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及其书学思想的潜意识分析

2020-09-02 06:47夏瑜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赵孟頫潜意识

摘要:赵孟頫本为赵宋皇族,而在朝代更迭之际,投身于异族统治者的怀抱,有失大节,几千年来不为人耻,而其自身又因不为元廷所重用,长期处在即损名又无利的尴尬境地,成为了两难人。在其内心深处藏着两个自我,一个是易主易族的“贰臣”,另一个是品行高尚的士大夫,遂在他的诗文和提出的书学思想中,也影射出这种矛盾的自我。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挖掘赵孟頫及其书学思想的潜意识原动力。

关键词:赵孟頫;书学思想;潜意识

赵孟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影响的人,不仅他的书画笼罩元明两朝,身份和价值取向也是后人一直关注和评说的热点。赵孟頫身份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他的处境,对其行为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思想意识的根源来自于道德有亏欠,内心难坦然,易主而羞愧,遂经常强调人品、法古、不易的潜意识状态,在这样矛盾的心理过程中,他通过诗词、文章、言论等进行消散和清吐,使之自认为塑造了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一、赵孟頫的两截人生

1.末代皇族赵孟頫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因四世祖受赐湖州,遂为吴兴人。其父赵与訚,南宋末官至户部侍郎、浙西安抚使。四十二岁(1254年)生赵孟頫,其母丘氏为妾室,赵孟頫是赵与訚第六子,至赵孟頫十二岁时(1),其父卒,其母丘氏教导赵孟頫要努力自强。杨载《赵文敏公行状》:“魏公薨,公始十一岁,生母丘夫人董公为学日:‘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觊成人,吾世则亦已矣!语已,泪下沾襟。公由是刻厉,昼夜不休。性通敏,书一目辄成诵。”(2)陶宗仪《轰耕录》卷七:“魏国赵文敏公孟頫,以书法称雄一世。……尝见《千字文》一卷,……公自题去……因思自五岁入小学学书,不过如市人漫尔学之耳,不意时人持去可以粥钱。”(3)自幼勤奋好学,母亲教导有方,他父亲去世后,母亲的侍妾身份和他的庶出身份,在当时生活也不能尽人意,母亲教导他要自力自强,好好读书,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人看不起,才能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母亲对其影响甚重。“觊成人”前意识的植入,使其内心要求被人尊重,“不能自强于学问”的前意识植入,“由是刻厉,昼夜不休。”的行动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生活的艰辛,不尽人意都在其幼年时不知不觉侵入了他的潜意识,有作为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成了他的使命。这也是他后来出仕元朝的一个潜在因素。

2.仕元后的尴尬境地

赵孟頫的出仕并非偶然,而是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等待着机会的到来。《赵孟頫系年》载“(1276年)二十三岁 三月,孟頫居里中,益自力于学,以谋进取。从学于敖继公。(4)又《赵文敏公行状》:“皇元混一后,闲居里中,丘夫人语公曰:‘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汝非多读书,何以异于常人?公益自力于学。时从老儒敖继公质问疑义,经明行修,声闻涌溢。”(5)赵孟頫的准备工作,有其母丘夫人的教授,也有他自己的主观愿意。而且准备工作做的也很充分,并且在大学问家敖继公的门下学习,无论学问和师出名门,都为以后仕元打下了基础。在他26岁时,南宋灭亡,同一年,赵孟頫作《尚书集注》初稿,赵孟頫自识云:“《集注》始于至元十六年。”(6)可见南宋灭亡,可能早在他的预想之中,他的潜意识中早已接受了新的王朝——元,所以他后来仕元也并不足为奇。在赵孟頫二十九岁前后,当时任元朝的夹谷之奇,举荐赵孟頫去做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赵孟頫写诗予以辞谢。(7)“青青蕙兰花,含英在林中。春风不披拂,胡能见幽心。(8)而后程钜夫初下江南,遇到被蒙人抓住而交给他的赵孟頫,迫其入仕,赵辩去:“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孟頫贯已屡微、箕,愿容某为巢、由也。”钜夫感其义,释之。拒绝不代表内心不接受,这时元朝刚刚灭宋不久,各方面反抗势力还存在,元朝的统治并不稳固。在有这一年,元廷逼死文天祥激起民愤,此时的确不是他出仕的好时机。而且文人更不能被逼入仕,这有损于形象,即使请仕也要三推四请的以示自己的清高。在他潜意识里,有着士大夫情结,而从他仕元后的种种也不难看出,这种潜意识中的士大夫情结,贯穿他生活的始终。但在他32岁时,元迁于雁北筑圆营屯兵,赵孟頫名曰“明肃”,且有《明肃楼记》,颂元廷功德。(9)“至元十六年,……今天子圣明,四海之内晏然,无桴鼓之警”等语。(10)这是赵孟頫仕元的前一年所写,我们可以推测,在元统治的这些年里,他意识中对元的统治是认可的,这也为他下一年仕元,准备大展拳脚做了铺垫。而且此时元朝的统治也日趋稳定,出仕时机已成熟,所以第三次被荐出仕,他并没有拒绝。在其仕元期间,他一心想做一翻事业,却因他的身世而不能如愿。元史载:“行台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帝初欲大用孟頫,议者难之。”(11)从仕元的初到尾,他都没有得到他理想中的重用,归根结底元廷利用的是他宋后裔的身份,用来实现自身统治的工具。显贵也只是有名无实,再怎样也不能真正的进入元統治者的政治核心,也不过是谈文说字,写书抄经之用。且在生活上也并不宽绰,《元史》载:”帝闻孟頫素贫,赐钞五十锭。”(12)这些都不是赵孟頫入仕元的初忠,还使他走上了一条不能重新选择的“贰臣”之路。大展宏图不得,遗民的身份也随之而去。所处境地十分的尴尬,所以在仕元的第二年,就有如下感慨:“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去然,见事若不早。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病妻抑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缺拜扫。愁海无一语,目断南去沓。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13)此诗名曰《罪出》。从此诗名可见他意识到仕元的错误性,其仕元有悔意。但这个悔不是后悔不该仕元,而是仕元而不得意,所以后悔出仕。

