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衔接

2020-08-31 15:04张瑞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衔接新课程

张瑞红

摘要: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衔接主要是四个方面: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衔接,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衔接

长期以来,有大部分小学生升入中学后,由于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要求等各方面的不同而导致在数学学习中有着极为脱节的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如何去引导他们尽快熟悉初中教法,顺利衔接过关,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责任.为此,我们作了一些小小的探索,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衔接的路子,切实提高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课程标准的衔接

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少有教师去认真学习《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这样就造成中小学数学教师在理论上的脱节,教学目的不明确,导致他们各按各的经验教学。因此,每一位中小学数学教师都要认真研究《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尤其是与初中知识衔接紧密的知识、能力要求,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教学产生负迁移的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标准的衔接。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1]

从小学到初中,由于数的扩充引入了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新的概念,运算关系也由原来的四则运算引入了乘方、开方运算.例如数与有理数的过渡,由于学生在小学里所接触的数都是非负数,根本无需考虑它们的符号。在他们头脑中的“+”和“-”,就是用来作加减运算的。引入了负数以后,由于受非负数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有理数的性质符号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特别对于用不带符号的字母表示的数,更是想当然地把它当成一个正数。像:│a│=a,5a>3a,等错误屡教屡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代数式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慢,讲的细,练的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的快,讲的精,练的少,抽象性也比较强。因此,初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愿望.[2]

(一)新旧知识的衔接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必须牢牢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找出新旧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如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数学的乘法法则的不同点,仅在于需确定积的符号,而讲解的重点则应放在符号法则上.

(二)中小学教师教法的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应用题的列式计算,致使学生进入初中后常不能尽快用列方程解应用题,往往在教学中费力不小而收效不佳。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习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他们这一习惯极难改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做到反复练习:一是引导学生复习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量关系,二是启发学生找等量关系。

(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衔接

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趋于成熟,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而又象一只小刺猬,具有反叛的心理,对教师具有一种似信非信的心理.在学习上是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和谐相处,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学生,而不是以教师的权力去命令他们。

(四)中小学教师数学语言的衔接

在初中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不能理解题意,以致分不清该做些什么.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不理解数学语言中的一些关键字的意思。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讲清数学语言的字义词义,正确的严谨的使用数学语言,还要注意加强练习。

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3]

小学阶段中科目少、内容浅,而中学的学习科目一下子成倍的增长,学习的内容也明显加深。并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进学生学习方法。那么,学习方法上怎样衔接呢?

第一,在中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要有选择地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不要因害怕学生掌握不好知识而把全部问题讲透讲尽,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寻答案,让学生逐步尝到自觉寻求知识的甜头,从而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第二,强化数学训练,利用多样和可选择性的习题,设计分层次和多样化的训练,还要规范作业要求。升入七年级以后,虽然独立意识日趋提高,但思想并未成熟,突出表现在部分学生的作业不能独立思考完成,或与别人对答案,甚至出现严重的抄作业现象等.因此老师既要在规范解题上为学生做好样子;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规范作业的重要性。

第三,及时做好复习工作,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一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及时再现当天或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平时可采取默记、尝试练习,弄清所学公式、法则意义的来龙去脉及内在联系等,培养他们运用联想、再现、追忆等方法同遗忘作斗争;二是培养学生积累资料,即及时将平时作业、单元练习中技巧性强的题目(如一题多解的题目、变式题等等)收集成册,便于复习时参考。

总之,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如果不能很快地搞好中小学衔接,势必导致知识、能力、学习等方面的脱节。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衔接,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求中小学的数学教师静下心来认真的研究学生、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才会取得衔接工作的成功和胜利。

参考文献:

[1]孔艳华,刘彦洪。新课标下做好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的思考[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7(4)。

[2]周云書,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4)。

[3]蔡兆生,刘克环。搞好中小学数学衔接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J]。数学教学研究,2000(5)。等待教师传授还不行,要学会自学,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数学衔接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论新课改下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中小学数学教学数字模拟化研究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