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研究动态

2020-08-31 01:58马仁锋姜露露周小靖
大学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城乡规划课程体系

马仁锋 姜露露 周小靖

[摘 要]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治理等方面的发展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以研究地球表层人地关系及其区域演化机理与调控机制为核心的地理学本科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地理学界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过程规律探索,重点围绕专业学科渊源及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毕业就业去向及职业前景等方面梳理了不同类型院校的个案,总结发现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展望专业建设趋势,以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及其管理。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9-0001-08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教育部2012年根据专业发展现状以及社会需要,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分设而立,该专业以地理学为基础,以地域“人地关系”规律探究和调控为主要研究对象。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带给自然环境严重的影响,为科学培养理解、认知和调控地球表层机理的相关专业人才,教育部于2013年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分设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对新专业的培养模式、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提出了全新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命运多与其培养学生的质量相关,而培养质量又取决于培养方案及其实施过程的优劣。培养方案是大学为实现为学生设计的必须掌握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过程与规范,最大特点是稳定性、可操作性,通常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等。地理学界围绕本科办学积极探索该专业建设规律,聚焦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分立而设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关注较少。为此,忽略专业名称区别,以研究内容区分整理中国知网相关研究期刊论文185篇(见表1),发现地理学界重点关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及专业发展优化。显然,地理学界非常重视人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育,以解决专业与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矛盾。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方向优化研究

专业定位、特色与方向始终受到本科专业建设广泛关注,学界聚焦在专业比较、专业特色、专业发展方向等,尤以专业发展特色及定位为研究热点。

1.专业比较研究主要以地矿类高校该专业为对比对象,诊断该类院校此专业存在的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继而提出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改革等方面解决路径[1]。学界以地质学背景且具有行业特征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河北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桂林理工大学开设的该专业为对象,分析课程设置、结构,认为寻求更准确定位是专业发展前提,实践教学等环节完善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均以专业定位为条件[2]。

2.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专业方向建设等的关系厘清,是提升自身特色发展的基础。学界认为该专业發展问题主要是:(1)“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内容与其他专业区别度低,办学理念融入办学过程低;(2)人才培养过程中力求“通才型”,涉及知识过宽过范,形成“通”而不“专”窘境;(3)实践技能培养过程中实践课时有限,形式单调;(4)就业与考研方面社会认同感动低,毕业生就业难[3]。针对现实问题,学界认为发现拥有高技能的毕业生是市场对该专业的要求,但是课程体系繁杂、缺乏结构导向,根据特色完善课程体系与实施导师制刻不容缓[3]。部分学者认为承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必须矫正理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和工科城乡规划专业一样的误解,专业定位应有区域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两个方向,更应围绕理论和应用构建发展定位[4],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可以细分为区域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与调控、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三个 方面,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方向可分为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城乡规划的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土管理三个方向[4]。

3.任何一个专业在发展初始阶段都会遭遇市场需求、学生发展、专业特色等建设难题。专业发展层面,大多数学者从专业发展问题与个体多年办学经验,为专业发展方向建言[5];也有学者从就业形势与趋势出发认为未来“数字城市建设”是社会热门职业,是该专业的对口行业,适应时代需要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双学制、主辅修制、委培或联培制)等方面提出策略[6]。如黄贤金通过问卷调查获取98所高校该专业的发展状况,比较分析所获信息得出专业发展问题,彭位华对比全国开设该专业高校的院校设置数量、区位、层次等数据[6-7],发现该专业设置在区位分布、不同层次高校分布之间的差异性与不公平性,但是缺乏差异性与不公平性产生的原因分析。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研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统筹考虑国家政策、学科背景、高校类型与层次、地域特色与市场需求等因素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影响,继而实践地理学服务国民经济社会的育才模式。