二、内在道德追求与外在社会舆论环境的落差

1.道统下的道德追求

忠君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笼罩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从春秋时期孔子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4)的先礼后忠到旧中国时期荀子明确提出了“忠臣”的概念,《荀子 君道》“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一个“忠”一个“顺”字,奠定了愚忠思想的基础。其后韩非子在《韩非子 忠孝》中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这才真正意义提出了忠君的观念。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从而使忠君思想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到了更晚期的唐宋时期,演变了的忠君思想更是侵入了文人志士的灵魂,如“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等语,想当初应该是一些个奴才的谄媚之语,而后便成了忠君的宣示语了。

文人义士不愿意以贞洁之士称之者无几,文人的诗词文章中抒己志者常见,而真正处在朝代更迭中又守志的又能有几。当本我和超我相互冲突时,自我的选择就在一念之间。赵孟頫曾作《烈妇行》,歌颂追虎救夫的胡氏。就连后来先仕明又仕清的贰臣文人王铎,早年曾作《魏征论》批判魏征,辞气极为严厉,认为“‘事君者无以有己,然后臣道不瑕。魏征不能死太子建成而复从太宗,尚自称‘不作忠臣作良臣纯属谬论,‘未有蒙面臣仆,趣云壅培,不迁事功而独迁内惶也。”(15)而到了自己面临这样的决择时,现实(本我)与理想(超我)相差甚远。可谓易于言而难于行焉。文人都有自己的阿尼姆斯形象(男性的理想形象,女性理想形象为阿尼玛形象),以先贤为榜样,以千百年为人们歌颂的人物氣节为追求目标,以人伦传统为理念,希望自己也是这样的人,这就是文人的逸情愫,也就是人格结构中的超我,而对于改朝换代的而又大节有亏的人来说,其潜意识中则有更加深刻的遗民情结。而权衡利弊后做出的选择则是人格结构中的自我,前意识所做出的判断,在潜意识和意识之间进行分析、取舍,并在做出选择时通过伪装或其它方式给予一定的理由和借口。

2.失节后所处的舆论环境

宋元之交时期是当时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最尖锐、文化冲突最激烈、思想变革最急剧的时期。政治的变革对各个阶层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但没有撼动根深蒂固的夷夏观念。通常的改朝换代只是朝廷变姓易主,衣冠礼乐依旧如同,贵胄之人利益和生活状况不会受到影响,百姓生活也没有什么变化。而元灭宋却是异族入主中原,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正所谓礼乐废而服饰改,言语异而制度变。外族侵略,等于是一次文化的浩劫,礼制、政治制度、语言、文字、服饰、习俗、饮食等等,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改变。

