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味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8-31 14:48徐京烨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眩晕疗效

徐京烨

【摘 要】:目的 探究五苓散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A院收治的76例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五苓散加味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P<0.05);在生活改善方面,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行动能力、心理状态和人际交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加顯著(P<0.05)。结论 相比于西药治疗,五苓散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且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五苓散;加味治疗;眩晕;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前言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证,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则会出现恶性、呕吐及晕倒,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形成了较大影响。中医是眩晕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现有临床研究显示,中医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用药治疗。五苓散加味治疗是治疗眩晕病的中医疗法,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1]。本文以76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临床治疗效果,作如下具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资料来自A院2018.1-2018.12收治的76例眩晕患者,现采用奇偶法将患者均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6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45.7±6.9)岁,病程7个月至14年,平均病程(6.2±3.5)年。对照组男8例,女30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44.8±7.3)岁,病程8个月至13年,平均病程(6.3±2.9)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诊断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a.出现头晕目眩,轻者闭目状态可消失,重者则视物旋转;b.严重眩晕者伴随有恶心、呕吐、头痛、耳鸣、面色苍白等症状;c.饮食不节,体虚疲乏等病史;d.经血压、CT及B超等检测,患者无血液及肿瘤等疾病;e.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a.不符合纳入标准;b.无认知功能或认知功能异常;c对盐酸倍他司汀片有明确过敏史者;d.合并有血液及肿瘤等疾病;e.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是:患者服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380),每日服用3次,一次服用6mg。

观察组:采用五苓散加味治疗。处方:桂枝8g,猪苓9g,白术9g,茯苓9g,泽泻15g。在实际用药治疗中,采取加减的方式进行。患者存在脘闷不食等症状,加白蔻仁10g;患者有耳鸣等政治,加白菖蒲10g。患者每日服用1剂,1剂煎服2次。两组患者一个疗程10d,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

1.4 观察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本文依照《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将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患者眩晕等相关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有效:患者眩晕等相关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无效:患者眩晕等相关症状无消失,甚至出现价值,精神状态不佳,生活质量下降。

生活质量评价:本文采用QOL评价表,从行动能力、心理状态及人际交流等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P<0.05)。见表2-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经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行动能力、心理状态和人际交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显著(P<0.05)。见表2-2。

3 讨论

在中医内科中,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轻者对健康及生活无显著影响。但重者则会对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在中医看来,眩晕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痰饮,且以痰湿见水湿不运为主[3]。因此,中医讲究“治本”,五苓散是中医治疗眩晕的经典药方,表现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本文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P<0.05)。这表明,在五苓散加味治疗中,其治疗效果明显由于传统西医治疗。在中医治疗中,注重“对症用药”,能够在加味治疗中,提高治疗效果。在五苓散药方中,白术、泽泻和茯苓均具有健脾利湿之功效,桂枝可改善膀胱气化,半夏则可以燥湿化痰,五苓散可针对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治疗[4]。在脾虚状态下极易出现水湿内停,出现眩晕。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经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行动能力、心理状态和人际交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显著(P<0.05)。这说明,五苓散加味治疗的良好效果,改善率患者脾胃,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心理状态、人际交往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薛敬东,李强.五苓散加味治疗阳虚型臌胀病(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4):27-2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7-38.

齐宝云.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3(9):85-87.

余海龙,杨庆,等.五苓散肾系病证应用简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11):114-116.

猜你喜欢
眩晕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从痰辨治高血压病经验浅谈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