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艺芝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文化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南岭民族走廊区域范围内的瑶族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瑶族民间工艺不仅是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
图1 瑶绣纹样——双花图案
瑶族民间工艺主要有织锦、刺绣、挑花、蜡染、纸扎、编制、雕刻等(如图1 所示)。汉朝时期,瑶族先民就有“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一说。至隋朝时期,瑶族妇女服饰则改为“青布衫,斑布裙”,这种彩色斑斓的“瑶斑布”是织锦、刺绣、挑花和蜡染在瑶族服饰上的装饰。而到了宋代,瑶族民间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也提及瑶人服饰的特点与制作工艺。明清时期,瑶族民间工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清代同治年间《象州志》中提到瑶族织锦、刺绣、挑花、蜡染等被广泛地用于瑶族民间生活中。特别是色彩斑斓艳丽的瑶锦,不仅深得本族人民的青睐,甚至连汉族人民也争相购买和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瑶族民间工艺的发展达到鼎盛,织锦、刺绣、挑花、蜡染不仅成为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而且成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品,服饰、被面、背带、床毯、壁挂、坐垫、台布等均有应用,成为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难看出,瑶族民间工艺以其功能性、美观性在历史发展中一直保持优势地位。
南岭是五岭山脉及其附近的山地和低谷,从行政区上看,包括广西的桂林、贺州、梧州,湖南的郴州、永州、怀化、邵阳,广东的韶关、清远、河源,江西的赣州等地。基于南岭走廊区域范围内的瑶族人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程,在民间工艺传承的问题上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更不用说创新与发展。每个区域的瑶族人民在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时效性都不一样。如广西和广东的瑶族乡对于传统的瑶族服饰、工艺和习俗保存尚好,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在瑶族文化和民间工艺传承的问题上也特别重视,但是对于创新发展还缺乏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湖南郴州的瑶族文化却正面临着濒临消失的危险。湖南郴州莽山瑶族乡历为瑶族聚集地,其渊源可追溯到明永乐年间。据最新人口普查,现居住于南郴州莽山瑶族乡总人口约8000 人,长期居住人口不到4000 人,因家庭经济来源问题,大量青年男女外出务工,汉化程度非常高,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影响。
南岭地区瑶族民间工艺在各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中保存了大量珍品与资料记载,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等诸多因素,部分资料已遗失。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现有的瑶族村寨中,已难以让世人感觉到瑶族文化的存在,除了在特有的民俗活动中能看到由机器数控生产的服饰和物品外,手作的瑶族民间工艺屈指可数,对瑶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也是青黄不接,甚至濒临失传。除广西、广东部分瑶寨仍然保存着原始瑶族服饰的穿戴与传统,湖南大多数瑶民已被汉化。所以,南岭地区瑶族民间工艺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式媒体文化的发展。传统老旧的产业得不到发展与技艺的传承,出现了工艺技术断层的现象。南岭地区瑶族的刺绣、蜡染、编织、银饰制作等民间手工技艺已濒临失传,尤其是湘南地区的瑶绣、银饰与竹制工艺让人堪忧。即使面对民族旅游产业的开拓,众多的传统瑶族手工艺产品也被义乌小商品覆盖。当它面临着被曲解或淡忘,被洋节挤兑,失去原有意义等诸多问题时,究其原因,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不足。二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深度挖掘和保护。三是民族传统文化未紧跟时代发展,内容和传播形式过于老旧。四是现有智力资源不足,介于位置偏远,没有新鲜血液注入。
图2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作品
高校是培养青年才俊的摇篮,根据学校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则是重要职责和必然使命,基于南岭瑶族民间工艺现有的问题与需求,结合高校自身特点与地域优势,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实现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通过社会化、生活化、教育化和网络化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传播民族传统文化,针对南岭地区瑶族民间工艺的现状,进一步探索瑶族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发展的着力点,分析南岭民族走廊中瑶族民间工艺的留存和优势:
南岭地区瑶族民间工艺本身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丰富,创作手法多样化,应用范围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现有的高校教学活动中,应该植入民族文化的内涵,这种将传统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课堂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高校教育的发展,也为教师授课形式提供了新思路,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特色。
而作为高校的层面,除了应在专业教学中对南岭瑶族文化及民间工艺,通过提炼后引入课堂外,还应当从市场背景考虑,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形成系列的具有瑶族文化特色,融合瑶族传统民间工艺,又具有现代气息和功能的文创产品。
为南岭走廊瑶族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拓展思路,结合瑶族民间工艺的特色和本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产品的功能、造型、材质、创意设计与传承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与成果运用。尤其在传统工艺与新材料、现代数控的相互转化与结合上应有新的突破。同时借助政府与企业的力量,建设瑶族民间工艺传习所,促使大量瑶族青年与热爱民族民间工艺的爱好者进行学习与文化传播。
如上文所言,在当下的众多瑶寨中,昔日鼎盛的民间工艺已不复存在,大多数瑶民已被汉化,但部分高校已聚焦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根据各区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策略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工作。
如贵州民族大学为贵州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及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建立了非遗传习班,通过日常教学将民间工艺大师请进校园,结合课题训练开拓相关文创产品与家居用品;又如吉首大学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致力于文献资料的整理和产品的创新;浙江工业大学通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重点开发大湘西少数民族织锦刺绣工业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邵阳学院搭建协调创新中心,侧重于民间竹制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湘南学院依托自身地理优势,开展了“湘南木雕”传承与创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以及“南岭民族走廊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基地的开办等(如图2 所示)。
以上院校,在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方面,都是借助高校自身的力量进行重新整合与转化。
过去,由于各地、各单位的支持力度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各类实施策略上的方式方法层出不穷,种类多样。
这种来自于第三方的“势力”的干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资金量大,各种优惠政策也多,在这种背景下势必会产生很多相应辅助产业的发展,这种辅助性产业的增多,看似会拉动短暂的内需,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会让该区域的优质民族工艺文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地域性整合,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笔者看来是缺少主流文化的牵引作用。
因此,在工艺文化资源的整合方面,由相关高校牵头,多方实力联动。着力反映南岭地区文化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统筹全域,根据区域内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基础,合理布局,确定突出整体特色的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和实施重点项目,以发挥规模效益;要构建发展统筹的线路,罗列出的整体主题鲜明,真正做到高校与地方区域之间的联系性,让岭南文化内涵的实质与高校教育相融合,共建良性的工艺传承新模式,与高校教育相连,对于传统工艺而言,其中的促进作用也是“微妙的”,因此笔者认为,还应该辩证的看待,高校教育的发展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术化研究过重,内部设施运行机械等,这些都需要多方进行协调发展,取长补短,综合看待问题,才能让二者合理发展,达到双方共赢的制高点。
高校在实地调研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瑶族民间工艺的传承有具体的实施办法,通过品牌的创立和明确的设计理念与目标,形成文创产业链,将设计风格本土化,对民族元素再创新,有效地关注和保护瑶族文化与民间工艺的传承。在重点培养高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文化和民间工艺起到的宣传作用,也会让更多的人能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感悟与解读。
南岭地区瑶族文化及它的民间工艺构成,在以高校为引导的推动下,加速了南岭民族走廊民族旅游经济的发展,能为瑶民谋福利,从根本上解决了民间工艺传承的问题。高校的介入与参与将为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民间工艺的传承发展带来一定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