宋元相交之际,忠臣良将不愿身在两朝或身仕两朝的人数众多,相继殉国的比比皆是,在夹谷之奇举荐赵孟頫的这一年,文天祥因对元朝廷的不屈服而英勇就义,这件事强烈的刺激了江南大众,潜意识中更是增加了对元统治者的憎恨,加之对人的等级分为了四等,而南人作为最低的一等,则更视仕于新朝为耻。赵孟頫生活在吴兴,他身边就有这样值得尊重的前辈,钱选和周密。此二贤博学多识,气节高尚,南宋灭亡后皆不出仕,得到了世人的敬仰。且赵孟頫本为宋皇室后裔,身份贵重,不以身殉国可,不忠于前朝难平人心。这是他的自我做出的选择。而他却走上了更让人鄙视的道路,以身仕元贼,从平民的角度看,元贼灭其国,逼死其君父,而赵孟頫的角度,又增加一条,灭其族,抢赵氏天下。分析其所作决定思想深处的潜意识,一则是大民族精神,天下本为一家,谁当皇帝都不重要,人民最重要。二则是为一已之荣。而他明显是后者。他的同族赵孟坚则做出了与他不同的选择,终身做为皇室后裔,不仕于元,常作无根之兰自比,意为失去故土而无处安身。所以赵孟頫在那样的世态和自身的情况下,做出仕元的选择,身前身后的骂名不难想象。正如顾炎武所说:“人伦之大,莫过于君父。”(16)且出仕前戴表元一再劝其不要仕元,并做《招子昂歌》以规劝:“与君相逢难草草,与君相逢苦不早。人生何处少泥涂,此日飘零武林道。……虚名何用等灰尘,不如世上蓬蒿人。黄金偏趋不贫室,白发难老无愁身。……我生胡为被狂恼,江头鱼肥新酒好。从今作乐拦醉倒,与君相逢难草草。”(17)戴表元将出仕后的利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而且元统治者也不会真正的重用他这样不忠不孝之人,这样的人不能得到元统治者信任。没有信任又怎能委以重任,所以后来赵孟頫不被重用并且受到各界人士的非议也是常理之中,而且元统治者将其纳在内,也达到了笼络江南士大夫以巩固其统治的目的,用其善书的特点,抄写经文、记录文字而已。

道统下的士大夫道德追求(超我)与现实中舆论压力(外界压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精神上有了想当然的落差。而且当了不忠不义人又成为不被重用之奴的现实利益落差,使其有了悔不当初的感慨。并常试图以其它方式(防御机制)找寻借口(否认、抵消)来弥补其大节有亏的事实。实为一叶障目之举也。长此以往,其潜意识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心态裂变。

三、夹缝中生存的心态裂变

1.政治理想与客观现实的冲突

仕元初,他踌躇满志,云“士少而学之于家,盖亦欲出而用之于国”(18),这里不难看出,赵孟頫意识中,是要报效国家,他在朝时也尽其全力,除桑哥,推行至元钞法等展现他的能力以待重用,而现实又一次让其失望。忽必烈屡欲重用,皆因议者难之而未果。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宋皇裔身份,而且此题无解。他也现实的知道他是永远也得不到重用的。遂出仕第二年,就有了悔意,写《罪出》诗,直抒其思想意识中的不甘,不被重用还解决不了生活的实际问题,在这种理想破灭、生活艰辛、道德遭非议的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开始启动了防御机制。而产生了分裂精神。一个是意识下不得不继续的仕途,另一个是要挽回被人唾弃的失节形象,前面交代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他的诗歌,言语和评论是其内心所出的意识形态,从中可分析出其潜意识形态存在的形式,如出仕三年后写给郭天锡的信札“孟頫奉别以来,已复三年矣。夙兴夜寐,无往而不在尘埃、俗梦间。……意吾右之,优游闾里中,峨冠博带,与琴雪为友朋,不使一毫尘事芥乎胸臆。”(19)赵孟頫感慨仕途三年,在尘埃在俗梦间。这是在表达自己的清高,仕途的俗气,很明显这种表达并不符合他的本心,他是主动出仕,而三年来却没有大作为,他的意愿没有达成,而他内心又不想承认这样的客观事实,他的防御保护机制就启动了否认机制——不写也不交待,淡化这个现实,而用仕途俗气来掩盖现实。而后的“意吾右之,优游闾里中,峨冠博带,与琴雪为友朋,”并非他所指向的附庸风雅,而是他在仕途上真的没有重要的事情可做,无外乎写字抄经的粗使,形式上给他足够的光鲜,以至“不使一毫尘事芥乎胸臆。”这也是被动的无尘事,而其本心是想有尘事可做,明明是无俗事可做,可他却变换了一个角度,用一种世外超凡脱俗的视角表现自己的生活,更可见其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矛盾心理非常复杂。有一句俗话叫,越没什么越想表现出什么,就是这个道理。一年后在写给鲜于枢的书信中,亦表现了这种类似的心情。而其中一句“误落尘网中,四度京华春。”(20)一个“误”字,直接说出其出仕元朝的决策有所失误,而非悔恨失节。而且就在下一年,赋诗于忽必烈以表愿忠于元朝之心。“状元曾受宋家恩,国困臣强不尽言。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21)这首诗是他的真心表达,无一句有所掩饰,朝代更迭本寻常,何必再寻往事,只愿为元朝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本我的自然流露,意识的自然表达。从这看之前的俗梦尘埃尘事显得很可笑,这就是防御机制下表现出来的扭曲的意识表现和自我变形。在他四十五岁时,即仕元十一年,其自作《小像》题诗中云:“致君泽物已无由,梦想田园霅水头,老子难同非子传,齐人终困楚人咻。濯缨久判从渔父,束带宁堪见督邮。准拟新年弃官去,百无拘系似沙鸥。大德二年正月人日,赵孟頫自题。”(22)此诗中表示自己要向渔父一样隐居,过着田园生活,不沾染朝庭,不时还用齐楚之战暗指宋元之更迭,并准备下一年新年就辞官归隐,而这种隐居只是他的潜意识中超我的理想状态,而楚灭齐事件则暗示元灭宋的历史必然,而其仕元也是大民族精神,启动了防御机制中的伪装形式,来遮掩自己也认为的耻辱。第二年的事实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他的辞官也只是一说,他这么说,也是满足了他的欲望——口唇区域的欲望满足,只要说一说就能释怀了,就是俗话说的痛快痛快嘴。现实中不能去做,有生活的压力,而只能在出口——诗词、文章中发泄一下而已,用这种方式缓解一下压力,淡化一下耻辱心。在其后的五十六岁《元赵松雪此静轩图卷》(23)及六十岁和管道升劝其归隐的《渔父词》(24)题跋中都有说要归隐之志,而最后也都是满足了一下口唇的欲望而已。

