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组织经验分析
——以J幼儿园为例

2020-09-01 06:47:44孙宁宁
教育观察 2020年20期
关键词:领导层儿童节策划

孙宁宁

(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育活动要注重过程,不要片面追求活动结果。[1]本研究基于对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组织现状的调查,分析幼儿园组织六一儿童节活动的情况,可以为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组织提供参考。

J幼儿园是一所省级示范军队幼儿园,其六一儿童节活动经验丰富。本研究以J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园长、业务助理、22名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在被访谈者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进行录音,以保证完整记录。

一、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组织的经验

(一)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的设计理念以幼儿为主体

对J幼儿园的教育者访谈发现,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较为支持六一儿童节活动。举办六一儿童节活动,有以下益处: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仪式感,并感到快乐、得到教育;幼儿可以通过参与儿童节活动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有一种自豪感;家长能够感受到幼儿园在为幼儿和家长服务,幼儿园可以得到家长的认可。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认为,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成功的标准是幼儿的快乐体验。因此,J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的设计理念以幼儿为主体。

(二)幼儿园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形式多样化

J幼儿园三年举行一次大型六一儿童节活动,每年举行小型的活动,且活动形式多样。例如:在徒步写生画展活动中,教师会带领幼儿到社区写生;六一“剧”快乐活动会邀请幼儿的爸爸妈妈在展示台上进行绘本剧表演;组织六一会演“红色基因伴我成长”;冷餐会活动中教师准备食物,邀请幼儿和家长共享美食。还有六一娱乐周、图书捐赠、阅读沙龙活动等。J幼儿园的六一儿童节活动考虑幼儿的主体地位,举办的六一儿童节活动形式多样,契合儿童的需要,没有年复一年地用会演的形式欢庆六一儿童节。

(三)善于协调家庭、社区各方面的力量

学前教育管理者在发挥教育机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善于整合园内、园外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更好地完成教育幼儿、服务家长的双重任务。[2]J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为家长提供参与的机会,如冷餐会中的美食共享,以家庭为单进行的绘本剧表演。在J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中,幼儿园运用社区资源主要体现在借用社区场地,如在军体中心举办六一会演,演出舞台大,演出设备、舞台舞美俱佳,工作人员专业,观众席位多。J幼儿园在举办六一儿童节活动时,考虑了本土文化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利用社区和家长资源,不仅拓展了幼儿园教育的空间,也深化和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四)组织与策划较为周密

J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策划工作集思广益,领导层带领教师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完善,力求新颖、完美。在组织过程中全体参与、人员分工明确,活动策划具有可操作性。在组织策划中行政负责人放权,提升监督执行力,既尊重了一线教师的劳动,也把握了大的组织策划方向。具体的活动组织策划见表1。

表1 J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组织与策划

二、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具体实施中忽视幼儿在六一儿童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J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的设计理念以幼儿为主体,但是,为了宣传幼儿园,具体实施过程与设计理念有时会发生冲突。下面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在距离演出还有一个星期左右,A老师组织幼儿如火如荼地排练,幼儿除了吃饭时间基本上都在排练。其间,幼儿丁丁想上厕所,却被A老师呵斥,后来丁丁带着哭腔对A老师说想上厕所,A老师才允许幼儿集体上厕所,然后继续排练。

(二)领导层与一线教师之间在组织与策划环节有认知差异

J幼儿园领导层与一线教师之间在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方面存在差异:幼儿园领导层认为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人员较为广泛,领导层、教师、家长、幼儿都要参与其中;但一线教师在具体实施中较少征求幼儿的意见,倾向于教师自己确定班级具体活动。

(三)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与幼儿园课程实施脱节

在六一儿童节前幼儿园教师既要进行常规活动又要进行六一儿童节活动准备,还要撰写各种计划表、写论文、进行班级环境创设,以及做好家长工作,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六一儿童节活动等。据调查,幼儿园普遍存在因六一儿童节活动占用常规活动时间的现象。当六一儿童节活动是大型六一会演时,会出现教师辛苦、幼儿疲惫的现象,有些幼儿因每天排练而产生厌倦心理,而且,因为排练很多常规教学活动被取消。究其原因,是幼儿园教师没有把六一儿童节活动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结合起来,而是把其当成需要利用额外时间完成的一种活动。

三、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组织的建议

(一)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组织应尊重幼儿

1.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教育活动应是丰富多彩的,确定教育活动内容的依据之一是幼儿的兴趣。[1]因此,在组织六一儿童节活动时,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讨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愿望,综合幼儿、教师、幼儿园领导、家长的共同意见选择合适的六一儿童节活动。

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包括年龄发展适宜性、个体发展适宜性、文化适宜性,是指学前教育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适度发展。[2]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差异性,每个幼儿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教师在设计六一儿童节活动时需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到每个幼儿的特殊需要,使每个幼儿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领导层与一线教师之间在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方面达成共识

领导层认为领导层、教师、幼儿、家长都要参与到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中,而一线教师在组织与策划环节忽略了幼儿的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忽视幼儿主体地位的现象。六一儿童节是属于幼儿的节日,只有更多地聆听幼儿的想法,才能办出令幼儿喜欢的六一儿童节活动,才能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感到快乐。

(三)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应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幼儿园的节日活动应当纳入幼儿园课程,成为课程规划和实施的一部分。在幼儿园课程设计和编排中,应当有相应的节日主题,将不同的学习领域的目标渗透其中,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有计划地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3]幼儿园可以将六一儿童节活动纳入幼儿园课程计划,成为幼儿园常规性的教育内容,这样,教师可以心中有数,循序渐进地将六一儿童节活动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儿童节活动也不至于成为教师额外的工作负担。

猜你喜欢
领导层儿童节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快乐的儿童节
本期策划
微型公共领域理论对协商民主实践探索的价值
基于面板数据的领导层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企业投资水平的中介效应探索
我的儿童节
意林(2011年12期)2011-05-14 06:40:44
过节了
欢乐儿童节
意林(2009年12期)2009-02-11 1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