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正文
摘要:《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关键词:德育 初中数学 渗透
当下,我国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将立德树人的思想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初中教学的一部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进而推动我国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利用课后的阅读材料渗透德育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材会将一些阅读材料添加到各个章节后面,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这些阅读材料。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有關于华罗庚的故事,讲述了华罗庚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去正规学校上学,但他偏爱数学,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数学教材中添加故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名人故事,并以此为榜样,更好地钻研数学知识,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通过应用题渗透德育
数学离不开几何图形和公式符号,这是数学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德育融入其中。如在设置税收和时政方面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我国国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实例渗透德育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成绩放到教学的首位,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对教师的备课有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多联系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生记忆公式时,教师可以运用联想记忆法等,将这些公式和一些有趣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四、重视课外学习中德育的延伸及渗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图形和图标,对于计算过程和结果都有严格的要求,使得学生只能全神贯注地做功课。这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做事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结合生活实际渗透德育
在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尽可能考虑他们的自尊心。因为不同的学生在生活和性格方面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并且细心和耐心地引导学生,与学生积极地交流,了解与认知他们喜欢的事物和想法有一个基本的,然后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不仅如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另外,教师将思想品德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
六、结语
总而言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更多地关注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变革思想,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教育研究,2017(11).
[2]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3]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1).
[4]郭广生,王秀彦,高春娣.把立德
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校育
人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