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萌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职业承诺概念是一个有关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形成的集情感、态度和行为于一体的综合性复杂概念,教师职业承诺是指教师个人愿意从事教育职业、不变更职业的信心和意志。职业承诺包含规范承诺、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三部分,本研究将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细化为专业认同水平、职业情感稳固程度、长期从教意愿三方面。民办幼儿教师职业承诺是指任教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对幼教工作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及其由此产生的工作投入意愿与责任感。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水平问卷》,总问卷的α系数为0.953,结构效度检验结果X2/df的数值小于3,且问卷的三个维度相互独立、相互区别。依据李克特七级评分标准,研究者通过理论推算将中值界定为4。2020年3月至2020年4月共回收301份问卷,剔除14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287份。研究者对287份有效问卷各个因子与标准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总体情况
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的总分3.95<4,表明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水平较低。对其具体因子进行分析可得,长期从教意愿<专业认同水平<职业情感稳固程度。职业情感稳固程度略高,专业认同水平较低,长期从教意愿最低。
专业认同水平是指从业者对其职业认知的深入程度,职业行为的投入程度。人是环境的产物,办园条件影响着教师的专业认同水平。[1]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民办幼儿园在硬件条件、教研活动及培训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幼儿园等级反映了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办园质量越高,为教师提供的生存发展空间越高,教师在专业认同程度与职业承诺水平方面越优于办园质量较低的幼儿园教师。可见,在关注教师职业承诺水平时,不仅要注重教师专业认同水平的提升,也要重视办园质量的提高。
职业情感是从业者个人的主观体验,幼儿园教师职业情感是指幼儿教师对其职业所具有的稳定的态度和心理体验。[2]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民办幼儿园教师缺乏稳定的职业情感,幼儿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少热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因此在面临可选择其他工作的机会时,民办幼儿园教师会动摇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念。除这一内在表现外,情感缺失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对待本职工作、对待幼儿的态度上,呈现出淡漠、疏离等特点。幼儿教师职业情感的不稳定影响其职业承诺的水平,会给教学活动带来一系列问题。
民办幼儿园教师长期从教意愿是指幼儿教师怀有在民办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三年以上甚至是终身从事幼儿教学工作的目标与愿望。民办幼儿园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进修培训机会少、社会保险难以实现、精神压力大、就职环境差、升职加薪难以实现、职称评定难度大、没有暑假等。幼儿园教师会对民办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办园理念、人员配置等方面提出质疑,这是民办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漏洞。由此,民办幼儿园教师对于长期从教意愿持有观望态度,难以坚守从教意愿,进而影响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
研究者通过采用开放式访谈的方式,围绕职业承诺水平这一主题、根据所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对填写问卷的20名民办幼儿园教师展开访谈。分析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的特点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得出影响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变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民办幼儿园教师缺少进修培训的机会,缺乏对自我价值的合理认识,难以全面认识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严重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导致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负向发展。据调查,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暂时选择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位,且为随时离职与转行做准备。可见,民办幼儿园教师缺乏职业理想,个体在职业发展中没有方向和内在动力。在民办幼儿园教师任教过程中,由于其缺乏对专业的理性认识,他们通常将园所工作视为一种任务,未能深入剖析专业理念,教学活动往往停留于表面,难以深入、科学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水平深受个人主观认识的影响。
民办幼儿园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幼儿教师职业承诺水平的影响尤为突出。当教师在幼儿园工作生活时,宽松、愉悦的氛围会促进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发展,反之,幼儿园的消极影响会阻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发展。
不同的民办幼儿园对教师的组织管理方式不同,园长对教师的态度不一,部分园长不重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这极易造成教师职业承诺水平发展不均的情况。幼儿园对教师的专业标准要求高,给予教师较多适时的指导和参与培训的机会,会为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提升提供良好的管理条件。外在条件与内在感受的共同作用,更易使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水平积极提高。可见,民主平等的管理风格会使教师感觉自己被尊重和认可,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和理解,进而增进对职业的心理适应,增强职业承诺水平。
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水平既受教师个人多方面条件的影响,也与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政策弊端逐渐显露。例如,民办幼儿园教学实践基础薄弱,导致教育政策的落实出现断层状况。随着“同工同酬”政策的实施,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希冀于有编制的教师岗位,渴望进入公办幼儿园任教,进而动摇了继续在民办幼儿园任职的信念,干扰了幼儿教师长期从教于民办幼儿园的意愿,影响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
分析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存在的问题和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可知,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涉及一个复杂系统。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自身因素与外界条件共同作用影响教师职业承诺水平。本研究从民办幼儿园教师主观层面、民办幼儿园组织管理角度、教育政策部门方面提出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水平的建议。
关注教师主观因素是重中之重。首先,民办幼儿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教育专业重要性的认识,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借助多样化的网络学习平台积累幼儿教育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合作、系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园活动。其次,幼儿园教师要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工作热情,还有助于师资团队的建设。但前提是教师要具有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理性地从终身发展的角度审视民办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教师也不要轻言放弃,应及时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与总结,全身心投入工作,坚定长期从教的意愿。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后期的努力提高职业承诺水平。
由于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以园长决策为主,教师鲜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因此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应遵循“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园所管理事务,树立幼儿园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增强教师的自主学习动力,激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以便科学、有效地提高幼儿教师的自我判断能力,帮助幼儿教师提高其职业承诺水平。[3]
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要多方面了解在园教师的不同需求,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保持教师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教师间彼此尊重与理解。幼儿园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民办幼儿园教师心理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幼儿园提升教师的内在心理水平,提供外在物质环境,可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幼儿园办园理念的引导工作。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政策引导、经费扶持,且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拥有同等的工资标准、社会保障等权利,以帮助民办幼儿园教师树立稳固的职业情感、提升职业认同水平,促进其职业承诺水平的积极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交流与互动,鼓励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幼儿园之间多沟通交流,探索高效的幼儿教师交流互动方式、培训进修制度,并提供强有力的体系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民办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助其强化工作动机与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其职业承诺水平,以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和谐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