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2020-08-25 01:50刘广勇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作文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作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策略: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提出背默中考满分作文的硬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考场作文要求和目标;针对不同的作文毛病,提出有效的作文指导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 因材施教 教学目標 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126-02

在作文教学中,因不同水平的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为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因材施教的作文教学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提出背默中考满分作文的硬任务

这种方法简称为“背默法”。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条件上与城市初中生相比差很多,农村学生明显输在起跑线上。城市学生从小阅读面广,知识积累深厚,而大部分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语言积累薄弱。为了解决语言积累薄弱的共性问题,笔者在班级里开展了“背默满分作文”专项竞赛活动,要求每名学生每个学期背诵、默写8篇满分作文。笔者从全国历年中考满分作文中精选出可借鉴性强的作文,每个学期开学就将其印发给学生,每个学期印10篇左右。从七年级开始就制订出三年各个学期的任务,很多学生为了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往往开学第三周就完成了整个学期的中考满分作文背诵任务。背诵、默写满分作文成为硬任务,笔者要求全班每名学生都必须完成,每组的小组长具体负责督促、检查背诵默写。初中三年下来,学生就背熟了50篇左右的中考满分作文。量变自然引起质变,通过这项活动,学生迅速积累了写作语言,也训练了书写能力。

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考场作文要求和目标

这种方法简称“差异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中考作文成绩,需要班级全体学生各尽所能,共同发力。为此笔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目标。

(一)引导后进生写“变通作文”,做到一文多用,以不变应万变,争取作文分数在38分以上。那么如何“变通”呢?主要方法有:(1)改头换尾,即改变开头和结尾,做到事同而结构不同。(2)添油加醋,即改变事件的情节,做到事同而过程不同。(3)锦上添花,即改变事件的细节描写,做到事同而描写不同。(4)嫁接移植,即改变事件的人物,做到事同而人不同。(5)整合创新,即改变行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做到事同而语言不同。(6)另辟蹊径,即改变行文的结构和表现角度,做到事同而角度不同。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变换人物、过程、语言、感情、主题,增加新情节、新景物、新感悟,重新整合,使自己的作文与原文相比有80%以上的改动。写“变通作文”的本质就是用自己或别人的酒(材料和构思)装新瓶(新的作文题目)。写“变通作文”的好处是:保证全班学生人人都能写作文,写满600字以上的作文,都能写开头扣题、中间绕题、结尾点题的作文。这个方法也激发了后进生的写作兴趣,每次考试,他们在背熟的作文的基础上合理变通,都能写满作文的空格,并且字体还能写得工工整整,争取作文分数在38分以上。

(二)引导中等生写有亮点的作文,做到总有一点打动评卷老师,争取作文分数在42分以上。笔者要求学生写记叙文必须创设七个亮点和“美感”。这七个亮点和“美感”分别是:(1)整洁感: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无涂改;(2)切题感:开头扣题、中间绕题、结尾点题;(3)时代感:选材立意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4)故事感:有典型事例;(5)画面感:有人物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还注意有景物描写;(6)文化感:引用诗词名句,体现文化底蕴;(7)哲理感:有提升主题的议论或抒情段落,有令人豁然开朗的金句,体现作文立德树人的功能。以上七个亮点和美感总结了大部分中考满分作文的规律,学生易记易用,学生作文分数显著提高。

(三)引导优秀生善于创新,写创意作文,做到与众不同,一鸣惊人,向满分作文冲刺,争取作文分数在45分以上。如何写创意作文呢?笔者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1)创新立意,让作文发出思想“香味”。文章有思想“香味”,才有文学价值。使文章散发出思想“香味”的关键是在看待、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辨证、发展、联系的观点,使主题正确、深刻、新颖。(2)创新选材,让作文材料与众不同。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①设置象征性的载体和意象,写出诗意,让俗事生辉。②挖掘细节性的举动,写出矛盾和困难,让小事升理。③活用热点性的事件(新闻),写出新意,让新闻灵动。(3)创新构思,让作文构思独具匠心。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作文在成千上万的作文中脱颖而出,让人眼前一亮呢?笔者研究了许多中考满分作文,提炼出一条作文构思创新的公式:制造困难矛盾+意外惊喜=眼前一亮。制造困难矛盾,就是在事情发生转机前,困难重重,矛盾多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境。意外惊喜,就是在文章结尾处,突然峰回路转,出现了意外惊喜,结果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三、针对不同的作文毛病,提出有效的作文指导方法

这种方法简称有效指导法。目前学生中考作文(主要是记叙文)普遍存在几个“缺少”:一是选材缺少新意,内容单一。二是立意缺少深度。立意平庸甚至幼稚,不能体现初中生的思辨水平,仅仅是为写而写,缺少高境界的点化。三是行文缺少描写。表现为泛泛而谈、平铺直叙,缺乏生动的描写,没有用形象说话,缺乏细节描写。四是语言缺少文采。

针对不同的作文毛病,笔者确定专题,印发专题资料,提出有效的指导方法,开展专题训练。例如针对学生选材单一的毛病,笔者教给了学生“六只口袋选材法”:(1)自己的口袋,用挖掘真人真事真情法。(2)他人的口袋,用嫁接移植他人他事法。(3)古人的口袋,用超越时空想象虚构法。(4)动植物的口袋,用物人互通童话寓言法。(5)社会热点的口袋,用与时俱进聚焦热点法。(6)文学形象的口袋,用对接改造文学形象法。笔者要求学生在面对一道作文题目时善于从六个角度发散思维,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选择最新的材料。“六只口袋选材法”让作文的选材立意五彩缤纷,绝不雷同。以中考作文题目“我们是朋友”为例,构思可有:①自己的口袋,写身边的朋友,回忆患难与共的日子,表现友情。②他人的口袋,移植“最美乡村教师”黄业珍的事例,以黄业珍的学生的身份给黄业珍写一封信,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③古人的口袋,给李白写一封信,告诉李白:我们是朋友,因为“我”在李白的诗歌熏陶和不屈命运的精神指引下成长,李白是“我”心目中的偶像。④动植物的口袋,以一个受伤被人救活的小燕子的口吻,见证南宁市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或者写一片小竹林是自己的朋友,把小竹林人格化。或者把语文当作朋友,回忆在语文帮助下的成长之路。⑤社会热点的口袋,巧妙利用“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例,以张丽莉救助的学生的口吻,向张老师倾诉,感恩张老师。⑥文学形象的口袋,以某个文学形象(如保尔)为精神向导,在榜样的精神鼓励下成长。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做到了因材施教,让每名学生在写作中都有出彩的机会,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考场作文成绩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作者简介:刘广勇(1973— ),广西陆川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玉林市陆川县马坡镇初级中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有效学习策略。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高考对“曲线运动”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趋向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