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

2020-08-26 01:01黄婷敏陈雪袁凤来王雪松
河北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感染率股骨病原菌

黄婷敏 陈雪 袁凤来 王雪松

股骨骨折临床上常以内固定作为骨科的治疗手段,而侵入性内固定经常会引发感染,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愈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老年人存在骨质流失,免疫功能退化的问题,需长期在医院卧床休养,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感染[1]。而医院患者集中,极大增加了老年骨折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进而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康复情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6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为肺部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67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0.31±6.56)岁;急诊手术14例,择期手术102例;手术时间50~10 min,平均(81.20±10.30)min;住院时间12~19 d,平均(16.42±2.05)d;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50例;有侵入性操作76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74例;曾入住ICU 17例。

1.2 标准

1.2.1 诊断标准:参照《骨与关节损伤》[2],有明确外伤史,患处出现疼痛、功能丧失、异常活动、肿胀等,且经X线检查诊断。

1.2.2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MRI、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股骨骨折;③患者病例齐全并准确;④主观意识清楚。

1.2.3 排除标准:①病例不齐全且隐瞒病情者;②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③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患者;④伴精神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者;⑤不遵守医嘱患者;⑥严重多发伤、创伤性休克患者。

1.3 方法 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部位(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切口)及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情况:采集股骨患者上、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唾液与尿液标本送检。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鉴定病原菌以及检测耐药性,所有流程按标准执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患者病原菌构成。统计11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70岁、<70岁)、基础疾病(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中之一)、手术类型(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手术时间(≥60 min、<60 min)、住院时间(≥15 d、<15 d)、入住ICU情况、侵入性操作情况、预防抗菌药物情况等。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18例与未感染组98例。比较2组上述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感染判定标准: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出现咳嗽、黏稠痰、肺部湿啰音等症状,且满足发热、白细胞总数、X线可见肺部炎性浸润性病变3项中任1项即可诊断。

2 结果

2.1 感染部位 116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共18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感染事件在术后3~12 d,感染率15.51%(18/116)。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为44.44%(8/18)。见表1。

表1 18例患者感染部位 n=18

2.2 病原菌构成及分布 18例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3株,其中以革兰阳性菌较多,共18株(54.55%),革兰阴性菌13株(39.39%),真菌2株(6.06%)。见表2。

表2 感染分离病原菌构成比 n=33

2.3 术后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性别、手术时间、术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年龄≥70岁、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15 d、有侵入性操作、曾入住ICU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年龄<70岁、无基础疾病、无侵入性操作、未曾入住ICU的患者占比(P<0.05)。见表3。

表3 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单因素比较 例(%)

2.4 术后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因变量赋值:感染=1,未感染=0。结果显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5 d、入住ICU是老年股骨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术后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骨科术后感染是目前临床上骨科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会严重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术后的愈合进程和手术效果,更严重者会导致手术失败。尤其是老年骨折患者,感染率会更高,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年纪大,免疫机能退化,如果术后的日常照顾不当,且医院人多病杂,许多病菌汇聚于此,故极其容易引发感染。本研究中,术后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率最常见,占44.44%,考虑与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卧床、制动,抑制了患者咳嗽,增加了病原菌定植于呼吸系统的风险有关[4]。另外,手术切口也极易出现感染,与手术创伤较大、需联合其它器械操作等原因有关[5]。在部分报道中骨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6],但本研究中,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与以往研究[7]存在一定差异,考虑与感染的区域性以及人群特点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将单因素分析与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5 d、入住ICU是老年股骨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3个危险因素。(1)侵入性操作:目前临床上骨折的治疗方案多以内固定术为主,而植入内固定物时一种侵入性操作手术,极其容易损伤患者组织,降低抵抗力,极大的增加了感染的风险[8]。另外手术时会使用呼吸机、尿管等,均具有一定的侵入性,会损坏到呼吸道泌尿道和血液系统,破坏机体的防御体系,导致病菌入袭,加大感染几率。(2)住院时间≥15 d:住院时间越长,越易出现肌力下降,且功能恢复慢,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与激素药物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更易出现细菌耐药与交叉感染[9]。(3)入住ICU:ICU是医院发生感染的高危区域,原因在于该区域病重患者多、病原菌聚集。加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故进入ICU后的感染风险会相对增加。有研究认为,老年患者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逐步退化,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10]。但在本研究中,该因素并未入选,考虑与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不同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杀死体内的有益菌群,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衡,影响机体防御能力而发生感染,故有专家认为[11,12],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感染风险。本研究中该因素也未能入选,考虑与抗菌药物的单用与联合应用未能进一步细化有关。

及早预防感染可以降低治疗费用,还可以节省医疗资料,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患者手术的失败率,需引起临床重视。针对本文结果,可从以下方面预防肺部感染:术后患者应采取半卧位,这样可以增大肺活量,而平卧位会导致潮气量减少,呼吸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当患者处于半卧位时可增大下部胸廓和膈肌的活动度,膈肌下移后可以使肺部更好的扩张,增大气体的交换面积,更有利于患者通气;且半卧位增加了患者肺部的通气性与肺活量,使患者更好的呼吸,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另外一项减少肺部感染的措施是加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只要是因为痰液会让呼吸道阻塞,患者因为痰液或呼吸不畅,引起换气通气功能障碍,且呼吸道细菌不断累积,极大的增加了肺部感染。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的翻身拍背干预,每2小时进行1次翻身、1次捶背;教患者如何正确的咳嗽,能增强肺部通气,有效预防肺部感染。为降低老年骨折术后的感染率,医护人员应该术前对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做整理统计,对于高龄、急诊、有过既往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做重点标记,并安排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多巡视病房,做好通风消毒等工作,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空间,还可以告知患者呼吸道的保健法;按照标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及日常医护操作;提醒老年患者所需的营养需求,增强免疫力抵抗病菌的入侵,同时还可以达到较好的恢复状态,减少住院的时间,督促患者进行早期锻炼,加速恢复进程早期锻炼可以增加呼吸活动,为满足锻炼时的需氧量,可以促进呼吸活动的增强,早期运动还可以加速全身血循环,有效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还应该降低应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如果发现异物,立即处理,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综上所述,术后感染是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下呼吸道与切口,危险因素主要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5 d、入住ICU,临床上,应积极避免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

猜你喜欢
感染率股骨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