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存问题的思考

2020-08-31 01:58卢诗洁
大学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招生宣传

卢诗洁

[摘 要]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招生工作作为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关键环节,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在招生计划、招生宣传、招生工作体系三个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高校应优化招生结构、发展特色化招生宣传、完善信息化系统、丰富复试考核内容等,以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兵买马生体系流程,提高生源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招生计划;招生宣传;招生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9-0179-03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年,高校招收研究生85.8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万人,毕业生60.4万人[1]。如表1所示,近5年间,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与2014年62.1万的研究生招生人数相比,2018年的招生人数增长了38%。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使招生管理部门承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社会对招生流程的规范性、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以来,研究生招生制度、招生办法已日臻完善[2],但仍旧存在招生计划的分配不均,招生宣传特色不足、方式单一,以及招生工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招生工作效率,提高生源质量、减少因制度、流程不完善等问题给招生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仍是当前亟须关注、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剖析,再给出有针对性的完善方案。

一、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计划的分配问题及下达的滞后性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带有较强的计划性,招生政策、规模每年由国家层面进行设计和控制。研究生招生单位根据自身的培养条件、学科优势等因素拟定招生计划并上报,各省(区、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给出调整意见再上报教育部审批,最终由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正式下达年度招生计划。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存在缺乏科学方法指导的问题[3]。招生计划数作为相对稀缺的资源,是学科、导师都在尽力争取的对象。院系在提出招生名额的需求时,容易产生“多抢就是多一份资源”的观念,着重于规模扩张,而未对自身的研究生培养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偏离招生工作中选拔、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而高校在进行招生计划分配时,往往是在以往的分配经验上,根据各单位的诉求进行适当机动调整。这种现象本质上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平。如何充分引入需求信息,合理分配学术资源,最大效率地使用研究生教育资源,需要有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指导,以此优化招生结构质量,减少招生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研究生招生工作周期长,批次较多。一般高校每年9月份会开展下一年度入学的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而许多高校在7月份、8月份就会举办暑期夏令营,提前选拔部分推荐免试学生,力图锁定优质生源。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包含了对硕士研究生和直接攻博研究生的选拔。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来说,除了推荐免试招生,还有每年3月份左右复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硕士招生。对于博士招生来说,除推荐免试招生外,每年的招生工作还需开展约2~3次,时间跨度几乎覆盖一整年。然而,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达到各具体招生单位的时间,一般是在当年度的3月份左右,对比招生工作启动的时间,存在较长的滞后期。这使得招生单位在招生阶段前期的对招生计划的整体规划存在不确定性,处于被动状态[2],也容易让研究生导师及考生产生误解。

(二)招生宣传特色不足、方式单一

我院进行了一次面向推荐免试研究生报考者的问卷调查,有效参与人数为1801人。问卷调研了影响考生选择报考学校的主要因素。其中,34%的学生表示学科排名是自己选择读研院校的首要的考虑因素,而选择学校知名度、导师实力为首要因素的学生分别占比21%和19%。由此可见,学科、学校和导师的综合实力与特色是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除了高校本身的硬实力,要提高社会对学校、学科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倚赖于高校的宣传。一些高校的网站对学科的介绍不够通俗具体,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展现亮点,无法体现自身与类似院校相比的独特之处,还存在导师资料等信息更新不够及时的问题,难以提升自身在招生活动中的吸引力。此外,大部分高校会针对本科招生进行较为广泛的多渠道的宣传活动,但在研究生招生宣传这方面的投入明显较少,以挂网公告为主,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也鲜少提供高校与考生对话交流的机会。刘玉芳[4]、陈少波[5]等也对招生宣传问题进行过研究,认为招生宣传方式没有针对性,缺乏新意,将导致宣传工作收效甚微。

(三)招生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笔者认为现有招生工作体系中主要存在两点明显的缺陷,一是烦琐重复工作太多拖慢了整体工作效率,二是对考生的心理及一般能力考查不足。

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每年的报考人数也在上升。随着招生批次增多,招生流程不断规范化,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越来越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招生工作的配套资源有时并未跟上工作开展的需要。招生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完成固定的对考生进行选拔、考核的流程,还要解答招生过程前、中、后阶段来自各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咨询。解答来人、来邮、来电咨询属于简单重复劳动,但却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招生程序的同时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此外,材料审核、复试组织等工作由各招生单位成立招生工作小组进行具体实施。以推荐免试招生中的材料初审为例,现有的材料评估一般由材料审核小组成员对着考生简历按筛选标准一项项来完成,耗时长,工作重复性高,在申请者众多的情况下,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还面临着不能出现错漏的巨大压力。有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实际上是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完成的,然而目前的招生工作体系在此方面鲜有投入。

研究生招生复试主要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其中笔试侧重于对专业课知识的考核,面试则侧重于考核考生的培养潜力、科研业绩、分析和语言能力等综合素质,两个部分通常都包含英语能力测试。这套复试体系中,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及一般能力的考查有所欠缺。一般能力不受特定领域知识影响,包括思维、记忆、观察、想象能力等,具有稳定性、多样性和预见性[6]。对研究生而言,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就读研究生所要求的一般能力是其完成科研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其重要性不亚于扎实的专业基础、英语能力。陈睿等[6]对研究生导师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读研究生普遍存在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弱、创新能力弱、书面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而因研究生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能力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复试,把对非专业知识的考核嵌于面试流程中,但往往没有建立较为明确的评价体系。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招生选拔时就要进一步对考生的心理状态和一般能力进行把关。招生工作中应增加针对此部分的考核内容和方式,進一步完善复试体系。

