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机制
——基于对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的调查

2020-09-01 06:47滕林峰
教育观察 2020年20期
关键词:智育幼儿教师人格

滕林峰,余 夏

(1.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湘西,416000;2.湘西州幼儿园,湖南湘西,4160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1]。笔者以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部分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各园的德育工作展开调查,试图找出幼儿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纠正机制。

一、幼儿园德育现状调查

湘西州被调查的幼儿园已将德育渗透到了幼儿教学五大领域的课程中,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情感目标上,德育内容分为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人和人格培养四个方面。

由表1可知,幼儿园致力于加强对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及社会人格的培养,爱家人和社会人格构成了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部分。但是,随着年级的提高德育课程越来越少,到了大班,德育课程占比仅仅只有36.6%,比中班低了12个百分点。幼儿园德育教学内容中爱国教育所占比重很小,社会人格培养的内容占比较大,爱家人、爱家乡的内容均处于中等水平。

表1 不同年龄班的德育教学内容比例(单位:节)

二、幼儿园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德育教学内容偏移

调据查,幼儿园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人和人格培养四个方面,偏重对幼儿良好社会人格的培养,对幼儿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相对薄弱。在小班、中班、大班,德育的课时安排不同,大班德育课时占比明显低于小班和中班。由此可见,对大班幼儿,幼儿园侧重各种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繁杂,他们易产生烦腻的情绪,因此很多教师失去了创新的热情,教学照本宣科。[2]这样,幼儿园德育多围绕教材开展,教学内容单一。很多幼儿园的德育教学形式化,教学无创新,幼儿无兴趣,德育问题较多。

(三)家长对德育的认知不足

如今,多数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很多家长把教育理解为智育,把家庭教育缩减为智育,又把智育简化为单一的文化学习,错误地认为只要成绩好品德就好。尽管国家一直在提倡重视道德,但德育实施的力度和推广程度远远不够。调查发现,部分家长把幼儿送到校外教学机构进行幼小衔接培训,还有家长给幼儿报了奥数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幼儿心智发展的规律,弊大于利。

三、幼儿园德育问题产生的因素

(一)幼儿因素

首先,智力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是有一定困难的。幼儿智力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道德教育发展存在差异性。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对幼儿进行道德意识培养。其次,幼儿对道德的理解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对事实判断能力的体现。如,教师讲话时,幼儿没有关注教师的讲话,而是在区角玩玩具。教师问:“为什么要在这里玩玩具?”幼儿回答:“因为我不想听你说话,没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没有明确辨别是非的能力,没有约束自己行为的意识。

(二)幼儿园因素

首先,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不够。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对幼儿德育理念和工作缺乏深刻认识。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推动者,幼儿教师必须拥有道德素养和健康高尚的人格,才能引导幼儿不断地规范和调整行为,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品德。其次,幼儿园德育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3]德育的实施除了需要正确的指导和内容外,还需要恰当的教育方法。然而,很多教师向幼儿传达的德育内容单一、形式陈旧,教师一味地“灌输”,忽略了对幼儿美好道德情操的塑造。

(三)家庭因素

家庭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优良品质的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正确的家庭教育、有责任感的家长组成了幼儿成长中良好的道德环境。家庭德育是保证幼儿园德育顺利实施的前提。3~6岁的幼儿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心理活动比较简单,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依靠直观认识,模仿能力极强,因此与幼儿朝夕相处的家人会成为幼儿首先模仿的对象。家长小到细微的习惯动作,大到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都会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家长是幼儿的榜样,家长必须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对幼儿进行正面引导。

(四)社会因素

目前,公办园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较高,民办园办学条件不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我国的公办园数量少,能进入公办园就读的幼儿只有少数,多数幼儿进入民办园就读,因此幼儿接受的德育是有差异的。在幼儿园的建设过程中,部分教育行政部门未能结合实际,对德育工作推进力度不到位,实际指导与教育政策出现偏差。另外,相关部门对幼儿园德育的投入较少,投入力度往往达不到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导致幼儿园德育不能有效开展。

四、幼儿德育的纠正机制

(一)合理分配德育教学内容

幼儿园重视德育,需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德育内容的合理分配能让幼儿通过德育课程得到全面发展。幼儿园应根据该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德育课程,将德育目标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幼儿园可以将德育中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以及人格培养这五项目标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将抽象的德育观念具体化,帮助幼儿理解和吸收。幼儿园德育应从道德情感的感染性和道德行为的练习入手,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与活动中,将德育内容与幼儿能理解的具体的人和事联系起来,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对幼儿进行基本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教学水平

首先,要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让教师做到以身作则。幼儿教师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关爱每一位幼儿,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幼儿园虐童事件反映了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幼儿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提高德育教学能力,热爱幼教事业,做好道德榜样。其次,要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幼儿教师应当将幼儿德育工作与课程教学衔接起来,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例如,游戏在幼儿德育教学中能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可利用幼儿对游戏的喜爱,将德育内容融入游戏中。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又可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说服教育法是教师利用一些故事或真实的事例,通过讲解、交流、讨论等方式向幼儿阐释简单、深刻道理的教育方法。在幼儿园德育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说服教育法。总之,教师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强化家园合作

德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障。[4]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获取新事物的学习手段,家长是幼儿的榜样,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其次,家长应该树立全面发展观。过于重视幼儿的智育,而忽视幼儿的德育,容易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德育和智育应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也不能重德育轻智育,只有德育和智育并重,才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养成不屈不挠的意志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最后,幼儿园可以建立德育交流平台,如微信群、公众号、QQ群等,利用平台,教师和家长可以互相交流,针对德育进行深入探讨。幼儿园要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德育,加强家园联系,完善幼儿园德育体系。

(四)健全制度,加大投入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办学实际,根据各地区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德育的主体是幼儿,管理人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原则,促进幼儿的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幼儿园德育的投入。幼儿园德育的有效开展需要软件和硬件支持,如德育场地、设备、活动经费等,充足的经费有助于发挥德育的效益。最后,教育部门要鼓励教师结合国内外德育工作者的优秀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道德观念,传承我国优良的道德思想,提炼德育内容。

猜你喜欢
智育幼儿教师人格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美育、德育、智育功能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