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和合”视角,有效转化农村英语学困生

2020-09-06 13:57杨远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1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学困生小学英语

杨远文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困生提升成绩,促使学困生转化一直是教师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作者基于和合视角进行学困生转化的积极尝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引导与兴趣发扬,通过引导其探究问题、建构知识体系、开展情感对话、促进其主动合作等四种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困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学困生;和合视角;小学英语;英语教学;情感教学

由于学习条件、自身条件等不足,容易出现学困生现象。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和合”视角进行实践:通过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让学生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习,学生愿与教师进行合作。这种视角的应用强调了学生个体的价值,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意愿增强,有效促进了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与性质的转化。

一、制惑,引导探究

制惑是指运用合理方法制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情景进行探究,基于和合视角的制惑能够以生动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以积极态度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问题解答,开展问答合作。通过这样多次、长期的问题情景训练,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能够帮助农村学困生的成绩逐步提高。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Hobbies”这一模块,笔者首先带领学生进行教材的阅读与浏览,在学生大致理解教材内容后,再制造问题让学生探究:“如何询问别人的兴趣爱好?”学生听到这一提问后,思维会被自动带入问题情景进行思考。当多数学生已找到答案“What's somebody's hobby”后,学困生可能尚未发现答案,此时笔者会进行短暂的等待,待其发现答案后再让学生回答问题。在学困生探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直接搬运课本“What's Janet's hobby”等原句,而未将人名转化的现象,此时就要纠正学困生的错误,让学困生理解这里应当用your而不是课本中具体某个人的名字,并能够替换主语的对象进行提问,这就使学生理解了这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教师在制造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要注意问题情景的难度不应过高,应视平常教学中学困生所体现的英语能力进行问题设置。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学困生本能的求知欲被激发,有效完成了对英语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

二、汰劣,建构体系

汰劣指教师带领学生将思维中存在的非优质元素打碎,重新组合成新元素,以新元素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在和合的视角下,学生能够将自己所想所知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促进学困生转化。

如,在五年级上册“Foods and drinks”这一模块中,学生要学习到有关饮食的英语表达知识,其中最重要的语句就是如何询问他人的饮食喜好,在这一知识点中存在两个问句:“What do you like to drink/eat?”“Do you like to eat/drink something?”笔者首先向学生询问如何表示“你喜欢吃什么?”在发现学困生将“do”遗漏后,要强调了do的重要性,并反复向学生提及,让学生将原有思维打破,建立带有助动词的完整特殊疑问句知识体系。在一般疑问句中,更常见的情况是学生遗漏“like”后的“to”。在多次向学生讲述此知识后,学生的脑中会自动构建出有关询问他人饮食喜好的知识体系,在体系中将我所讲述的要点牢记。

“为了达到事物间最大限度的和谐,并不断促进事物的发展,需要通过择优汰劣来实现。”通过“汰劣”,学生思维中的非积极因素转化为了积极正确的因子,众多因子合在一起构成了学生脑中的知识体系,促进了其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

三、和乐,对话情感

和乐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是要与学生形成其乐融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蕴含真情实感,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对话。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与对话,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关系更加亲密,对学困生的引导力更加突出,使其有效吸收课本知识。

如,六年级上册“Country Life”这一节主要学习乡村生活的相关英语表达知识,笔者此时就利用这一主题与学生开展情感上的交流与对话,让学生在和乐的氛围中学习。笔者首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农村生活,允许学生用中文回答,当学生讲述到自己家庭所种植的作物时,笔者就可以询问学生:“你知道种水稻的‘种与摘果实的‘摘用英语如何表达吗?”待学生思考之后再给出正确的答案“grow”与“pick”。然后,笔者再讲述自己在农村生活的体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提及课本知识:喂马应当表达为“cut grass to feed the horses”,并询问学生谁的家中有“goats”或“pigs”,让学生讲述动物的特点以及养殖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的兴趣。

通过和乐氛围的营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在与教师的深入交流中进行,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情感对话中提升,这极大激励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让学困生能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弥補自身存在的知识漏洞,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四、存异,主动合作

学困生与普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属于正常现象,和合视角下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于让学困生与普通学生开展合作,让学困生以积极态度融入到团体对问题的探讨中去。通过与其他学生主动合作,可以有效转化学困生。

如,在五年级下册“Season”这一节中,笔者提问:“我们学完了有关四季的英语知识,你能在小组内询问其他同学的季节爱好,并展开讨论吗?”此时笔者选择了一位学困生及其同桌进行回答。学生首先要询问对方的季节爱好:“Do you like summer?”另一位学生则给出是否的回答,如,回答否则需要回答自己所喜爱的季节。此时另一位学生则根据其回答继续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is season?”同学则给出回答如“play outdoors”“go camping”等语句,这样通过两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完成了对课本内容的相互提问与学习。笔者此时则向学生提出以这两位同学为标准,让全体学生再进行细致的互动对话,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合作策略的运用要注意使用环境,避免生搬硬套地把小组合作贯穿始终。只有找准时机对症下药,才能发挥合作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

基于和合视角的学困生转化方法,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有效验证,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学者针对学困生提出更多的转化方法,让学困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为他们的人生插上翅膀。

参考文献:

[1]吴敏.“和合”视角下小学英语和乐课堂的构建[J].小学教学研究,2020(11):53-55.

[2]黄慧.例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11):43-46.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学困生小学英语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