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高发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压力增大,致使临床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明显上升,由于该病治疗周期较长,且治疗难度较大,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 临床目前针对该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由于受到病情影响,加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以致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从而增加了临床护理治疗难度[2]。 因此如何提高精神分裂症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相关专家学者重点探讨的问题。 为此,该文作者详细分析了2017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以及添加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干预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将其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希望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治疗数据,以便更好地提高精神分裂症疾病的治疗效果,具体详情见下文所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0 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 例患者,对照组3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18 例男性和12 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23 岁,最大年龄50 岁,中位年龄为(36.5±2.5)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在23~49 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6.0±2.6)岁,组间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检查核实参与该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参与的患者以及家属均对该次研究内容进行了解; 同时所有患者的智力和语言功能均处于正常;所有患者均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所有研究治疗。 排除标准:存在智力及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患有癫痫疾病患者;已出现严重自杀倾向患者;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患者;肝肾脏器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配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社会认知交互训练:(1)要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临床治疗护理能力和对疾病的重视度。 使医护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社会认知交互训练操作技能,从而确保对患者的干预质量。 并根据精神分裂症疾病特征以及患者自身病情制定出针对性的训练干预计划,训练内容主要以情绪识别、情境归因和应用巩固共三个阶段。 (2)情绪识别:通过引导交流的方式使患者将心中的问题和顾虑讲述出来,通过患者阐述的内容给予针对性的语言沟通与分析,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同时要加强亲人的关怀与理解;采取病友交流方式,共同分享日常生活所发生的问题,改善患者的消极状态。 鼓励引导患者将自身认知与社会经验结合,正确掌握识别社会情境中常见的8 种情绪,观察不同情绪表现。 (3)情境归因: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耐心讲解疾病发生因素、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用药方法,提升患者和家属的认知度以及配合度;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与支持理解,改善患者的过度焦虑恐慌情绪。 根据对患者的基础了解及其心理需求,设定针对性的改进目标,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提升患者的幸福感。 并详细讲解草率定论的概念,提高患者对社会认知概念的理解。 并通过播放草率定论的视频以及情景模拟训练,便利患者在社会情境下能够正确归因,减少错误认知发生。并通过总结分析及时了解掌握患者学习结果,确保患者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地判断问题[3]。 (4)应用巩固:指导患者将生活中存在疑问的人际关系以及事件进行阐述,通过正确识别引导改善患者错误认知。 详细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认知度、依从性,进一步调整对患者的干预方案,鼓励患者积极学习社会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4]。
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思维、情感、人际关系、生活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值均为90分,得分越高则指标改善越好。 认知功能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评,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智力障碍程度、记忆能力及语言理解能力,总分值为100 分,分数越高则表明认知功能改善越好;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能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每项总分值100 分,总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干预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评分,满分为10 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好。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SCL-90 评分、认知功能、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使用(±s)描述以及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CL-90、 认知功能及对干预满意度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通过对比发现,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更佳,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比较详情[(±s),分]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比较详情[(±s),分]
?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社会功能、 心理状态、生活能力、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评分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已得到明显改善,其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均已具备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比较详情[(±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比较详情[(±s),分]
?
精神分裂症已成为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高发疾病,由于该病治疗周期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因此会严重损伤患者的精神及认知功能, 导致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并且会增加家庭以及社会负担[5]。 当前临床针对精神分裂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 而由于大多数患者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度不足,导致患者存在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以及过度恐慌,同时受到病情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均较差,而且多数患者因疾病影响,导致社会能力降低,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6]。 由此可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干预治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是确保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关键。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篇文章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运用了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干预措施,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 社会认知交互训练主要是通过建立干预小组, 通过加强对小组医护人员的临床综合培训,从而提升医护人员综合能力,使医护人员能够拥有专业技能给予患者住院期间全方位的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干预服务[7];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情绪识别,提高患者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度及正确识别社会常见的情绪表现,纠正患者对社会关系中错误的情绪认知[8];在情境归因中采取视频教学和情景模拟训练,使患者能够详细了解掌握社会认知概念以及不同情绪区分,避免草率定论,减少了患者生活中不必要的错误猜疑产生[9];通过对患者采取心理减压干预措施,患者能够及时将心中存在的顾虑进行阐述,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最终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在应用巩固阶段,通过生活行为干预以及鼓励患者将其学到的应用到生活社会当中,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社会能力,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正确理解认知的价值感,因此减轻了患者的自卑感,使患者能够充满信心积极面对生活[10]。该文最终研究结果也已显示,通过采用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认知功能、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其数据结果已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对照组数据结果,组间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后差异已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干预措施对提高精神分裂症病情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性意义。 但由于此次研究数据依然有限,还望临床专家与学者能够进一步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措施,通过多方研究探寻一种最佳护理方案,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减轻疾病对患儿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