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惠婷
【摘 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儿内科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取得到了非常大的成就。临床的重要责任就是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等任务,因此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相比于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临床药物治疗相对简单且风险较低。所以,就儿童而言,其由于自身的素质及特性,在用药时如果不加以合理控制,就会出现事故,导致不良的后果。基于此,文章就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理用药;临床儿内科疾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引言
儿内科疾病是儿科治疗领域的常见疾病。同成年人相比,儿童的身体结构与生理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肝、肾功能及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儿科治疗中出现的不当用药事故会导致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在儿内科疾病治疗领域,体内药物的药效学分析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已经成为了治疗工作中所关注的内容。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已经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意在分析儿内科疾病的治疗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与之相关的合理用药问题。
1 臨床儿内科疾病的简介
在当前的疾病之中,主要包含有两种疾病,即外科疾病与内科疾病两种,当前人们比较常患的一种疾病。在内科疾病中,主要包含循环系统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精疾病、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肿瘤和其他疾病。而其他种类的疾病则主要指的是更年期综合征这一类病症。在内科疾病当中,比较常见的呼吸疾病主要包含流感与普通感冒等,临床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在开始的时候为流鼻涕、打喷嚏以及咽部不适等,症状的轻重主要是依据个人体质、特定或者是不同的发病原因。除此之外,肺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一般会在冬季与春季主要是由于病菌的感染所造成的,在临床中的主要表现就是寒颤、高热等,与此同时,还会伴随着咳嗽、胸痛以及肌肉酸胀等现象。病症在早期的时候,一般会表现出干咳的现象,然后会随着症状的加重,会出现咳痰的情况,痰的颜色呈铁锈色。在后期表现中,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气急、紫绀的现象。病毒性心肌炎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心脏病,经常会出现诸如胸闷、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属于内科疾病,一般比较常见的是发生在年纪稍大的人群中,临床上表现主要是感冒、肺炎以及扁桃体炎等,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2 对临床儿内科疾病合理用药
2.1 对儿内科疾病的用药途径及用药频度进行控制
根据儿内科疾病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常见的给药途径以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与皮下注射等)及口服等方式为主。口腔喷雾、鼻腔喷雾及局部皮肤用药等方式也是较为常用的用药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患儿的实际情况,相关人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如静脉注射是适用于刚出生婴儿的用药方式。药物口服可以在一些年龄较大的儿童的治疗过程中得到应用。受用药途径与用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会表现出一定的的差异。在儿内科疾病治疗工作开展期间,患儿家长也需要对药物有所了解,并要在用药之前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以保证用药方案的准确性。
2.2 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2.2.1 正确的使用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的药物具有镇痛与清热解毒的作用,并且还具有抗炎、抗风湿等性能,比较常用于缓解轻度的感冒、退热或者是中度的疼痛。在使用解热镇痛的药物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出汗、腹痛等现象,如果问题严重的话,会出现胃肠道出血、加重哮喘、肝肾功能损害等,对于一些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要谨慎服用。
2.2.2 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
儿童生病一般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发病快、起病急,抗菌类的药物能够有效的控制感染性疾病,所以在儿内科中抗菌药的作用日渐增大,但是也产生了滥用药物与耐药的现象,并且越来越严重。1)抗生素应用原则: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对药物的适用症进行全面的了解,需要考虑到临床病原菌以及细菌药敏诊断与患者的体质状况。2)儿童禁用或者是慎用的药: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使用这些药物,会导致儿童出现软骨发育障碍。四环素类,比如土霉素、四环素,8岁以下的儿童是禁止使用的,一旦服用,就会出现腹泻、呕吐、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等情况。
2.3 了解儿内科药物的用药方式与用药剂型
儿内科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以干糖浆剂、口服液、滴剂及冲剂为主。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剂型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此种药物是在改变药物的口感与外观的基础上,降低儿童用药排斥性药物。此种药物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提升患儿的用药主动性。在遵照医嘱进行用药的情况下,患儿家属不能对药物的使用方式、使用剂型进行随意更改。如一些患儿不愿意服药,患儿家属会通过将药物研碎的方式进行用药,此种药物虽然可以让患儿对药物的排斥心理有所降低,但是就患儿的治疗情况而言,此种用药方式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缓释片、控释片及缓释胶囊等药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患儿家属将此类药物研碎,药物的结构会遭到破坏,如患儿家属让患儿服用研碎后的药物,这些药物并不能发挥治疗效果,甚至会给患儿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
2.4 中西药合用
在临床儿内科中,联合使用中西医的目的主要是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对临床疗效大大的增强,避免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然而,在中药与西药之间,由于各药物之间的化学成分存在着不同,使用的药理也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在使用中西医合用的时候,如果不考虑中西医的配药禁忌,就会出现反效果,容易引起不良的反应。
3 结语
合理化的用药方式可以在提升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基础上,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在儿内科疾病治疗工作实施期间,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儿童不同发育期及不同生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吕雪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内科疾病和单一西药治疗效果研究[J].世界最[14]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6):116-116,117.
许文.外科护理人员合理用药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12:91-92+99.
贺金玲.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的思路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