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琴
【摘 要】习作题应以促进学生写作学习为评估原则,体现对教学的导向功效。习作题要难度适宜,能够鉴别出不同学生的习作水平,所选话题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凸显读者意识,体现习作的交际功能。此外,习作题的范围应宽严适度,尽量避免学生套题、猜题,题干表述要清晰,生动但不笼统,使学生没有阅读障碍。
【关键词】促进学习;习作题;鉴别水平;真情实感;读者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写作文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学段(1~2年级)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3~4年级、5~6年级)称为“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称为“写作”。这样设计是为了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第二学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1]30本文依据上述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以促进学生写作学习为原则,基于习作题的基本命题规范以及对习作教学的导向功效,对2019年浙江省各地3~6年级上学期的83份语文期末试卷中的部分习作题进行评析。
一、注意试题难度,能够鉴别习作水平
统编教材按照阅读与表达并重、同时推进的思路综合编排,达到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在内容上的均衡。整套教材关于习作目标与内容的编排力求细化,使学生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体现层次性、发展性。这一编排特点可以从每个单元语文要素中的“表达(口语与书面表达)”這个维度看出。因此,若要用习作题评估学生一个学期学习结束之后的写作水平,首先,命题者要把握整册统编教材的习作训练目标与要求,让习作题与之相符。其次,不同年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认知,习作题要适合学生。这样才能做到难度适宜,能够鉴别出学生的习作水平。
从下面选择一个句子,试着用学到的方法,围绕这句话的意思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习作。
①我们的校园变化真大。 ②这次美食节过得真有意思。 ③校长,我有一个建议。
要求:1.重点段落围绕这个句子的意思写清楚。2.给文章加上开头和结尾。3.写完后读几遍,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三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习作目标定位在“写清楚”,不要求“写具体”,以便与二年级写话自然衔接,平稳过渡。此题提供的三个句子指向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使学生乐于表达。学生通过教材,已经学习了“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等习作方法。因此,题目的引导语提出“试着用学到的方法”,这样的习作要求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另外,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以段的训练为主。学生经历一个学期的习作学习之后,“给文章加上开头和结尾”也是能够做到的。三年级的习作教学还重视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上册教材也在习作要求中提示学生写后自读并运用所学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基于此,题目提示“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加强了对学生习作过程的监控,结合本册学习过的修改符号,形象直观,发挥了习作题改进学生学习的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可以看出,此题符合三年级上册教材的习作训练目标与要求,也能考虑到学生的性别、经历、成长背景等,使学生有话想写,有话能写。这样的命题,能使教师克服习作教学的随意性,避免出现习作年段目标不明、习作要求过高的问题。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生活中,我们的快乐真多啊!现在就请同学们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
(三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同样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习作题,该题要求“内容具体”“不少于300字”,显然拔高了习作要求。“那次玩得真高兴”与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主题完全一致,这样会导致学生考试时默写一篇曾经写过的习作,既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习作水平,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状况作出真实的诊断。若因“套作”而取得“好成绩”,习作教学的良好生态会被破坏,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得不到提高。此外,题目引导语中的“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上映的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插曲《小小少年》中的歌词。当下的三年级学生都是2010年9月之后出生的,一般不会知道这首歌,也不了解电影的主题。这样的引导语不能很好地拉近试题与学生认知、经验的距离,既无实际意义,也会混淆学生对习作题的理解。
二、贴近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评估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统编教材在第三学段的习作中要求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如,五年级习作编排了“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六年级习作编排了“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等。这些习作训练目标与要求都指向“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1]23。因此,习作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包括学生直接接触的生活和间接了解的生活。如果习作题远离现实、远离生活,学生就缺乏相应的经历、感受,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校园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在这里每天会发生许多事,可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能是发生在同学身上的。请你选择一件有条理地写下来吧!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注意语句要通顺,书写端正清楚,题目自拟。
(四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以“阅读”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与阅读有关的故事,也可以写自己从某一本书中得到的收获、启示,还可以有重点地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
