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实现路径探讨

2020-09-02 14:46颜明华
传媒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受众心理平民化实现途径

摘 要:随着传播媒体的发展,当今传媒关注新闻报道的视角也逐渐改变,平民化视角成为这一阶段的新闻报道主要转变趋势。本文以平民化视角的含义出发,从各个层面剖析阐述了新闻报道平民化产生的原因。同时,本文就平民化新闻报道的特点分析说明了新视角下新闻报道镜头的取材、拍摄等镜头的转型措施。最后,就由于激烈的竞争而导致的部分新闻报道一味追求新颖忽略了新闻质量,使得新闻报道从平民化沦为庸俗化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探讨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更好地实现,传播媒体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新闻报道;平民化视角;受众心理;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4-00-02

在传统的传播媒介中,新闻受众只是被动地接收传递给其的消息,而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新闻信息受众的身份地位在潛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从一个接受者、旁观者变为了主动者甚至传播者,这也是新阶段中传播媒体的一大主要特征。为此,电视台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受众的改变及时作出调整,充分尊重并满足受众的情感以及需求,素材的收集需要与民心更加贴合亲近,一心为民,从而获得受众的信任,确保自身的收视率稳中有升,使自身媒体事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新闻报道视角的平民化

要想新闻视角平民化,新闻工作者报道的内容与切入点便要与百姓们的生活紧密贴合,以群众的眼光观察事物处理信息,使得新闻报道的内容与百姓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闻内容的选材要着眼于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日常生活工作,上到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下至百姓平时油盐酱醋的小事,只要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影响到群众的利益,都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内容,例如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住房建设、交通出行、社会治安、生活环境等热点问题,将这些日常小事作为新闻报道的内容,把百姓最真实的生活状态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展现出来,自然能够吸引观众。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做,从而确保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是其内容的真实性,新闻工作者在迎合观众口味的同时,应当坚定自身的职业操守,培养道德敬业精神,确保自己的新闻内容平民化而非低俗化。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挑战所带来的更是新的机遇,作为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部分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节目收视率赢得更多的广告费用,抛弃了自己的职业道德,报道内容愈发低俗化,从而迎合市场扩大自身的节目影响,放弃了内容的真实性,这种行为是可耻的。[1]作为新闻工作者,其工作目的是为了给百姓笔直的三观与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了地位的虚荣与物质的满足而歪曲甚至捏造事情原委经过,背弃自身职业操守的行为我们必须取缔且严惩不贷。这样,引导新闻工作者严格按照舆论监督条例展开工作,确保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不掺杂主观臆断与引导性言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使百姓能够再此基础上面对更加全面、及时、真实的信息。

二、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路径

(一)报道视角平民化

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应当平时生活,灵活机动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无论是报道社会、时事类新闻,还是报道经济、政治类新闻,记者都应当站在群众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群众所思、想群众所想,以群众视角为基础,对报道的素材以及主题进行严格的筛选,真正做到为民报道。例如,在进行会议类报道时,记者需要找到明确的切入点,一般群众对于会议的关注点不在冗长的过程或者官方的结果,而在于会议通过的这些决策到底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就要求记者灵活应对,打破传统的报道模式,在对某项方针或是措施进行阐述时,适当加入实例向群众告知新发布的政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好处以及弊端,并在新闻报道中明确写入民众在政策颁布后该做那些事、不该做那些事,让群众能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消化政策内容。[2]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实现除了官方内容让群众能够更通俗易懂的理解外,还应当适度聚焦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各类假冒伪劣产品的鉴别方式、新开楼盘的建筑质量、实时交通换道提醒等,新闻受众大都非常关心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围绕此类民生问题展开的新闻报道,能够更好地探讨群众关心的社会生活话题,且能体现出新闻从事者对群众的人文关怀。

(二)报道形式的平民化

报道形式平民化需要改变的首先是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作为支撑起一个节目的核心力量,主持人的形象对于电视节目的整体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平民化新闻的主持人应当准确把握自身的形象定位,让自己的主持风格能够更加具有亲和力,让群众更容易接受。[3]其次,节目的互动参与方式需要平民化,让群众参与到节目录制中去,屏幕上的百姓采访等,能极大地提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如今,新闻报道的平民化与出镜的百姓们息息相关,让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的从群众出发做节目,从而有效地吸引群众的目光,保证节目的收视率。

(三)报道语言的平民化

所谓的报道语言平民化,便是用通俗易懂的平实语言来代替抽象化、模式化的报道语言,让老百姓能够具体明白新闻报道的内容,而不是被卖弄辞藻、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语言使百姓觉得晦涩难懂。由于电视新闻相对较为短小,再加上电视的画面足够形象,比起新闻报纸等,其语言更加具体平实,自然能拉近生活中百姓与新闻报道之间的距离。用娓娓道来的风格讲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对其中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进行剖析分享,让受众感受到新闻从事者更加质朴、真诚的情感,从而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高传播效率。长沙电视台在对采访一位铁路巡道工时,使用了反复渲染的情感处理,这位在乡村小站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巡道工在节目快结束时说道:“我在这个小站做巡道工有三十多年了,只希望哪位领导能在看了报道后把我调离出去……”舍去了英雄人物形象的光辉,给观众们展现了一个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人,足够的自然真实,足够的“完整”,使群众更能设身处地地站在这位小工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使其的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饱满,在情感上也更容易与观众们产生共鸣,从而真正地去关注这个工作关注着一群辛劳的人民,进而使节目能够影响到生活中的人们,给其带来正面的关注与改变,使节目有意义。当然,要想新闻报道语言公正又易懂,相关新闻工作者就要深入基层,虚心向百姓们学习其常用语言,避免出现官腔相杂、不伦不类的语言情况,反复磨合最适合的平民语言,在传播和报道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后期制作的平民化

新闻报道除了新闻视角、报道形式、节目语言之类明面上的构成,其后期的采访更为使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关键性组成部分,要想节目真正受到观众们的喜爱,一个好的剪辑后期必不可少,将繁杂的采访录制内容剪得节奏紧凑但不紧张,突出新闻内容主次,传播中心思想,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电视节目作为新闻报道的传播媒介,相关后期制作人员因当注意新闻画面、声音音效的和谐性与生动性,符合人民的审美,既要尊重群众的意愿保护群众隐私,又要符合新闻主题,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思想,从而增加节目的收视率,增加节目观众的黏性程度。

三、结语

新闻报道平民化作为时代的必然趋势与风潮,是有大众的信息需求、新媒体的发展决定的。随着新兴传播媒介的数目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报道不能故步自封,需要打破传统报道方式,与时俱进,在坚持新闻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自己的报道方式。新闻报道平民化,使之更贴合新时代观众的信息获取需求,真正展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推进新闻事业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海燕.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 2019(11):42.

[2]毛海峰.新闻报道写作切入角度技巧谈——以《贵州都市报》为例[J].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10):61.

[3]时珊珊,田洪文.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J].传播力研究,2019(02):82.

作者简介:颜明华,男,汉族,重庆人,中级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传播学。

猜你喜欢
受众心理平民化实现途径
浅议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空间
信息化技术的可视化推动大数据平民化的影响分析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
广告中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效果
解读受众视域下网络剧的发展路径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研究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