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敏,景彩娥,李园园
手术室是对危急重症以及其他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疾病干预的主要场所,其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和难度相较于其他科室更高[1-2]。护理质量的优劣与手术成功概率和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标,协调和促进护理工作开展的临床管理过程[3],其中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相关研究显示,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各类质量控制方式可极大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4-5]。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关键。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前后的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估质量控制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以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某三级综合医院进行调查,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尚未开展质量控制前的24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以及200名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7月-2019年1月开展质量控制后的24名护理人员和20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人员为同一批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在20~37岁,平均年龄为27.06±1.61岁,工龄在1~11年之间,平均工龄为5.47±0.76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9例,女性患者71例,平均年龄为34.28±1.93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34例,女性患者66例,平均年龄为34.31±1.97岁。两组的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1 观察组措施对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过程实行质量控制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组建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工作内容,组建护理文书质控组、压疮组、质控管理组、五常法组、消毒隔离组以及护理教学组等质量控制小组。各小组别中均采取组长-质控员模式。每月末召开研讨会议,由护士长作为主持,各组小组长总结当月护理工作情况以及各类风险问题。各小组内也需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提出具备可行性的应对方法与措施,并制定小组下月管理策略和工作目标。②明确质控小组工作内容。护理文书组主要针对手术室各类护理文书进行查看,审核护理文书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书写是否规范以及详细等。压疮组主要针对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对已存在压疮的患者情况进行记录,并按照相关要求对压疮等级进行评估。质控管理组主要监督手术室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是否落实和彻底,相关护理岗位工作流程是否合理以及护理人员履行职责是否到位。五常法组则以五常法对手术室日常清洁和布置等工作进行落实,同时记录手术药品是否齐全等,此外还负责对手术室废弃物处理监管。消毒隔离组主要负责对手术室相关用品和用具进行检查,例如消毒措施是否合理、用品消毒是否彻底以及消毒人员工作开展是否符合规定等。护理教学组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当前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并在学习完成后,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和问题总结。③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护士长定期收集各组资料和相关护理情况,制定护理文书、术中护理记录、医嘱书写等护理管理质量标准,并分配给所有质控小组。组长和组员需要严格落实工作。各小组需根据手术室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制定组内的工作评价指标等。
1.2.2 对照组措施对照组未实施以上质量控制措施,仅采用医院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要求,包括术前手术器械和药品的准备,协助临床医生完成手术治疗等。
①根据已定的质量控制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评分,包括护理文书、术中护理记录、医嘱书写3个维度,其中护理文书满分为10分,术中护理记录满分为5分,医嘱书写满分为20分。②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医嘱漏签、手术器械数量不符、药物外渗、急救药物检查遗失或不全、贵重设备或仪器损坏、手术用品准备不全、药物器械摆放杂乱以及手术患者并发压疮等。③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差异,包括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护理科研等6个维度,各维度分值为2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反之则越差。④在术后恢复期,运用自制满意度问卷对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总分100分,分为满意(>90分)、一般(70~90分)、不满意(<70分),整体满意度指一般与满意的患者占总人数的比例。
本研究分析显示,观察组的各项质量控制标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质量控制标准评分对比 分
观察组的医嘱漏签、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手术器械标识不清晰、药物外渗、急救药物检查遗失或不全、贵重设备或仪器损坏、手术用品准备不全、药物器械摆放杂乱以及手术患者并发压疮等手术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n(%)
观察组在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护理科研等护理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分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n(%)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为患者提供抢救和手术治疗等医疗服务。手术室护理管理是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所制定的策略[6]。然而,既往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由科室护士长全权负责,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极易受到护士长的专业素质、管理水平以及个人评判等因素的影响。并且由于护理管理工作内容繁杂且控制难度较大[7],使得临床手术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8]。由此可见,常规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需求,亟需建立科学高效的护理质量控制措施[9]。
本研究发现,通过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由护士长督查实施,观察组的手术室各类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人员质量控制标准评分也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这可能是因为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以及质量控制标注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以及管理意识薄弱等有关[10]。根据不同类别和工作内容组建专项质量控制小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护士长的管理负担,减少由于个人主观因素所导致的质量控制不达标的情况。同时,通过建立护士长-组长-质控员的三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加强对护理质量的把控,明确各组质量控制内容,持续强化对护理人员手术室规范化护理意识和技能,确保能够不断完善和提高医院整体的护理管理水平。此外,通过每月研讨会议和小组每周例会,能够及时反映和总结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便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质量控制措施能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观察组在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护理科研等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应用质量控制模式可全方位提高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技能,从而提升其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而护理内容和质量的提升又可进一步促进对患者服务能力的提升,在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同时,增加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医患纠纷[11]。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模式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多种手术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且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