要求:1.题目自拟;2.分段表述;3.突出重点;4.字数在400字左右。
(五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以上两道习作题以学生校园生活中发生的事、与自己阅读有关的经历为习作范围,要求学生写直接接触的生活。学生身在其中,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情感抒发自然,表达真实流畅,习作的自信心增强。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校园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请你想想,怎么把美丽的学校介绍给不知道的朋友呢?要求抓住学校的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建议用上合适的说明方法。题目自拟。
(五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此题创设“把美丽的学校介绍给不知道的朋友”的情境,强化了习作的交际功能,使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校园是学生熟悉的地方,学生有话可写。但是题目的引导语点明“我们的校园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学生所处的学校变化不大,他们又该写什么,怎么写呢?也许只能全凭想象,导致内容空洞贫乏,情感也会显得虚假。因此,习作题要贴近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对大多数学生公平。
三、能引发想象力,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儿童的想象力往往高于成人。《课程标准》之所以在第一学段就提出“写想象中的事物”的写话要求,正是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特点,顺应他们的天性以促其发展。这不仅是个写话内容的问题,更包含想象在早期开发儿童潜能、发展儿童创造性上的深层意义。[2]从第一学段的“写想象中的事物”到第二、三学段“写下自己的想象”“写想象作文”,“想象”要素在写话和习作要求中,既有明晰的脈络,又有递进的坡度,蕴含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统编教材在第二、三学段编写了大量想象类习作。随着年级升高,想象作文的话题范围逐步扩大,要求也逐步提高。从大胆想象到奇思妙想,从畅想二十年后的家乡到尝试写科幻故事,学生逐步从敢想到会想。习作题要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注意想象力培养的阶段性,从而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题目:森林里的_____节
提示:森林里的动物们准备过一个热闹开心的节日。可是,过什么节呢?小朋友,请你出出主意吧。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展开想象,把动物们过节的事写清楚。
(三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想象作文虽不是以写实为主,但想象的事物往往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题目的引导语提出“过什么节呢”,学生就会自然地联系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节日,选取美好的事物作为想象的客体,展开想象的翅膀。题目还要求写清楚森林中的动物们过节的事。这是一个充满幻想的童话情境,学生的潜能通过想象会发挥得很好,他们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想象出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果。
如果人真的能有特异功能,你想拥有哪一种?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假如我能_____”为题,写一两件你运用自己的某种特异功能所做的事。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要健康、有意义。3.事件要完整、具体,语句要流畅。4.字数在400字左右。
(五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统编教材中,关于“想象类习作”的单元语文要素不提“想象合理”,目的是让学生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地去想,播下想象力的种子。但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要有内在的合理性,逻辑是自恰的,想开去之后要能够自圆其说。此题的“逻辑自恰”体现在“运用自己的某种特异功能”与“所做的事”之间的关联,符合统编教材中想象类习作的编排梯度:第二学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地想;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想,想象丰富奇特。因此,紧扣学段目标,把握各学段的重点、难点,命题时前后勾连,统筹兼顾,能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渐次提高。
为体现想象类作文的特点,避免因习作要求泛化,导致学生无从落笔、问题选择不当、教师评价模糊等现象出现,建议对此题的“习作要求”修改如下:(1)想象自己的特异功能,把题目补充完整。(2)展开丰富的想象,设想运用自己的特异功能所做的事情。(3)分段叙述,把事件的重点部分写具体。(4)语言表达清楚、准确,字数在400 字左右。
四、凸显读者意识,体现习作交际功能
从写作教学的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这个“读者”,包括“为自己写作”的“自己”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的“他者”。即在写作过程中,心里始终有“写给谁看”的意识,并根据读者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内容,运用恰当的形式,让写作服务于交际的需要。《课程标准》在第三、四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分别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读者意识”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者的前提和基础,是写作、写作教学、写作命题都应考虑的内容。统编教材中每次习作的内容都基本包含了“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怎么评”四个方面。其中,“为什么写”就是读者意识的体现。
题一: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很多有特别本领的老师吧!请你选择一位写一封信告诉小伙伴亮亮,用一件你亲身经历的事情来介绍他(她)的本领,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署名为:星光小学笑笑。字数在300字左右,注意书信格式。
题二:请给你的小伙伴或者家人写一封信,说说你曾玩过的一个游戏。注意写信格式,在正文部分把这个游戏的过程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四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书信曾经是人们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现在仍然是重要的联络手段。书信是应用文的一种,以“实用”为导向,服务于日常的交际活动。因此,书信的读者与书信的内容关联紧密,写信者往往根据读信对象确定书信内容。
以上两题都要求学生写一封信。题一是给小伙伴亮亮写信,通过一件事情向对方介绍自己遇到的有特殊本领的老师,书信写的是作者熟悉的,同时也是收信人感兴趣的内容,能达到理想的交际互动效果。题二是给小伙伴或者家人写信,介绍一个曾玩过的游戏。把玩过的游戏介绍给小伙伴,比较合适,但是把玩过的游戏介绍给家人,对读者的定位就不够妥帖了。