二、改善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建议

(一)优化招生结构,加强上下沟通

招生计划的决策要基于高校的学科优势,紧跟国家、地区、行业需求,同时兼顾高校自身发展需求,还要与考生的选择相呼应[7]。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机制,考虑将招生名额发放适度往优质的培养点、重点学科、优质师资上倾斜,也将招生名额作为促进高校、导师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激励。要追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其快速反馈给招生计划各层面的制定者。

适度的高层管制对保障招生工作的公平性是有益的,但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招生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将研究生招生管理权重心下移。如今“简政放权”已成国家改革趋势,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整体上也呈现为高校松绑、扩大其招生自主权的发展趋势[8]。高校应被赋予更高的自由度,使其能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及需求,制定出更有特点、更有针对性的招生计划。而管理部门可以更多以间接的方式参与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决策,对教育评估质量、人才需求等数据进行分析,引导建立合理的研究生招生结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一面更好地反映高校对教育资源、招生工作有关支持的需求,一面也更好地反馈社会需要、传达宏观层面的设计指导理念。

(二)抓住亮点,重视招生宣传

研究生招生宣传不仅要介绍招生流程,还应抓住有关高校、学科的优势,突出自身的招生特点。可以依据往年录取的研究生生源情况,锁定主要目标生源市场,并对生源较少的高校或省份进行分析[4],以此确定不同的招生宣传力度以及调整宣传内容侧重点,有效利用宣传资源。

如今,各类媒体宣传手段层出不穷,移动信息化平台应用广泛。研究生招生宣传也应跟紧时代的步伐,利用多渠道进行宣传。除了在招生网站、微博、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线上宣传,还可以考虑开展宣讲会、咨询会等线下宣传活动,以及利用校友网络进行招生宣传。线下宣传能给考生、家长提供更直接的问询机会,也有利于高校更好地了解考生在选择学校、专业时的关注点。此外,如果能动员部分研究生导师参与到线下宣传活动中,不仅能给考生提供更好的了解导师、了解科研的机会,也能给导师提供发展优秀生源的机会。

招生宣传信息应做到真实、准确且清晰,让考生能便捷地获得所需资讯。在传统的专业目录、招生简章外,可以挖掘一些类似课题组的学术成就、导师的生活轶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多彩的校园生活等内容,用真实的例子呈现出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使得宣传内容更加生动,学校、导师形象更加立体,以提高对研究生生源的吸引力。

(三)完善信息化系统,丰富复试形式。

目前智能化发展已渗入办公领域,若能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引入更具有针对性功能的办公系统,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失误。以材料审核为例,其中一些评分条件是可以按区间设置分值让系统自动评估算分,比如英语水平、学校学科排名、平均成绩、绩点排名等。目前报考人员资料的筛选多为高校从报名系统导出的学生简历,用excel表格逐项查看、打分,有时还要同步核对考生寄送来的证明材料。智能化办公工具的引入,能增加筛选的便捷度及材料的可读性,提高审核效率。同时,智能化系统能分担一部分招生咨询工作。招生工作人员可以将考生、家长常问询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除了发布在平台上方便咨询者分类查找,还可以利用网页智能搜索、公众号智能问答等形式,让系统根据咨询者的关键词进行答疑并智能推荐其他相关内容。

另一方面,我国在MBA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中均进行了一般能力测试,在选拔性考试中设置能力测验也是国外普遍的做法,如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测验(GRE)、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中都设置了对研究生学习必备能力的测验[6]。一般能力测试有利于更全面地考量考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引导考生平日里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应在研究生招生复试中增设此部分的试题。目前已有学者就研究生招生的不同学科门类提出了不同的一般能力测试考查方案[6],可作为参考。而心理测评的引入,要求有关复试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心理知识,对心理测验有科学的认识。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招生标准和考生特点,参考国内外优秀案例,建立合理的心理考评机制,坚持科学性、公平性[9]。对心理测评结果在考生总体评价的比重设置要慎重,既要有效利用,也要多维度考虑。同时也要完善心理测验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监督管理体系。此外,对于最终录取的考生,其心理测验结果可用于制作心理档案,为该生就读期间的培养指导提供参考,另可对其心理状态、学业情况进行追踪,以此建立心理测验的反馈机制。

三、结语

本文从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招生计划分配、招生宣传内容及手段、招生工作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善方案。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生体系流程,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国际竞争力,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2019-03-04)[2019-06-07].

[2] 高明国, 袁建力. 关于改革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思考[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5 (1): 74-76.

[3] 廖素娴,张立迁,王顶明,王弘幸. 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及其优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7):28-33.

[4] 刘玉芳, 刘浩. 多学科视角下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策略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 2014(1): 39-44.

[5] 陈少波. 高校招生宣传的传播学解读[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6, 13(4): 40-42.

[6] 陈睿, 陈瑞武, 关丹丹.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的调查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7): 59-64.

[7] 黄静, 屠中华.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保障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11): 51-55.

[8] 周佑勇. 论高校自主设置研究生招生条件的正当性及其限制[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 (3): 45-56.

[9] 林佩云. 国外经验视域下研究生复试心理测验机制建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7): 122-125.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招生宣传
浅析高职院校的网络招生宣传方式
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高校新媒体招生宣传路径探索
微时代下高校招生宣传方式的探究
浅谈高校招生工作的宣传模式创新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思辨与思变
谈谈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及其创新
农业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探析
浅谈塔城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