不同学科背景对该专业培养模式具有不同影响[7-8],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业已形成地理、农林、地质矿业、建筑规划、经济管理五类[9],培养目标差别较大,核心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也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学科背景的院校专业发展基础、师资专业方向有很大的区别。如武汉大学该专业设置以测绘学、环境科学为基础发展方向,以培养地理学+测绘技术人才为主,专业核心课与测绘学应用相关,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相对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一批院校依据新学科开设该专业,因此基于建筑规划学、管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如何提升培养质量成为研究新焦点。如陈丽红等以学科背景为切入点从“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策略”三方面探索该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期明晰专业内涵、理顺学科关系及明确培养模式和方向[10]。学界亦关注到学科背景下该专业培养模式的差异性,如陈世斌研究浙江财经学院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范辉研究师范类院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曹连海研究水利院校该专业培养模式创新,他们发现院校不同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培养模式受教育部专业设置规范导向影响,在培养目标、规格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差别并不明显,没有形成特色;不同行业背景院校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创新培养模式,设立专业定位明确、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培养优势[11-12]。

高校层次差异也会造成培养模式区别。中国有近70%的地方财政办学高校为提升综合实力,适应地方发展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地方高校是隶属于各省或特大城市,以服务地方发展为目标而培养各层次人才。以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构建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3]。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其应用性,服务社会发展,应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和核心专业课设置上构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平台+两个模块”课程体系[14],使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以更好地提升学生服务地方的专业技能与素质。

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多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界对就业视角、市场需求、应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展开培养模式反思,研究深入地方高校该应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地方需要为根据设立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研究型四类人才,而培养目标不同造成培养模式有一定差异。现今大学生毕业后以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和企业就业为主,其中企业就业占多数。学界发现由于培养模式定位不准、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宽泛、就业形势严峻,其中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确是主因。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导致课程设置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之间产生部分课程重合,如此之多课程压缩了基于地理学主导的宏观分析、地方规划实践类课程,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动手能力,降低了市场就业竞争力。针对“厚基础、宽口径”专业特点,学界结合地方需要提出培养模式优化方向,如谢启姣以就业为导向认为技术型、研究型、管理型人才是培养目标主要类型,继而提出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应具有不同的培养重点、实践教学模式等;孔文杰就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展开实证与理论相结合调查,发现培养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原理、轻技术、轻操作,重传授、轻训练、轻探究”等问题,该专业应“增加硬件、完善设施”等[14-15],未来应强化“二元化”培养目标和“422”式人才培养模式[16],提升应用型人才导向。

将国家政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联系起来,考虑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文献较少[7]。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人口老龄化、资源短缺与时空分布不均等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对该专业人才需求日益递增,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之一。近年,伴随国土主体功能区划、空间规划、国家公园规划的社会实践需求增加,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城乡规划需求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切入方向。学界虽然从新视角研究专业培养模式,但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建议的差异不大。学者以所在高校该专业为例,以专业发展和培养模式问题为导向,认为专业理论教学及其实践应用应突破企业“技术型”—政府“管理型”—深造“理论型”间壁垒,重点转向市场企业需求,继而围绕专业能力出发优化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必须重视“理科生通用能力和专业特殊能力”,尤其是资源环境分析与综合评价能力以及相关结论的规划应用能力[17],可以尝试“多学科交叉“T”型人才培养模式、“五项工程”培养模式。“T”型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优化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18];五项工程培养模式是“思想品德提升、应用文写作与口才训练、身心素质培养与专业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坐下来能写与绘、站起来能分析与演讲、走出去能野外调查与实践指导”的能力,以快速适应社会综合要求[19]。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课程的时序、学分结构、内容关联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培养质量。该领域备受学者重视,主要从毕业生就业、高校类型或层次、学科背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区位分布、课程体系功能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望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优化或改革。

毕业就业是多数学生的要求,因此如何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陈兴鹏以兰州大学地理学为学科背景,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进行分析,发现就业行业不对口的学生占一半以上[20]。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多存在缺乏系统性、专业特色等问题,建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学分分配等方面提出分流培养的模式。向阳从该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出发,提出地理背景该专业可以倾向国土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旅游规划为方向,农林类背景该专业可以农村规划与农业产业规划为方向,建筑规划背景该专业可以居住区规划和景观规划为方向,这既考虑到学校优势又提升了毕业生市场竞争力[21]。