赵孟頫身上有很多标签,画家、书家、皇族、宋官、元臣、失节、二皮脸、二截人……无论他以何等理由入元,都为中华民族人民所鄙,为我们民族自尊心所不容。他自身也处在耻辱人生与理想人生相悖的长期煎熬中,难以自拔。他通过多种方式的倾吐、发泄来辩解、转移、淡化、遮掩其耻辱感,而有借口面对钉在耻辱柱上的后半截人生,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他内心深处也深深的埋藏着对中华民族的尊重与对汉文明化的崇敬。用心理学上的分析方法分析他的思想和其的行为,有助于更加深刻客观的研究人物本身,挖掘其思想行为中的潜意识原动力。

注释:

元 赵孟頫《先侍郎阡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

元 杨载,《杨仲宏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元 陶宗仪《轰耕录》卷七,中华书局,1970年。

任道斌,《赵孟頫系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9页。

元 杨载,《杨仲宏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任道斌,《赵孟頫系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页。

任道斌,《赵孟頫系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1页。

元 赵孟頫《松雪斋集》,卷二《赠别夹谷公二首》,西泠印社,2010年。

任道斌,《赵孟頫系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页。

任道斌,《赵孟頫系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页。(松)

明 宋濂《元史》,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五十九,中华书局,1970年,4018页。

明 宋濂《元史》,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五十九,中华书局,1970年,4020页。

元 赵孟頫,《松雪斋集》,《罪出》,西泠印社,2010年。

春秋 孔子,《论语》,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年,21页。

清 王铎,《拟山园选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明 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元 戴表元,《剡源文集》卷二十八,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

元 杨载,《杨仲宏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清 陆心源,《穰黎馆过眼续录》,卷二《赵文敏二札卷》。

元 赵孟頫《松雪斋集》,卷二《寄鲜于伯机》,西泠印社,2010年。

元 杨载,《杨仲宏集》,《赵文敏公行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清 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二《元赵松雪小像立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民国 裴景福,《壮陶阁书画录》卷六《元赵松雪此静轩图卷》,学苑出版社,2006年。

任道斌,《赵孟頫系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7页。

清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 画考》,卷十六《赵魏国双马图并题卷》,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清 吴升,《大观录》,卷十六《赵松雪洗马图卷》。

清 吴荣光,《辛丑消夏记》,卷三《元赵文敏画陶靖节像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清 吴升,《大观录》,卷十六《赵文敏画渊明像并书归去来辞卷》。

清 吴升,《大观录,》卷八《赵孟頫书绝交书》。

清 梁诗正,《石渠宝笈》,卷三十七《元赵孟頫书苍蝇赋一轴》,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

元 赵孟頫,《松雪斋题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元 赵孟頫,《松雪斋题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4页。

房经毅《赵孟頫书论全集》,西苑出版社,2011年,32页。

元 赵孟頫,《松雪斋题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12页。

元 趙孟頫,《松雪斋题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8页。

作者简介:夏瑜(1981.8-)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14级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史,研究方向:书法文献。

猜你喜欢
赵孟頫潜意识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赵孟頫的棱角
测试你潜意识中害怕什么
潜意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
去故宫,看无所不能的赵孟頫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