命题者之所以将书信的内容选择为“用一件你亲身经历的事情来介绍他(她)的特殊本领”或“说说你曾玩过的一个游戏”,主要是基于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第二单元);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第五单元);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第六单元);学习写书信(第七单元);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第八单元)。题一综合考查学生对第二、五、七、八单元习作目标的掌握情况;题二综合考查学生对第六、七、八单元习作目标的掌握情况。习作题的目标指向很清晰,符合四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习程度。这样的习作题与所学内容相对应,创设接近真实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真切感受到“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除了考虑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出题者还应“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关注写作对象与写作内容之间的关联,更好地贴近学生日常功能性语言的运用。
五、范围宽窄适度,尽量避免套题、猜题
习作题范围的宽窄适度,是指习作题的开放性、限制性相协调。题目的范围要求限制过多,难以鼓励学生有个性地作文,学生很难写出真情实感;题目的范围要求限制过少或不限制,什么内容都可以写,学生套题、猜题必然泛滥成灾,有失习作考查的信度与效度。开放性与限制性,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平衡的问题。[3]
题一:那些_____的时光
你经历过怎样的时光?开心的、快乐的,还是令你感到尴尬、忧伤的……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这个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不同的方面,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字数不少于400字,注意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题二:_____的绝活儿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同学、亲戚朋友,你身边的他们都有什么“绝活儿”?关于“绝活儿”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要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字数在400字以上。
(六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以上两道习作题,学生有比较明确的思维方向。写“自己经历过的各种时光”,写“自己身边之人的绝活儿”,这是对习作内容的限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这个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不同的方面,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关于‘绝活儿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要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这既是学生习作的要求,也是教师评价习作的标准。这两道题目的习作要求分别对应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第七单元的习作目标“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和“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所以,它们既能提高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也能保证习作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这两道习作题,对习作内容进行限定的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减少了对学生自由表达的束缚。如,选择何人写何种绝活,选择自己经历的何种时光,对此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有内容可写,有情可抒,能进行深入思考。这两道习作题的开放性和限制性比较平衡。
阅读材料《冬日的温度》一文中,孩子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小小的举动,触动了父亲,感动了邻居,温暖了保安。像这样“以小见大”的事例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它也许是令人感动的,也许是让人备感温暖的,也许是叫人受益良多的……请你回顾其中的一件事,写出自己的感受。
要求:1.题目自拟。2.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等相关信息。3.书写工整,不少于400 字。
(六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从此题的引导语可以看出,习作题与该试卷中的阅讀材料《冬日的温度》有关联。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偏差,如果学生没有领会阅读材料中“以小见大”的事例写法,后续的习作将受到影响。因此,这些限制就显得不妥。从题目的引导语和要求可以看出,对事情的选择范围很广,学生可能会移花接木,进行套题习作。因此,把握好开放性与限制性十分重要,任何一方走向极致都会出现问题。
六、题干表述清晰,生动但不笼统
习作题的所有文字材料都要考虑学生能否理解,防止学生因阅读障碍而误解习作要求。习作题的字面意义应该浅显、简单,没有歧义;所提供的限制性材料要表述清晰、层次清楚、意思明确;题干的语言表达还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拉近题目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读题时就觉得亲切自然、跃跃欲试。对于命题作文,审题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学生习作最关键的能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考查一般分为“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语言表达、其他(书写)、习作整体”五个维度。绝不能因为审题问题,而使学生的表达受阻。
儿女是爸妈的小棉袄。你是父母的“小棉袄”吗?选择你记忆中为父(母)做过的暖心的一件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当时的想法和感受。题目自拟。
(四年级上学期习作题)
学生对此题的引导语“儿女是爸妈的小棉袄。你是父母的‘小棉袄吗?”也许不能完全理解。笔者曾随机对四年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此题引导语的理解情况,结果发现部分学生是这样理解的。
男生1:儿子是爸妈生出来的。
男生2:儿女是爸妈的心肝宝贝。
女生1:如果小棉袄是破的,那就不能给爸妈抵挡“风寒”了。
女生2:爸妈就像管一只小虫子一样爱护我。
从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这个引导语不理解,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从下笔、甚至跑题、偏题。一次习作的考查经常会涉及许多学生,习作题的研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区域、性别、经历、家庭情况等。此题显然对单亲家庭或失去双亲的儿童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