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校该专业培养方案具有较大差异。地方高等师范学院该专业课程体系与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相差无几,地方师范非师范类专业相较于部属师范类院校非师范类专业更具实用性,师范类院校该专业以地理学为学科平台,地方高师应该从“科学性、地方性和市场性”三方面进行专业定位、制订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22];建筑规划、地矿学科为学科背景工科院校该专业课程设置,以建筑规划学、矿业勘探与地质学等为特色,较师范类院校的师资、设备等方面更具专业性[23];农林院校该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中国8所农林高校该专业课程体系的相似点与差异点,发现农林院校该专业大致已形成了以农业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城乡管理与村规划为主要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注重利用农林资源、发挥土地与环境学科优势[24]。(1)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出“目标导向、以人为本、综合性、可操作性”原则和“三个有机结合和三个不间断”思路,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素质—知识—能力结构”[25],突出地方高师非师范类专业的特色与应用;主张从社会需求出发逆向设计,强调现代技术与教学手段,重视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提出动态教学过程及其课程设置价值。地理学科背景该专业办学模式主要有与测绘学合办的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与地理学合办的南京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宁波大学等;与资源环境/生态学合办的浙江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这些办学基础既发挥了高校优势又突出该专业培养方向特色[18]。该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均以“地理学、国土规划学及其3S技术”为基础,辅以城乡规划法规与行政管理。(2)工科院校该专业发展过程具有专业定位准确、特色课程丰富、重视实践、应用软件教学等亮点;具体改革措施层面可依托本校工学类专业辅以地方产业需求,将专业办成“兼具学科特色与地方优势产业用人需求特色”。

培养方向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特别是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及专业实践课。如农林主导的福建农林大学该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设置,开设课程大多与林学和生态环境科学相关,规划类课程少,趋向于林学与村镇规划、与农业农村研究,并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提升、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详细建议与借鉴[18]。

不同学科背景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地理学科背景该专业课程设置[21-22]应考虑新技术支撑背景和“城镇化发展转型、城乡关系转型、城乡规划转型”新时代要求。如河南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地理学支撑的城乡规划,该专业兼具“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该专业发展趋向“理科化和工科化”[26],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课程业已进入该专业核心课程,反映出社会对理科基础能力和工科基础能力的要求正日益提高。该专业“宽口径,厚基础;专业人才不足,师资短缺;就业去向不明,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和新时代“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时空间分析、数量建模”[27]等新技术,应是优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方向,可以提升学生技能与社会技术需求。

课程体系优化研究重点关注专业课程体系的功能性,认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应强调“专业与综合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模块与功能完整”[28];也可以学生认知调查为切入点围绕学生“喜爱度、对专业贡献度、重要度”从学生视角提出“增加操作性、实用性强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将公共课与专业紧密结合”等改革方向[29];亦有学校围绕“新文化地理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从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将课程体系付诸教学实践”[30];有的学校从院校学科特色出发,围绕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应重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31]。

概覽可知全国设置该专业高校,涉及综合类、师范类、行业类和准综合类四类,不同类型高校该专业所依托的学科基础不同,课程体系安排也不同。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该专业多以地理学为基础设置课程;行业类院校根据行业优势进行课程设置;准综合类院校比较复杂且拥有地理学、农林学、工商管理等学科背景设置课程,该专业根据教育部相关规范,在核心课程设置上均以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为主,倾向于规划方向主干课程,如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详细规划等,以及部分院校尝试将地质矿产、测量学、农林学等应用技术课程嵌入。如何再凸显特色课程形成优势,成为未来研究难点。

四、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是由一组相关联课程群组成,核心课程或特色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是优势/特色/品牌/双一流(双万)专业建设核心。分析文献发现多数学者选择该专业的基础课与核心课及实践教学体系为研究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

2012年及之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受到广泛关注,认为该课程是学生从一般性的规划原理转向具体认识区域的主要节点,是区域规划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32];当前该课程教学过程存在“内容固化、课时不足、教学手段模式单一[27]等问题,应从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模式与手段等改革,教学内容应“删重加新”,把握重难点与前沿知识;教学手段与模式强调讨论与研究性教学;强调增加实践教学以相关课题研究带动学习[33-34],教学方法也强调结合现实案例进行“分析+规划+案例”教学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与应用[35]。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改研究关注案例教学与研究型教学,案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研究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提升学生研究能力,案例选择的原则与要求源于创新教学,可从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的结合提出课程改革建议。测量学教学体系改革认为扎实的测量学理论基础、基本技能和测绘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是核心培养目标,应深化“知识—技能—应用”系统并且设计测量学教学模式,贯通理论与“经典测量学、测绘新技术和测量学应用”[36]。地质地貌学等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改主要围绕开放性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37]讨论。“开放性”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学时间、地点的不局限性,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互动性,教学目标的宽泛性,教学评估的公平性与多元性等,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此外,旅游规划与管理、城市设计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教改也备受关注,侧面反映出这些课程教学的过程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课程培养目标与规格、应用和社会需求视为外在动因,厘清外在动因如何作用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关系到课程教学改革理论探索与实践成效。

