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体温变化和清醒时间的影响

2020-09-06 14:55:14韩娇娇谢奇慧王艳梅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0年12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体温保温

尹 丹, 韩娇娇, 谢奇慧, 王艳梅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手术室,上海,200135)

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运用[1]。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时间长,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和监护体温变化。手术过程中肢体外露、使用麻醉药物、注射液体药物均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而低体温状态会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易引起寒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影响术后苏醒时间[2-3],给患者苏醒期带来极大风险,还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在患者手术期间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温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复合保温措施是根据患者情况制订的针对性、全面化的综合保温措施,能够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维持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稳定[4]。本研究旨在探究复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体温变化和清醒时间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40~80岁,平均为(64.96±10.24)岁;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包含直肠癌30例,结肠癌26例,胃癌19例。观察组75例,男37例,女38例;年龄40~80岁,平均为(67.03±9.81)岁;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包含直肠癌29例,结肠癌28例,胃癌18例。纳入标准:① 符合手术治疗指征;② 对本研究使用的药品无过敏;③ 年龄不超过80岁;④ 知情且自愿参加本研究;⑤ 术前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排除标准:①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 合并心、肺、肾等器质性疾病;③ 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两组间性别、年龄和肿瘤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尿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前麻醉医师结合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药物麻醉。护理人员对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进行宣教指导。

1.2.1 常规保温措施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温措施护理。术前调整手术室温度为21~25 ℃、湿度为30%~60%。术中手术室护士使用常规保暖手术巾将患者手术视野以外的身体裸露部分包裹,尽量减少患者体温下降。

1.2.2 复合保温措施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复合保温措施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 病区护士和手术室护士协同做好术前准备,分工合作,包括手术过程中药物器械、保温物资、手术室内温湿度调控和术后转运等。在患者进入手术室1 h前,将可控加热保湿器的温度参数设置为21~25 ℃、湿度参数设置为30%~60%,确保温湿度在该范围内恒定。可控加热保湿器可以控制温湿度在指定范围,若出现温度或湿度不在区间的情况时,会自动报警,且超过区间会自动降低,低于区间会逐渐升高。② 将手术期间需要使用的各类补液,于加温箱加热至37~40 ℃并恒温保存,使液体温度接近患者正常体温。采用输液器加热仪对输入患者体内的液体进行持续加热处理,将输液管缠绕于加热仪上,控制温度在38 ℃,此操作可持续对输液管中流动液体进行加热,避免输入的液体温差较大,引起血管收缩,给患者带来不适,给手术过程造成阻碍。在使用过程中开启温度监控,若温度变化过大,可及时调整,保证温度恒定。若输入液体为血液时,温度不宜过高,容易引起血细胞破损。③ 将手术期间使用的纱布、纱垫随用随浸于37~40 ℃的0.9%氯化钠溶液,保持使用时处于温热状态,并及时更换以减少温度波动。④ 手术麻醉和消毒时,将室内温度调高2~3 ℃,防止患者机体降温过快,手术进行时将温度调至初始状态(21~25 ℃)。⑤ 手术中需更换体位或术后转运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暖,随时用保暖手术巾、加热毛毯包裹患者身体,避免暴露。围手术期密切监测患者体温状态并记录,根据体温情况合理运用复合保温措施。

1.3 观察指标

① 围手术期患者体温变化:使用多功能监护系统实时监控患者体温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前、麻醉时、术中0.5 h、术中1.0 h、术中2.0 h和术后温度。② 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到使用呼吸机测定患者呼吸肌力处于正常水平的时段;清醒时间:术后至患者神志清醒,有自主意识,且生命指标在正常范围的时段。③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寒战、心率加快、恶心呕吐和注射处肿痛。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

观察组术前和麻醉时的体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观察组术中0.5 h、1.0 h、2.0 h和术后的体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

2.2 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7%,低于对照组的16.00 %,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诸多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5],尤其是在腹腔镜胃肠外科,已被越来越多的胃肠疾病患者所认可。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视野好、感染机会低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6-7]。但由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身体进行消毒、麻醉或注入大量低温药物,以及保温措施不当等情况均会引起患者低体温。患者低体温不仅影响手术过程,还可能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危害[8]。因此,手术过程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常规的保温措施在手术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但是操作过程不够系统和全面,存在不足之处。窦侠等[9-10]指出,复合保温措施在临床应用广泛,如子宫切除术、脊柱手术、心脑血管手术和腹部外科手术等,且效果均显著。

复合保温措施护理是综合手术中多种因素考虑,制订全面性、系统化、合理化的保温护理方案,严谨实施方案内容,严格监控患者体温变化,避免患者出现体温大幅度波动[11]。常规保温护理采用普通加温仪器和常规保暖手术巾包裹肢体,很难维持患者机体温度在稳定状态。复合保温措施中采用可控加热保湿器控制手术室温度,充气式加温仪加热毛毯保暖,以及对液体药物和止血纱布保温,这些措施都能降低患者体温波动。采用室内可控加热保湿器控制手术室内温度,可尽可能减少患者因体温变化而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同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中使用的液体药物、血液、止血纱布和输液管等均提前加热至与患者体温接近状态,并恒温保存,避免使用时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术中体位变动和术后转移时严格遵循保温措施,保温毯持续加热保温,包裹患者身体,避免体温降低[12]。本研究探究复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体温变化和清醒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0.5 h、1.0 h、2.0 h和术后的体温均比对照组高,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中采用复合保温措施在体温变化、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方面均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期间实施复合保温措施护理,能够保持患者术中体温稳定,有效缩短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体温保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节能与环保(2022年7期)2022-11-09 00:44:48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能“保温”的雪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保温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