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霞
摘要:高职新生适应性分析及不良矫正极具现实意义。心理学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心理水平,角色转变是影响高职新生适应性的直接原因,而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交往方式、社会压力、外在环境等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伴生因素。高职新生适应能力要突破当前团体辅导与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构建“游戏—讲座—咨询”“三位一体”心理团体辅导方法与机制。
关键词:适应能力;心理团体辅导;高职新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大学对于年轻人而言是人生的转折点,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之一的高职生,在其入学后表现出社会角色、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交往方式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高职新生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心理水平。为此,包含高职院校在内的各大高校纷纷加强了新生适应期教育,将其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1 当前高职新生适应能力存在的问题
1.1角色变化加重间歇(放松)心理
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受应试及世俗观念影响,老师及家长会采用激励语言“考入大学就解放了”,促使许多新生萌生“进大学等于享受”的感觉,导致大一新生对角色地位的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尚未树立新的学习目标与自身角色转变的不同步,此种转变加重了学生的放松心理,内驱力的缺失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整天沉湎于交友、玩游戏、上网等活动中,无形中影响了学习和成长。
1.2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导致茫然心理
克服高职新生茫然心理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及心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从心理激励机制看,目标具有动力、导向和激励作用。高职生茫然的心理来自进入高等学校之后,目标的缺失或者自身定位的不准。
与中学阶段奋斗目标非常明确与强烈即考入理想大学这一期待相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体对于考入大学实现的是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依然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势必加重高职新生的茫然心理。因为从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上看,中学教育客观升学压力,致使几乎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高效、专注、充实的,个体的潜能被最大限度的挖掘。进入大学实现中学阶段的奋斗目标后,大学阶段新目标无法及时建构导致立项真空状态,缺乏动机导致意志减退,最终行为懒撒凸显。
1.3交往方式改变导致交往障碍
中学阶段大多同学来自同一地区,而高职新生入学后,从地缘环境来看,突破某一区域而是来自五湖四海。从生源来源看,高职生生源既有高中毕业生,也有初中毕业生(五年学制)。高职新生入学后,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与同学的关系。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诸多不良表现都是内外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学间的地域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容易使他们彼此产生摩擦、矛盾。同时,不同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也容易使同学间产生冲突。交往障碍是同学之间的沟通障碍,包括生活习惯的格格不入,人际矛盾等。
1.5环境的变动导致校园环境适应不良
适应能力是衡量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适应能力涵盖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研究表明大学生适应不良主要来自社会环境,是指对大学生活和学习诸方面的不适应。
2 心理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适应性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目前,有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成为热点,心理团体辅导社团对于高职新生适应性能力提升有以下重要作用。
2.1有助于提高交往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环境。针对高职新生身上的共性特征和焦点问题,开展快乐的启程团体辅导项目,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消除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增进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利用群体学习讨论、建立群体效应,提高学生个体的适应能力。
2.2有助于构建和谐团队,增强新生班级凝聚力。在各类主题的心理团体辅导中,帮助新生建立与他人间的信任关系,并享受到合作的喜悦。通过团体活动认识自我,感受班级凝聚力的可塑性和战斗力,提高学生个体的归属感。
2.3有助于明确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团体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大对自我认知。在坦诚交流中培养积极乐观心态。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中,客觀认识自己,提升管理自我能力。
2.4有助于师生沟通交流,建立平等互信氛围。通过心理团体辅导的活动载体,搭建师生沟通桥梁,促进师生交流。有助于老师及时发现隐形心理问题并及时干预。
3 心理社团辅导视角下高职新生适应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
心理团体辅导是高职新生适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经过文献分析和实验验证,证实班级团体辅导能够改善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1宏观层面,在体制上建立自上而下时效性强的学校-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学院设置心理咨询室或者心理辅导中心,依托各个二级学院学生会、学生处开展各项活动。辅之班级及宿舍不同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
3.2在中观层面,构建“游戏—讲座—咨询”三位一体高职新生适应能力提升方法体系。在新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主要采用讲座的形式,针对性比较强的问题主要采用小组游戏的方式,个案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采用咨询的方式,三位一体拉网式方法,以对所有高职新生适应问题都能纾解和引导。
3.3在微观层面,形成个体心理成长手册。本文通过对大学新生适应性实证的调查和研究,搭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成长平台,形成个人心理成长手册。根据其问题性质与轻重程度进行分组,分类进行团体辅导。在具体团辅活动过程中,有效控制团体辅导活动的时间,每次活动最好1-2周一次,一次主题内容保持两个以内。发现适应性不良的学生应及时进行个案介入与跟踪。做到高效以实现最佳辅导效果。
4 结语
总之,心理团体辅导对于高职新生适应性提升作用显著。通过学院近年来心理团体辅导践行以上三个层面,进行三位一体的团辅方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情境,证实了心理团体辅导的有效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将梳理梳理心理团体辅导积累的成功经验,应用于高职新生适应能力提升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光.试析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