2013年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分设而立,学界重点关注规划类、地理信息技术类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探索,如研究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地理学、城市详细规划、城市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课程教改发现:(1)将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内容归纳,实施梯度教学目标和现代课程教学范式,施行价值观、知识与方法[38]三个层面改革,将道德品质嵌入理论知识与方法技能中熏陶。(2)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教学应从课程特点出发实行“分期分类”的延续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强调多媒体应用与分组实践分享结合。(3)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要注意“古典理论与现代理论、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欧美理论与国内实际现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原则[39],重点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那玉林主张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分析其三级分支课程相互关系,进一步明确该类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实现课程群高效化教学[39-40]。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着重改进“重理论、轻实践,案例选择缺乏系统”等问题[41],推进课程理论对规划、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制图课程的应用指引与动手操作能力导向。(4)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群应重视专业制图基础课程教学,优化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42],从区域与城乡规划编制地图、专项规划与节点/场所/街区设计等环节改进,实施“学生课堂和教师导航教学原则”及“以区域与城乡规划编制、设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安排”[43]。

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与职业前景研究

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入职初期反馈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考察专业发展水平和评判专业办学成效的核心指标之一,日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专业办学者的重视,主要集中在学生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竞争力、就业去向、职场前景及发展空间等方面,研究实证粗略与宽泛。本科生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引学生找准方向、明确目标的引航灯,对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吴亚琪分析了浙江农林大学该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现存在自我定位认知不清、规划意识不强、引导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明确目标、提升自我认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强化建议[43-44]。卢炎秋认为提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主要路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与能力,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基于实习基地和师资领航等才能渐入佳境[44]。彭璟发现湖北民族学院该专业2010~2014年就业方向主要是事业单位类(城乡规划设计院、资源勘察机构、城市管理、教育管理等)和企业单位类(建设项目管理类、房地产开发咨询类、国土咨询规划、地理信息技术等),以及升学攻读地理学类、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硕士研究生[45],该专业学生就业分布主要在生源地就业与湖北省内,未来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利用毕业生就业反馈实现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张晓燕分析了黑龙江科技大学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考研情况,发现2007~2015年该专业历届毕业生考研率不稳定,考研方向以地理类为主;到企业就业比重逐渐上升,以国土规划咨询行业为主[46]。宋述芹分析了赤峰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前景,指出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是本地就业或者去高层次院校升学,未來应重视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定位、实践教学[47-48]。这些调查发现和建议可以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改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帮助在校生明晰自我定位与职场准备,具有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六、结论与讨论

