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朗读教学的现状与技巧探析

2020-08-31 06:16李文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朗读古诗词技巧

李文霞

内容摘要:古诗词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犹如水中宝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古诗词中既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可以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古诗词教学非常重要,尤其是古诗词的朗读,是重中之重。如何通过古诗词诵读教学,让我们接受古典诗词的魅力熏陶及感染,继承发扬古诗词的美,将现代意识与古典美交汇融合,还须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古诗词 朗读 现状 技巧 兴趣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它内蕴深厚,极具古典美。在实际的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我曾经在我校做过一项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显示,我们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以下现状:

一.学生对诵读的认识不够

学生调查问卷中,我发现,在对诵读含义的理解上,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古诗词朗读要侧重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甚至熟读吟诵,才可以体会到古诗词的美之所在,说明学生对古诗词诵读普遍有最基本的认识。但在课堂古诗词朗读教学中,部分学生默读诗词,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采用诵读。这说明,同学们都心中明白朗读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并不擅长用诵读的方式去读古诗词。这种只在脑海中诵读,而不在行动中诵读的现象使得课堂诵读几乎都是个别爱好者的舞台,大多学生尚未养成声情并茂诵读的良好习惯,因此,学生的诵读意识不够。

二.学生诵读的兴趣不高

调查问卷中发映的第二个现象,学生就读而读,兴致并不很高。学生缺乏诵读兴趣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古典诗词不像散文那般流畅自然,字句读起来有点拗口;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声情并茂的朗读,会让引发其他同学笑话。只有少部分热爱诵读的,他们认为古诗词局势整齐,读起来有层次感与节奏感,这样的学生大概有百分之四十五,还有极少数学生因喜欢写诗而喜欢读诗。从这些现象可以了看出,老师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诵读兴趣调动还不够,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程度还远远不足。兴趣是最好的教育者,如果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树立自觉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朗读的习惯,则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核心,不然,连古诗词中的字词读音都会成为他们学习的绊脚石。所以说,转变思想方有进步。俗语云: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部分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弱,担心自己放声朗读,读得不优美,被其他同学笑话,实际上这还是对诵读缺乏兴趣的表现。其实,读得精彩不精彩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敢于诵读、乐于诵读。

三.老师诵读指导的力度不强

教学教学,当然是师生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三分教七分学,老师在教学上的引导,有时会为学生树立一杆旗帜,可以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向。我从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发现百分之五十的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还是侧重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却忽略了诗歌朗读。这说明老师在古诗词朗读环节上,没有有目的的去训练和培养学生朗读的意识,尤其是大声朗读的练习较少,这样的话,没有老师适当的鼓励,学生就避免不了胆怯的心理,他们就不能完全放松大胆的在课堂上朗诵。其次,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声情并茂的范读,不容忽视,这应该比只练习学生的朗读更有效果。但是调查发现,许多老师可能感觉自己读不出那种感染力,只让学生读读,而不言传身教;或应用网络资源中的音视频朗读,虽然也有指导朗读的作用,但还是不及老师读的影响深刻。

这些现状反映了我们的古诗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克服学生在朗读时的胆怯,让他们大大方方的展示自己的的精彩诵读,将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在自信与兴趣的基础上,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吃透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要达到对古诗词的透彻学习,加强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设计环节。

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朗读朗读,就要清晰响亮地把所读内容读出来。即出声读,或大声读。古诗词教学中,朗读应该是我们最常采用,也最基本的训练方式。“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一扇窗口,通过诵读也可以收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教导我们,学习语文不光用眼和心,要眼耳手心齐上阵方能入迷。在反复朗读,大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慢慢变得胆大,敢于展示了;语感找到了,情感领悟了,才算是真正读懂了。

观中华诗词大会,董卿读诗声情并茂,许多诗友读诗洋洋洒洒,让我们颇为羡慕!古诗文诵读教学以古诗词为桥梁,以读为本,以其声情并茂的丰富与独特,给读者和诗人创造心灵与心灵的约会,让新时代的学习者对古人作品进行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让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流淌出古老而又新鲜的血液。多朗读古诗词,也是提升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途径之一。但是很多学生朗读方式单一,读得平乏少味,达不到预期的朗读效果。探索古诗词朗读的技巧势在必行。古诗词朗读教学要想获得新生命,诵读设计的思路与方法要改进。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积累到以下教学技巧:

