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英
摘 要:新课标将“双基”扩展为“四基”,强调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心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灵活、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注重以生为本,发挥学生学习潜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注重推理思想渗透提高数学教学实效进行探研。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思想;渗透;教学实效;以生为本;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8-0110-02
新课标将“双基”扩展为“四基”,强调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体现了现代数学的教育观念及素养内涵。对数学思想的重视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集中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发挥数学基本思想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注重推理思想渗透提高数学教学实效进行探研。
一、注重动手操作,感知推理思想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活动化的方式更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式,让他们亲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的获得过程,感知数学推理思想。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内容时,在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之后,教师可设计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给客人分筷子。题目是这样的:共有11个苹果,假如每个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而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分筷子的过程中领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本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概念直观化、显性化,让学生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深化对“平均分”及“余数”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要理解这些概念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发展学生数学推理思想。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PPT课件进行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二、注重语言表达,体验推理思想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摩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若是没了问题,那么数学就将是枯燥无味的,而没有问题的思维则是肤浅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具有准确处理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让学生多说说想法、思路、过程,亲历问题的分析、解决,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升华,有助于学生体验推理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知识内容时,在归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时,“小数的末尾”是这个性质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而言,易于“混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先设计比较长度单位的操作活动,通过在直尺上找一找、比一比,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借助直尺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明确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而1厘米=0.1分米=0.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小数是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小数是0.100米,所以0.1=0.10=0.100,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试着说出想法、规律,尝试着概括出“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点后面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含义,并逐一演绎推理,进行补充、纠正,进而更好地理解“小数末尾”的含义。
三、注重生活运用,感悟推理思想
数学源于生活,蕴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践活动着手,创设一个适于学生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对数学感到自然、亲切、有趣。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在課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化,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深入感悟推理思想。
例如,在教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时,教师可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创设情境如下:妈妈去市场购物,在水果区买橘子,电子秤上计算出的总价是20.76元,售货员阿姨说请付20元8角;在蔬菜区买菜,电子秤上计算出总价9.32元,卖菜叔叔说请付9元3角。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生活中为什么20.76元要付20元8角,9.32元可付9元3角?通过比较,你发现在付钱时有什么不同?从而理解和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参与购物,让学生自主选择商品并付款,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生活运用,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四、注重对比反思,深化推理思想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生本教育”。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经验积累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观察、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注重对比反思,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从而深化推理思想。这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积”这一知识内容时,最常见的问题是学生经常忘记“除以3”和“等底等高”这一条件。要解决这个难题,较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对比反思,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为此,教师可通过设计“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当圆锥高是圆柱高的3倍时,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借助判断诸如“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是否正确等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通过对比、讨论,学生加深了对公式、概念的理解,使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直观,从而深化推理思想。
新课标将“双基”扩展为“四基”,强调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心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灵活、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注重以生为本,发挥学生学习潜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推理能力培养,适时、有效地渗透推理思想,彰显数学本质,让学生亲历、感受、探索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及应用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朱菊芳.不同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思想[J].数学教学通讯,2019(22).
[2]钱海萍.借助数学思想,培养良好数感[J].江西教育,2019(18).
[3]闫龙敏.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刘莎莎.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