发音Bunya Koh 在日本出版了一些早期作品。1936 年跟随恩师齐尔品到北平、上海访问考察,接触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遂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8 年4 月,江文也受聘回到北平执教,继续创作大量作品。1983 年10 月,江文也在北京病逝。2001 年,江文也入选《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第13 卷)作曲家名人录。
笔者参照于俞玉滋编订的《江文也年谱》,将江文也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创作初期(1934-1938)为东京时期,江文也的音乐风格受到了20 世纪现代乐派和民族乐派尤其是德彪西、巴托克等作曲家的影响,以标题性音乐为主,常采用多调性或无调性,和声大胆、织体简洁,又自由地、创造性地融合了一些民族素材,个性鲜明,虽然有些作品间接利用民族音乐材料,但这时期所表现出的“国际性前卫”仍然强于“民族性”。1934 年江文也创作的《台湾舞曲》(Op.1),是其早期器乐代表作。它没有墨守西方传统作曲技法,而是在西方现代乐派作曲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东方因素,刻画了一个诗一般的境界。
创作中期(1938-1948)为北平时期,江文也转向为对中国音乐风格的探索,作品大都以祖国的风土人情、唐诗宋词为题材,乐风端庄含蓄,强调五声音阶线条结构,富有传统音乐气息。1938 年回到北平后,江文也陆续创作了多部交响乐、歌舞剧及钢琴作品,可说是其一生创作生涯的顶峰,作品的风格也由早期的“国际性前卫”改变成完全的“民族性”,以简练的手法表现,曲子呈现出简洁、宽大、端庄、含蓄的效果,完全脱离第一个时期“标新立异”的色彩,更加成熟。1940 年他创作的大型音乐《孔庙大晟乐章》(Op.39),由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个乐章而组成,音乐风格和色彩都具有中国雅乐特征、配器手法则用现代作曲技巧,成功地做到了用西洋乐器再现中国古乐的精神。
创作后期(1949-1983)为北京时期,江文也的音乐风格转向了中国民间音乐风格,创作素材多取用于民间音乐,曲调旋律以五声音阶为主,作曲风格返璞归真,手法简练。1950 年他创作的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Op.53)是他规模最大的一部钢琴作品,它由表现农历十二个月的不同节令风俗的十二首独立乐曲构成,反映了作曲家乐观向上的情绪,乐曲风格上追求鲜明的民间音调,带着一种粗犷、雄强的气质。1978 年他创作的《阿里山的歌声》因为病症突发而成为了他的遗作。
本文所研究的钢琴作品《北京万华集》为江文也创作中期(北平时期)的第一部作品(Op.22,1938 年)。
从以上提到的江文也的生平与创作分期来看,他的一生十分复杂坎坷,而这些经历也在他的音乐风格上留下了演变的痕迹。
江文也在东京时期时的钢琴音乐风格,反映出台湾、日本、西方现代音乐等多方元素的融合。到了创作中期,伴随着他离开日本回到祖国,他的钢琴音乐风格也发生转变,明显表现出一种回归、寻根的意识,他尽量去回避和消除以前作品所受到的日本音乐的影响,而去探求有特色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迈出了较为坚实的一步。他创作后期的音乐风格,是继续发生转变的,其体现在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正在不断加深,返璞归真,而原有的西方风格与日本风格相结合的特征则在迅速减少。
在江文也的创作初期,他在日本成名,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得到很高的声誉。但是1938 年,江文也放弃了在日本获得的一切,毅然选择回到中国大陆。他回到祖国之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北京万华集》。相较江文也之前的作品,这部钢琴作品明显地表露出了追求中国音乐风格的意识,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他在音乐创作中寻找民族根脉,探索中国音乐风格的源头。
钢琴作品《北京万华集》由十首带标题的钢琴小品组成。这十首小品的标题清楚明晰,表达了江文也初回祖国故土、深受北京风土人情的感触,也表现出他的创作风格从追寻20 世纪的新写作手法向探求中国传统手法的转变。
构成一部作品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和声调性。和声就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能够划分音乐的句法以及段落,在音乐作品中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和声结构能够表现不同的乐思,不同的和声排列方式也能够在音乐作品中形成不同的感觉。而调性则规定了一部作品旋律中各音的主次地位以及稳定程度,同时也能表达一部作品的情绪。和声的功能与调性密切相关,一旦离开或者取消了调性,和声也就会失去它的功能意义。
江文也在《北京万华集》中使用中国的民族式的旋律,与西方的调性及和声语言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部作品的和声调性十分特别。他使用的和声基本上是非三和弦,并且大多数是非功能和弦。他的和弦用法,大多数是为了音响的模仿或音响的效果设计的,他偏好八度、五度、四度构成的和弦。而虽然他像很多20 世纪欧洲作曲家一样不使用调号了,但是他对调性的观念还是存在的,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他的作品中。
