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靶心:“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指导的策略

2020-09-02 07:08李秋霞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8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指导策略

李秋霞

【摘   要】“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需要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才能取得学习实效。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例,教师要瞄准“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指导的靶心:学习内驱力、有效解决问题、交流评价拓展。通过搭建“研学前”的活动支架、关注“研学时”的活动细节、提升“研学后”的活动品质等指导策略,化解教师指导的困境,提高研学实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指导策略

2017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研学旅行归属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察探究”板块。“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需要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才能取得学习实效。

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例,教师瞄准了学习内驱力、有效解决问题、交流评价拓展这三个关键点,通过搭建“研学前”的活动支架、关注“研学时”的活动细节、提升“研学后”的活动品质等指导策略,化解教师指导困境,提高研学实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瞄准学习内驱力,搭建“研学前”的活动支架

“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的宗旨,是要提升学生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内驱力(参与活动的内在需要)是衡量学生喜欢研学旅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学前”的指导要瞄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通过搭建活动支架,帮助学生确定课题、提出问题、制定方案,为“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的深度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一)确定课题

研学旅行的研究点十分丰富,涵盖了自然、经济、科技、历史和文化特色等方面。例如,学生受认知局限,无法在“家乡”范围中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这就需要教师做选题指导。课题选择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初定课题,提供给学生选择;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量身定制研学课题。桐乡是个江南小镇,具有明显的水乡特色,又是经济发达地区。于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家乡的特色经济”两个课题,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中进行选择。

(二)提出问题

研学旅行是以项目式学习构建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提出问题是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教师应把指导重点放在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适合研学旅行,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等思考上。例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初步了解乌镇、濮院古桥群、丰子恺故居、崇福横街建筑群等家乡风景名胜的特点。教师认为六年级学生具有以感性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建议学生从建筑特点、文化底蕴、美食特产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乌镇的建筑特点是什么?”“建筑特点的形成原因?”“乌镇有多少年的历史了?”“最有名的美食是什么?”“蓝印花布为什么能成为乌镇的特产?”丰富的问题为教师引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提供了指导素材。

(三)制定方案

研学方案是围绕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要素,形成的具体周密、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计划。有了方案,就等于明确和细化研学的内容、方法、路线、工具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有了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见表1)。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领他们交流讨论,修改完善方案。

2.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发现特色建筑的选址特点

3.搜寻有名的古建筑,绘制示意图 预估问题及解决办法 1.建筑材料不熟悉:事先了解,并在实地考察中咨询随行教师

2.拍摄角度不够理想: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 ]

二、瞄准有效解决问题,关注“研学时”的活动细节

有效解决问题是“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指导的关键点,包括根据方案开展考察探究、收集资料并进行记录、统计,通过思考形成研学结论。因此,教师要瞄准关键点,从“研学时”的每个活动细节入手,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一)观察记录

研学旅行的目的不是走马观花的“旅行”,而是依据方案进行的“研學”,“只游不学”或“游大于学”都是对“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的定位偏差。观察,是指有目的地去看,有别于平时随意的、漫无目的的行为,这是研学活动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小学生对观察目的和观察方法的认识比较模糊,一旦进入陌生的社会环境,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吸引,以至忘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如观察的顺序、观察的主体(局部还是整体)、观察的视角,以及记录的方法。厘清了观察目的,掌握了观察方法,观察就不会有遗漏,才会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表2为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教师提醒学生把观察信息及时记录下来,既可以避免信息的遗忘,又可以对零散信息进行梳理,做出全面分析。

(二)现场体验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积极的体验也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例如,学生经过观察发现:乌镇的房屋全都沿河而建,这是为什么?教师可以提醒学生选择一间沿河而建的屋子去体验:推开窗户看看风景,感受房屋与河道的直线距离;打开沿河的后门,感受这一设计所带来的通风、便于取水等好处;走上房屋后的石埠头,看着河道里来往的船只,想一想它的作用;摸一摸建造房屋的材料,辨一辨建造时间的远近。这样的现场体验,有助于学生在最真实的情境中获得发现,促进反思。

(三)团队合作

研学旅行需要更为开放、灵活、有效的组织形式,需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组合运用个人学习、集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是“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但学生往往缺少合作的意识和方法。教师一般在研学前就要引导学生以6—8人组建团队,指导学生选举责任意识、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具体任务,由此形成紧密的组织关系,以便在研学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由于研学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散活动,教师要提醒组长做好合作情况的记录,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约束,形成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三、瞄准交流评价拓展 ,提升“研学后”的活动品质

“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而交流展示评价环节是提升“研学后”活动品质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教师对这一环节的有效指导,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交流展示

由于不同的研学旅行团队有不同的研究重点,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自然也会多种多样:侧重调查的可以形成研学报告,侧重体验的可以撰写研学日记,侧重考察的可以用示意图、照片、小报等方式表现。因此,教师的指导也应该从静态展示、动态展示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静态展示要指导学生掌握整理展示材料的方法,如项目归类、数据统计、绘制图表、文字说明、照片佐证等,由此提炼出展示主题,再进行布展美化。动态展示的指导则要重点关注研学过程中所思所想的提炼及展示形式,如用TED演说的方式反馈研学旅行的过程;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研学旅行的体会;用不同表演形式串联成一台小型的展示会,进行立体展示。

(二)反思评价

反思,是指人对自己及自身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评价则是对人或事进行判断和分析。在“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中,教师指导学生反思要侧重回头审视自己在整个研学过程中的表现,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如在研学过程中的最大优势和不足、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使研学旅行更有价值的改进方法。而评价的指导要体现出“多元化”和“发展性”,帮助学生懂得评价不是只评价他人,还包括教师、家长、自己等主体的评价;评价不是只关注结果,更关注研学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为了促进学生反思和评价,一般用评价表帮助学生梳理评价要点(见表3)。

(三)后续延伸

研学旅行的核心驱动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社会和自然,再带着新的问题回归校园。只有产生源源不断的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开展连续性、系列性的活动,最终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所以在一次研学旅行即将结束时,教师要做延展性指导。教师要创设轻松自然的交流环境,引导学生回顾研学旅行中的趣事和糗事,再用两个问题引发学生从一个研究点向多个研究点发散:通过本次主题研学旅行,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接下去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千万不能直接否定或粗暴打击,要用目光、用微笑、用身体姿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下一期研学旅行提供持续延伸的动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僅有书本知识的学习是不完善的,“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是大势所趋。教师要通过研学前、研学时、研学后三个阶段的针对性指导,激发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兴趣,保持探究的热情;改善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提升探究的效度;取得家长对研学旅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只要教师瞄准靶心,有的放矢,“考察探究式”研学旅行必将为学生成长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EB/0L]. 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9/content_5149947.htm.

[3]钟慧笑,马志平,吴鸿丽,等.研学旅行难在哪里?[J].中国民族教育,2017(3).

[4]舒迟.研学旅行之文化考察课程探索[J].中国德育,2016(12).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   314500)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指导策略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