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之间,家国之愁

2020-09-02 06:47郑韵娜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质采薇戍边

郑韵娜

《采薇》出自《诗经·小雅》,属于农业诗,描绘的是贵族家奴劳动的情景,这首诗歌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主题深刻、手法生动、结构优美,可谓文质兼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戍边军士忠于国又恋其家的家国情怀。故曰:文质之间,家国之愁。

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既是文质兼备,那么我们不妨分别从文(形式,这里具体指的是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等)和质(内容,这里具体指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情感等)两方面来赏析、品读这首诗。

此处我们不妨首先从宏观视角看,也就是从“质”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意欲理解这首诗的“质”(内容),我们可以先从背景入手,了解诗歌所处的时代。对于诗的写作年代,各家说法不一。毛序认为是文王遣戍役之诗,也有认为是周懿王、宣王年代的,今已不可考。但大体上可以肯定的是,这首诗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是描述征人长期在外、不得归家的怨歌。全诗共有六章,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前三章,回忆久戍不归的思乡之愁,第二层是第四、第五章,回忆疆场奔波的打仗之苦,最后一章则为第三层,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即戍边将士)回乡时的悲凉情境。

诗歌的前三章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图,我们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边境的戍卒们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远方的家乡,苦苦等待着回乡的日子。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最后再拉回现实,描写雪中回乡时的劳顿艰辛与忧惧心理。只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只道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主题上,我们可以结合《采薇》的时代背景加以剖析。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一边是怀乡情结,另一边是战斗意识。恋家思亲的乡愁和为国赴难的忠心相互交织,这两种情感看似矛盾,却又奇迹般地相融,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诗歌的主要思想情感。这就是这首诗的精神内核:是家国情怀,是忧国思亲的家国之愁。另外,这首诗歌唱出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凄怆厌战的思归情怀,这也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现实主义植根现实、正视现实、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诗经》“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写实精神。因而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文学色彩。这些都构成了这首诗的“质”之美。

谈完了“质”之美,我们再来深入探讨“文”之美,赏析诗歌的形式。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这首诗歌具有结构美,叙事顺序别出心裁。全诗采用了倒叙手法。前五章是回忆部分,先忆戍边思归的采薇情景,后忆当兵打仗的劳累生活,末章则是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界,从回忆部分过渡到现实部分,描绘了如今雪夜归乡的漫漫长路与愁苦心境。同时,从回忆到现实的描写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回忆的“虚”与现实的“实”相互交融,使得诗中家国之愁的情感表达更加饱满,情感流露更加自然,虚实相生,诗意无穷。

另外,体现结构美的还有重章叠句手法的运用。诗歌的前三章就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这在结构上形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在反复咏叹中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从而深化情感表达;第一章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三章则是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其实在诗里,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都看作是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可见,前三章通过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以薇菜的生长属性变化与农历节令的更迭变化共同渲染,营造出“久戍”的时间跨度之长。而同样起到强调作用的还有叠字(如“烈烈”形容忧心如焚)和叠词(如“采薇采薇”“曰归曰归”等词)的使用,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从而更好地表达诗歌久戍思归的主题。

除了结构,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也有不少亮点。首先不能不提的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其中赋在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例如“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獫狁之故”等。诗中多处运用“兴”的表现手法,例如“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一句,又如“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一句也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维常之华)以引起所咏之辞(君子之车),通过写棠棣花的繁盛来突显军伍的盛况,生动形象而又含蓄隽永,令人不禁击节赞赏。

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已成为千古名句,甚至被誉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这几句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今昔不同的景象烘托不同的气氛,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今昔不同的情感,两相对比,更反衬出如今的悲凉。“杨柳依依”既点明节令春季,又因“柳”与“留”谐音,渲染昔日远征时士卒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雨雪霏霏”既点明节令冬季,又以寒冬里落雪纷纷烘托今日返家的路途艰辛以及士卒的内心悲苦。此处杨柳代指春,雨雪代指冬,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具体代抽象,使得诗歌表达更形象生动,突出情感表达,使得主题表达更加含蓄隽永。末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直抒胸臆,表达了戍边军士的满腔愁苦。这些愁苦来自于这些年久戍思归的忧苦与战场厮杀的凄怆,也来自于近乡情怯之际对离散多年亲人们的担忧。一切愁苦都化作家国之愁,融于诗行之中,化于文质之间。

子曰:“文,亦质也;质,亦文也。”一言以蔽之,《诗经·采薇》集形式美与内容美于一身,文质兼备,在文质之间体现家国之愁。

猜你喜欢
文质采薇戍边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隐形男友
致喀喇昆仑戍边卫士
卫国戍边英雄家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谪戍边疆的林则徐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赋迹赋心说”探源
浅谈儒家哲学思想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采薇”意象释疑
妖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