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作学习策略”的思考

2020-09-02 06:47王六平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组内分工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并在课堂上努力实践着,尤其在观摩课、研究课上,合作学习更是随处可见。学生通过合作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习语言”,使课堂上没能掌握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或在同学间讨论、辩论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学生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必须想办法理清思路、组织语言,以便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细节。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逻辑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理解能力。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不同观点的碰撞与整合,有利于激发、挖掘和发挥学生潜能。另外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学生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

然而,在我們课堂上往往是合作学习用得过滥或表现为形式主义的无效学习。通常看到的是老师一宣布小组合作或讨论,小组四人或者六人立即凑到一块。随后满教室都是嗡嗡声,看似讨论效果好,可听不清在说什么,大多是优秀生在“唱戏”差生在“看戏”。几分钟后,老师一声令下“停”,学生马上安静下来,就像被声控的机器人。而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一张口便是“我想……”,“我认为……”,学生关注的依旧是自己,所阐述的观点也绝非小组意见而是他个人的想法。很显然,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我想应该有以下特点:

一、以组长组织为核心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需要一个领导者,同样学生合作学习的群体也需要一个领导者。没有领导,他们的合作就是无序的,喧闹的,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参与。所以老师在把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为四人或者六人一小组后,必须确定一位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学生作为本组组长,同时老师必须教给组长一些必要的组织方法,要使组长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开展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小组长为核心。由小组长对每一位组员进行分工,讨论安排操作程序和操作人员,分配好记录员和汇报员,以及讨论问题时的先后顺序等。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个学习过程井然有序,也有效提高了时间利用率。

二、以独立思考为前提

合作学习是集体思考、参与的活动,更是个体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独立思考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独立思考是个人通过对教学问题的理解从中提炼出数学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重组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比较全面的理解,在合作讨论是能做到议有所思,议有所辩。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不是一对矛盾体,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独立深入思考。我们经常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会显得那么苍白?其根本原因是老师没有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和思考,而是问题一抛出,学生就匆匆进入“合作”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滥竽充数”的比比皆是,真正“吹竽”的寥若晨星。为此,强化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使学生有话可说,并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是提高学生合作效率的前提和关键。

三、以分工、协作为主体

我们知道载人飞船飞上太空是很多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在完成这一庞大系统工程时必须进行细致的分工和协调,以达到共同完成任务的目的。其实,分工和协作无处不在,在我们课堂上从简单的两位同学相互背书到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操作任务,无不透视出分工和协作的重要性。有一位专家说过:没有分工和协作就没有合作学习。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凸显分工与协作的主体地位,使其贯穿合作学习的始终。首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挑战性,设计的问题具有探究性。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决不由学生合作完成,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则要给足时间合作完成。其次,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等不同特点分配相应发任务,以达到各有所为,各尽所能的目标。在分工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做到不懂就问,有困难就帮,做到组内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如果组内不能解决也可以组间进行协作甚至请老师帮忙,最终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以讨论、辩论为导向

在遇到疑难问题或操作问题时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三五成群讨论的情景,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明辨是非、发现规律、寻找方法。讨论和辩论不能成为学生被动的行为,应当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真正发挥它的导向作用。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就应发挥讨论、辩论的导向功能,让学生轮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甚至反驳。在不断的思维碰撞和相互启发中形成共识,从而确定操作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在讨论和辩论时,老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不要只局限于本组范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找学习伙伴,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里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五、以评价集体为动力

我班学生合作学习热情很高。其根本原因就是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评价方式。我把学生分为若干组,以评价集体为主要方式,给每一组发奖旗并做到及时评价、鼓励和激励。赢了的小组总想次次得冠军,输了的小组想着下次战胜对手。由此,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把每一位学生置于集体之中,让他们在体验成功中感受集体的力量,改变以往代表个人的发言形式,比如:“我认为……我怎样……”取而代之为:“我们组认为……我们组是这样想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当然,我们在评价集体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个人的评价,要做到评价集体与评价个人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老师评价、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等,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需要,是发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实施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要精心组织、适时调控,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处在认真思考的状态而不是表面热闹。要采用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措施,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热情。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和自由思考的空间,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简介:王六平(1984.11)男,汉,本科,小学数学,清湖小学,广东省深圳市,江西鹰潭。

猜你喜欢
组内分工独立思考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小蜜蜂
谈独立思考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