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视角确定教学目标

2020-08-31 14:46高静
江西教育C 2020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人文课文

高静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传统文选式编排的基础上,通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编排的方式,将单元中看似割裂的课文、口语交际、阅读链接、快乐读书吧等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指向明确、内容融合的整体。因此,在基于单元教学的目标制定上,要從整体性实践的角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谈谈应该如何基于单元视角确定教学目标。

一、言意融通,凸显课程属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统编版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编排方式,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这一属性。为此,在制定单元目标时,需要从人文和工具两个不同的层面出发,从而更好地凸显文本的内在主题。

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一个以革命题材为主题的单元,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的艰辛,如果只注重人文主题或语文要素,就有悖于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只有在促进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基础上,强化单元文本的言意融通,才能真正从文本的内容上确立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为此,笔者将这一单元的教学定位于:一是感受在革命岁月中,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二是感受作者是如何借助点面的结合进行场面的描写,以此揣摩作者的谋篇布局。这既与单元的人文主题息息相关,又与单元的课程属性遥相呼应。

二、言思并进,彰显单元特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培育学生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发展思维。因此,对文本的关注不能局限在对语言的品味、辨析和涵泳上,而需要穿越语言表层,直抵内在核心,在发展言语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意识。

例如对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目标的制定,既需要从单元整体的点面结合进行训练,也需要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明确所要达成的效果。为此,笔者在教学《七律·长征》一文时,链接已学习过的《天鹅的故事》《大江保卫战》等课文,唤醒学生对点面结合的感性经验,巩固并深化他们对点面结合的感知。然后,借助《狼牙山五壮士》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深入辨析作者运用这一方法的作用。在教学中,笔者将语言的赏析与深度的思考相结合,设置这两个层次教学,一是尝试删除课文中描写的“点”或者“面”,让学生感受单一维度对整个场面描写有什么不同;二是统整感知,梳理语段中“点”“面”之间的内在关联,让学生认识到“点”是“面”的细化,“面”是“点”的统整,只有点面结合,才能将画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出来,从而为教学下篇课文《灯光》提供思维方法,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朝着高效的方向迈进。这样的目标引领让教学的关注点落实在语文要素上,也让单元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行走在编者的编排用意上。

三、内外链接,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需要大思维、大局观,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上,因此教师要有构建语文系统化课程的意识。基于统编版教材单元化、主题化的编排方式,教师既需要以教材为核心,组织学生获取方法、形成能力,同时也需要在课内外融通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真正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有多篇以革命题材为主题的课文,教师可以从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已呈现出来的具体目标入手,积极进行内外链接,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为此,在目标设定时,笔者将课外阅读的内容纳入单元教学体系之中。在这个单元《灯光》一课之后,就拓展补充了《毛主席在花山》《狱中联欢》等片段文字,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能力,去体悟文本中所蕴藏的情感。笔者借助这两个片段,组织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和运用,并以此作为跳板,为学生拓展红色文本,从而感受文本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在这一教例中,笔者除了设置单元文本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借助阅读链接和课外拓展的内容,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更丰富、更多维的资源系统。

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的行动性纲领,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习惯,积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意识,为提升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人文课文
人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人文社科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