第一首小品《天安门》的调性为C 宫五声调式,旋律极具歌唱性,在高声部旋律的基础上,配上平行四、五度“连续叠置”和声,音乐雄伟而庄严。持续低音C 贯穿全曲,强音记号的添加及持续低音拍数的改变使得重音位移,与高音声部形成了“重音异步对置”,这可以自由地产生东方的音响及节奏,描绘出极具印象派色彩的中国的大型钟鼓声。
第二首小品《紫禁城下》的调性非常多变,在G 徵五声调式与C 宫五声调式之间灵活转换。纵观全曲,平行四度的旋律进行几乎贯穿了全曲。四度音程是中国音乐风格的典型音程之一,在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东方的色彩。在A 乐段(1~30 小节)的最后,此处是全曲的高潮,和声分成了两层:低音是宫音C 的分解八度,中声部则是G 四五度和弦的持续。到B 乐段(31~54 小节),因出现了若干变化音,构成了德意志増六和弦。结尾的和声与《天安门》遥相呼应,调性回到C宫五声调式。
第三首小品《子夜,在社稷坛上》使用了复调的手法创作,是一首二声部自由对位的五声性音乐,调性为d 商五声调式。传统的功能关系——d 小调的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正格进行体现在此曲的低音线条上,贯穿全曲。虽然此曲的低声部是一条单线条旋律,但江文也将属七和弦的小三音与大三音连着在装饰音中使用,使得五声调式的外音只出现在装饰音里,这也使得功能和声进行得到了“软化”,因而低声部的旋律仍然是五声调性化的。
第四首小品《小丑》整体的调性是d 商五声调式,中间出现了一些变化音,使得调性暂时转到了#d 都节调式,在该曲的最后又回到了d 商五声调式。从横向来看,高声部的G 音和A 音以锐利、明亮的二度关系来代替了偏音,低声部的E 音和D 音也形成了尖锐的二度关系;从纵向来看,能够发现该曲低、高两个声部交错,形成了若干四度、五度音程,增添了民族和声的色彩。进入A1 乐段,由于调性转到了#d 都节调式,所以也构成了一些锐利的增、减音程,音乐风格变得荒诞、诙谐,而这也恰好与小丑的形象相符。
第五首小品《龙碑》的调性是C 宫五声调式,主要是通过旋律的围绕、强调并且最终结束在C 音所建立的。像这首小品一样的依靠旋律建立调性在江文也这个时期的钢琴小品中非常普遍,而很少使用和弦及和声进行。
第六首小品《柳絮》的京剧旋律浓郁,旋律声部是a羽五声调式,低音声部则一直持续d 音,总体调性为d商五声调式。该曲以D、A 为支柱音,加之多次出现的倚音与多连音,类似于京剧的“紧拉慢唱”,京韵十足,在和声与调性上都体现出民族风格的意蕴。
第七首小品《小鼓儿,远远地响》的调性以e 羽五声调式为主,低声部持续在E 音上模仿小鼓的声音,而这个持续的E 音也是建立这个调性的主要音。并且,第5、6 小节加入了两个变化音#F 和F,使得调性产生微妙的变化,产生了两种西洋调式——e 自然小调与e 弗里几亚调式。在这首小品的结尾,低音声部变成了持续的D 音,而旋律声部以一个长音E 结束,D、E 两音组成一个大二度音程,这是传统民歌所常用的和声。
第八首小品《在喇嘛庙》无调性,是一首十二音风格的乐曲,富有玄幻的宗教色彩。江文也用低音区的持续低音A2以及中音区和高音区充满大二度和小二度的和弦,来模仿东方钟锣铃鼓等高低不一的打击乐的声音,充满了缥缈、神秘的意境。
第九、第十首小品《第一镰刀舞曲》《第二镰刀舞曲》取材于一首江苏民间小调。A 乐段的调性是C 徵五声调式,B 乐段是A 乐段的变化反复,加入了两个变化音#F 和#C 来代替了原调的宫音F 和徵音C,这使原调产生了变化,从旋律的感觉上,具有一定的都节调式风格。《第二镰刀舞曲》的连接部是A 乐段的7一个倒装再现,旋律出现在低音声部,出现了变化音,调性为e都节调式。从和声方面看,这两首小品大量地使用了五度叠置和弦来模仿打击乐器的效果,颇有舞曲之感。这两首小品在主题乐思的展开中,仍然偶尔会出现一些江文也早期钢琴创作中带有的日本调式的音调,以及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运用增减半音自由改变主题音调的作法,这与他早期在日本的经历及受到的影响密不可分,但是这两首小品的和声调性整体上还是具有中国风格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将《北京万华集》十首钢琴小品的和声调性列表如下: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钢琴作品《北京万华集》除了第八首小品《在喇嘛庙》,绝大多数都使用了饱含中国民族风格的和声与调性,旋律单纯且富有歌唱性。这表现了江文也向探求有特色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江文也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历程与他曲折的人生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本文通过介绍作曲家江文也的概况以及钢琴作品《北京万华集》的创作背景及风格特点,并对钢琴作品《北京万华集》的和声调性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地了解江文也创作中期的创作风格与特点,也更深入地认识到这部作品的演奏风格以及演奏价值。
钢琴作品《北京万华集》是江文也回到祖国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与他之前创作的作品相比,风格上出现了转变。《北京万华集》是一部结合了中西方和声调性特征的钢琴作品,表达了作者江文也对北京生活的感受。日本风格的旋律进行,在这部作品中已经明显减少,但也并不是完全消失;而且西方20 世纪的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仍然影响着他当时的创作。通过对《北京万华集》和声调性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江文也对创作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进行了初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