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华, 姚 春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体检中心,广东 江门,529100)
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检出病种,其为终身疾病,需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疾病进展[1]。常规干预模式主要通过采集患者信息,给患者开具处方药物,并嘱患者注重营养和运动,再结合电话随访,进而控制病情进展,但高血压达标率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提出,“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其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高血压患者的精准管理[2]。本研究针对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施行“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进行管理,以探讨其临床价值。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并检出高血压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 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3];② 认知正常,可熟练使用“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③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继发性高血压;② 合并恶性肿瘤;③ 合并语言障碍、意识障碍、活动障碍;④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造血系统疾病;⑤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照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为(56.42±4.59)岁;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25例,高中及中专10例,初中及以下9例。观察组45例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为(55.61±4.15)岁;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26例,高中及中专11例,初中及以下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式干预:① 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后给予针对性疏导,舒缓情绪,使患者感到温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 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手册并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督促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③ 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身体、病情情况,嘱患者定期监测血压,改正不良习惯。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以“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管理。
1.3.1 “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 平台由专人进行管理,对专人进行培训,使其熟练应用“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
1.3.2 患者个人信息 了解患者体重、运动、饮食、血压等情况,并将血压、运动、个人饮食、喝酒和吸烟等信息动态记录在平台中,并且在平台中记录高血压评估风险、高血压干预系统、高血压促进方案等。
1.3.3 平台使用 指导患者查阅数据、上传数据,帮助患者了解认识自身不良习惯并加以改变。通过微信、QQ、电话和短信等方式督促患者使用平台,加强患者认识,使患者意识到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1.3.4 平台内容 ① 健康知识版块:包括自我血压监测、生活方式指导、运动指导、膳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健康知识,同时设立疑问解答版块,安排专人解答患者疑惑,促进患者间沟通交流。② 运动指导: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和血压分层结果制订运动指导方案,以患者易坚持且耐受为原则确定运动强度、种类和时间。告知患者运动的技巧和禁忌。告知患者每周至少运动时间在150 min。③ 生活方式指导:鼓励患者循序渐进地戒烟戒酒,劳逸结合,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④ 膳食指导: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4]为指导,依据患者饮食爱好,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食谱,告知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含量多的食物。
1.3.5 配备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通过“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了解患者相关情况,并采用健康管理平台系统、手机和新媒体等与患者互动,为患者调整健康管理计划,对患者进行精准管理。
1.3.6 结果反馈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和生活方式,对表现好的患者进行鼓励,对表现不好的患者进行激励,促进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分析患者目前的健康计划是否符合患者自身情况,从而针对性地调整方案使其更符合患者需求,继续循环监测。
两组患者均干预1年,并对以下指标进行评价:① 采用高血压知-信-行量表[5]评估两组患者知-信-行行为,该量表包括知识评价(15~75分)、信念态度评价(21~105分)、依从性评价(25~125分)3个方面,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认知情况、正性的态度与信念、依从性越好。② 测量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和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干预前,两组知-信-行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知-信-行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知-信-行量表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BMI、DBP、SBP、TG、T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查指标水平比较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疾病,其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进而致残和致死,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健康体检检出高血压的人数逐年上升,且逐渐年轻化。常规干预主要通过面对面、电话等方式沟通,不仅耗费时间还耗费财力和人力,缺乏时效性,干预效果不理想。“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实时动态地监测患者情况,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和健康方案等,使健康管理更加精准且具有针对性,对提高患者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知-信-行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提示“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应用于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人群,可提高患者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使患者保持正性的态度和信念。本研究结果与王晓东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是“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可为患者提供所需的健康知识,使患者更加便捷地获取资源信息。配备健康管理师后,通过平台可动态了解患者情况,可依据患者的身体状态从膳食、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制订健康管理计划,并开展精准、动态、针对性的管理,实现教育和管理的同步化[8]。在实施过程中依据患者变化情况,不断调整计划方案,使之更符合患者实际需求。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干预后的BMI、DBP、SBP、TG、TC、LD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提示“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应用于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人群中利于疾病转归。分析原因是“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通过动态监测患者情况,可评估患者疾病风险[9]。从患者的危险因素入手,给予患者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随诊、健康咨询、运动处方、膳食处方和生活方式等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科学的技能,从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同时动态监测患者血压数据,不仅具有实时性,还可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方式,从而更好地改善病情。“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的提醒并提供建议,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和依从性,使患者更易于接受医师建议[10]。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转归。该结果与夏俊锋[11]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高血压精准管理”平台应用于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人群中可提高患者知-信-行行为,利于疾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