中国高等教育地理学从业者高度重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和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战略。地理学本科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建设研究业已形成大量有价值的个案经验总结,但是总体仍显得薄弱。为此,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已有研究文献中期刊类成果,总结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发现:(1)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特色与方向受到广泛关注,应从专业方向凝练、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持续厘清与提升,专业定位应聚焦区域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地理信息技术、国土空间规划的行政管理三个方向,继而凝练专业模块方向——区域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与调控、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乡建设与区域发展规划等;(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统筹考虑政策、学科、高校类型与层次、地域特色与市场需求等因素,理论教学及其实践应用应突破企业“技术型”—政府“管理型”—深造“理论型”壁垒,继而重视“理科生通用能力和专业特殊能力”,尤其是资源环境分析与综合评价能力以及相关结论的规划应用能力,探索学生“坐下来能写与绘、站起来能分析与演讲、走出去能野外调查与实践指导”的培养模式。(3)课程体系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地理学科背景该专业课程设置亟待考虑新技术支撑下的城镇化转型与国土空间治理转型,持续提升地理学的地方综合与地理信息科学及其技术与数量建模模块完整。(4)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或特色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载体,2013年后学界重点关注规划类、地理信息技术类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探索,认为教学目标和现代课程教学范式需要注重价值观、知识与方法,需要重点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并应推进课程群和慕课、金课建设。(5)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入职初期反馈是教育行政部门评判专业办学成效的核心指标之一,学界主要探索学生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竞争力、就业去向、职场前景等领域,发现该专业就业去向为公益类的国土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勘察、城市或教育管理机构;公司性质的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咨询、国土或旅游规划咨询、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升学攻读地理学类、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未来应重视实习实践环节,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以提升培养质量与创新能力。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研究已成多元态势,尚未就某一角度展开深入探索,缺乏多所高校的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未来应结合国家教育政策重点研究:(1)专业教育资源空间布局规律与专业发展空间特征。厘清与分析专业教育资源布局现状与发展历史,探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形成机制、评价基准,尤其是拟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方向的基线如何形成。(2)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与评估机制。结合学生发展要求、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发展,研究制订一套适用该专业教学效果的评估机制,改革优化教学过程。(3)结合全国院校样本和理论分析,选定案例系统研究专业发展方向与各因素演变间关系,探索专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环节,解析环境要素对不同层次与类型院校的影响,探究地方化专业特色发展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陈丽红.地矿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比较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13(2):80.

[2] 陆艳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定位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0 ):191-192.

[3] 赵欣荣.专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方向及定位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4(5):75-78.

[4] 王来斌.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1(15):135-137.

[5] 郑拴宁.数字城市建设:21世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就业与发展的最佳方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0.

[6] 彭位华.专业调整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4.

[7] 徐丽萍.不同学科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82.

[8] 刘艳艳.新学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亚太教育,2015(6):251-252.

[9] 郑艳霞.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菏泽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5 (5) :32.

[10] 陈丽红,张璞,黄志英.地矿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比较与对策[J]. 中国地质教育, 2013(2):86-90.

[11] 范辉.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高等农业教育, 2011(7):17-20.

[12] 王璐.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德州学院学报,2015(2):9-11.

[13] 谢双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178.

[14] 孔文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6(2):13.

[15] 宋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1-82.

[16] 何义发,刘华中.多学科交叉“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1):100.

[17] 胡俊辉,刘丹凤,李珊珊.基于五项工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4):208.

[18] 向阳.就业视角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课程体系优化[J].才智, 2015(35):162.

[19] 李瑞.地方高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 2016(8):110-111.

[20] 高崇辉.工科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1(9):34-35.

[21] 何东进.农林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81-85.

[22] 杨立国.地方高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147.

[23] 李光录.农林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4):63.

[24] 刘静玉.地理学视角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 (5):211.

[25] 牟凤云.基于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的理工科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09(4):155.

[26] 余建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功用性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3):80-81.

[27] 魏兴琥.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76.

[28] 陈孝杨.人文地理学的课程知识体系与教学定位: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0(1):115.

[29] 刘宏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特色课程体系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5(2):28.

[30] 仇方道.《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4):2507-2509.

[31] 陈飞燕.基于交叉学科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教学思考 [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9):63-64.

[32] 楚纯洁.测量学教学体系改革的深层构想[J].测绘科学,2009(4):235.

[33] 肖宝玉.地质地貌学开放性教学改革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3(7):130-131.

[34] 马仁锋.融入研究与编制过程的区域规划教学模式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 (5):100-104;

[35] 马仁锋.职业规划师导向与综合性大学规划类专业核心课教学改革研究论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9-13.

[36] 吕君.《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65-67.

[37] 刘建军.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2):49-52.

[38] 李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5(9):34.

[39] 那玉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研究构想[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4(3):73-75.

[40] 张守忠. 新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6):80-81.

[41] 李春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制图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 2016(1):103-106.

[42] 庞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 2015(7):210.

[43] 吴亚琪.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6):41.

[44] 卢炎秋.关于增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38):273-274.

[45] 彭璟.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J].商, 2015(2):39.

[46] 张晓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分析:以黑龙江科技大學为例[J]. 经济师, 2015 (12):255-256.

[47] 宋述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前景分析:以赤峰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8(3):45-56.

[48] 麻春晓.基于问卷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9(3):32-39.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城乡规划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