1.发挥老师的榜样力量,重视范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范读,有亲和力,更有感染力。有些特级教师,比如于永正老师,他在范读时,经常要求学生观察老师读诗的表情啊,动作啊,学生在老师有情感的朗读指导下把握音准,找出节奏,理会诗意,品味情感,这样的读,不仅仅是易于学生走进作品,还能走近作者,其实也能达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甚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朗读《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要读出苏轼的豪放风格;读《如梦令》就要读出李清照的婉约之态;前者需用激昂高亢的语气来读;后者则以温婉舒缓的语气读。古诗词有强烈的时代印记,作品会因时代不同、人物各异,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浪漫派,现实派,豪放派,婉約派,都以不同方式书写着每个时代每位诗人的生活和人生。诵读时要在辨析语言的基础上,仔细地体会每一首诗的感情基础,才能更好地认识古时代的人和事,才能正确的读出作品的韵味。而这,在古诗词教学之初,就要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明白,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古诗词朗读的精髓。如果确实老师能力有限,很难读到位,也可运用网络资源,利用音视频朗读,筛选出能给学生真正起到榜样力量的优秀朗读者,帮助学生打开古诗词朗读之窗。

2.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为诵读添彩

朗诵和唱歌相似,都同样产生感染力,而这感染力的来源就是声音的处理。读好古诗词也有极强的感染力。要读好每一首古诗词,就必须注意朗读时声音的表达,比如声音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舒缓﹑节奏的起伏變化等,都会影响到古诗词朗读的效果;还要根据不同的诗歌,注意朗读时的停顿、重音及语气轻重等。诗歌形式多样: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词,不同的诗歌形式都有不同的节奏划分标准,如五言诗多以二三式;七言诗以二二三或四三式。语速快慢也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与风格而定。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如读李白的《将进酒》﹑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及范仲淹的《渔家傲》这些作品;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如读杜甫的《春望》,李清照的《声声慢》。重音的把握,要结合句子找规律,以更好地体现诗词韵味。比如形容词动词、程度词修饰语、疑问指示词等一般都要重读。诗词朗读时的语气语调,除作品中明显的祈使疑问句式外,多数根据作品的感情基调来确定。如果声音的表达处理得当,朗读诗古词也会像欣赏乐章一样,让人身临其境。

3.营造特定的意境,帮助感悟

古诗词以意境取胜。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首古诗词都有其相应的特殊意境,如果能在古诗词阅读之前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对作品的初步理解将会是比较准确的。而诗歌意境的营造就要依靠老师的暗示和提示,以感性的氛围带领学生走进作品,对古诗词朗读教学会有良好的效果。如教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先播放杭州西湖的优美风光图——西湖八景,如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美图,欣赏这些美景,仿佛让人置身于美妙的西湖,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致也就高昂起来,朗读时也显得神采奕奕,兴味盎然了。再如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悲秋之作。教学时,老师可以先给出“古道西风瘦马”的一个画面,让学生观察,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看到的和想到:或场景,或画中人的心情,或揣摩画中人所思所想。在此氛围中再闭上眼睛听范读,感受诗歌意境,然后再去自己读,学生就能读出羁旅之人的那种落寞与孤独了。因此,意境的营造,有助于学生在悟中读诗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练个性朗读

朗读与育人一样,既要培植整个花园,又要有奇花异放。个性化朗读,就是栽培朗读中佼佼者。

①范读式 老师可以在古诗词朗读教学中,选拔朗读能力突出的学生,让他们范读或领读,让朗读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循序渐进,让不同学生的朗读水平取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②独诵式 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个人展示,可引导他们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将诗歌的朗读演绎成故事或表演。

③分角色开展朗读。按照诗词内容,风格与句式长短,灵活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角色分配朗读,如高昂的男生读,婉约的女生读,哲理的齐读,或男女分层读,可起到如同交响乐般的精妙效果。

④诵读比赛 比赛能增强学生对朗诵的重视度,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诵激情,挖掘他们的朗读潜能,这会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古诗词的朗读教学锦上添花。

千古诗词重在读。在诵读中才能品味中华诗词语言的魅力,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才能让我们的古诗词文化传承久远。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中学)

猜你喜欢
朗读古诗词技巧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猜诗词
提问的技巧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