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亮
(淄博市北大医疗集团鲁中医院,山东淄博 255400)
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与此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虽然现在医学技术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在针对脑血管类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依然会受到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以往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只能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但是却无法达到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针对上述情况,该院专家以2019 年1—12 月接诊的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 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尝试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脑反射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文章主要分析了这种治疗方式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影响。
对照组64 例患者,男性31 例,女性33 例,患者年龄35~72 岁,平均年龄为(52.3±5.7)岁;观察组64例患者,男性34 例,女性30 例,患者年龄36~73 岁,平均年龄值为(52.5±5.9)岁。
两组患者入院后必须要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甘露醇(国药准字H45020272)药物,药物的浓度为20%,单次的用药量为250 mL,患者每天需要接受2 次治疗,每隔12 h 进行1 次治疗。 与此同时,患者需要配合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065051),每天用药1 次,每次的用药量为50 mg。 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接受胞二磷胆碱(国药准字H22026208)以及复方丹参(国药准字HZ44023372)的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用药量为0.5 mL,复方丹参的用药量为8 mL,每天进行1 次用药[1]。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从入院后24 h 开始,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的情况下,患者需要同时接受脑反射治疗仪(磁场刺激仪,YRDCCY-Ⅱ型,批准文号:鄂械注准20142211249)的治疗。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先在患者上肢的伸肌肱桡肌位置放置电极,在患者下肢的前肌位置放置电极。 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仪器的操作说明书,在对患者上肢进行电压治疗的过程中,初期阶段可将电压调小,随着患者承受力的逐渐加强加大电压,在此过程中,直到患者出现持续性掌背屈的情况,患者的手指不会在不自主的情况下活动,停止增加电压,患者继续接受治疗[2]。 通常情况下,刺激剂量控制在180 左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调整。 在对患者下肢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初期同样采用小电压的治疗方式,逐步增加电压, 直到患者出现足趾背屈的情况停止增加电压,通常情况下, 电压治疗的刺激剂量控制在200 左右。患者每天需要接受1 次治疗, 每次治疗的时间为30 min,患者需连续接受10 d 的治疗。 10 d 后,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确定是否接受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若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良好则不需要继续接受治疗,若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依然无法达到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标准则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首先,分析该次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上肢和下肢的运动能力。
其次,分析该次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后期的疾病康复情况[3]。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针对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脑反射治疗仪的最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式的主要作用则在于维持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平衡,间接达到提升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目的。 从该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在运动功能评分方面整体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价值。而在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但是,观察组患者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的提升幅度要远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 具体统计数据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分析该次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情况[(±s),分]
表1 分析该次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情况[(±s),分]
?
无论是单纯采用神经内科治疗的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还是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脑反射治疗仪的治疗方式,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促进患者康复。 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31%,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康复情况[n(%)]
患者一旦出现脑梗死问题,往往会伴随出现脑细胞缺氧、脑细胞缺血等一系列类似的问题,在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患者的高级中枢神经功能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低级神经运动中枢的控制能力也会相应下降,人在生活中,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 部分原始反射会受到抑制,但是,在患者神经功能不足的情况下,这些被抑制的原始反射会重新发挥作用, 在长期得不到控制的情况下,人体的姿势反射也会出现异常状态,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畸形、肢体痉挛等方面的残疾问题。 针对上述提到的这些存在异常状况的运动模式,如果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抑制,人体正常的运动模式就会受到取代, 异常运动模式会占据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人肢体功能的恢复也会受到影响[4]。 因此在患者患病早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模式并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一阶段对患者的各项肢体功能进行重建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逐步抑制患者异常的运动模式,使患者正常的运动模式能够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这也是多数脑中风患者都拥有半年恢复期的原因, 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如果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多数运动功能都能得到相应的恢复,而在未采取合理有效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患者发病初期的运动模式就会逐渐定型,后期要想恢复难度较大。
脑反射治疗仪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位于患者不同肢体部位上的神经元进行刺激,打通患者的各个运动通路,在此基础上,运动冲动输出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正确, 通过患者自身形成的反射活动印象,提升患者随意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模式正确性[5]。 在实际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脑反射治疗仪通过刺激患者的肌肉,不断将促通信息反馈至患者的大脑,在此基础上,重塑大脑运动模式,保证功能重建活动开展的正确性,使患者已经受到抑制的肢体运动功能重新恢复正常。
脑反射治疗仪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固定组合的电极,能够对患者某一部位的肌肉进行单一刺激,也可以对患者的肌肉群进行整体刺激,在此基础上,使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得以模拟,使异常运动模式的建立受到抑制。 脑反射治疗仪有多种功能模式,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交替使用不同的治疗模式,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与新的治疗技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整体的角度实现治疗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对存在运动功能障碍问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脑反射治疗仪具有诸多优势,其不仅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操作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的限制,与此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短时间内即可见效,能够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肢体偏瘫问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在早期治疗中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康复率,促进患者自身生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