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内涵

2020-08-24 11:37吴宜元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综合思维实践措施高中地理

吴宜元

【摘要】  在当代高中地理知识学习中,其目标不单单是要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而对于地理核心素养来讲,综合思维能力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本文主要将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现状以及应采取的实践措施进行探析。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141-01

0

在高考地理教学中,将教学质量通过何种方式能够进行提高是目前众所周知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地理教师在高中学生的学习阶段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以及思维的引导者的重要角色。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保证缓解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以及提高各科知识的学习效率。教师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对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进行深入探讨也备受关注。

一、综合思维的概念

综合思维是指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综合、动态的进行问题的思考。主要包括三个角度的综合思维,第一种是地理要素,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地理事物或者现象不是由单一要素形成的,因此需要通过将所有特点进行剖析,通过摸索最终形成的综合思维。第二种是地理时空,通过对地理现象或事物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规律的综合思维。第三种是地理尺度,将所有要分析的地理现象或事物通过不同视角进行剖析而培养的综合思维,例如微观与宏观的视角、整体与部分的视角等。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现状

(一)关于地理要素中综合思维的现状

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综合思维通常会在两个方面出现问题,一方面是对地理要素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往往理解不够清楚。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引导及指导,因此学生无法将地理要素进行具体分析。例如通常学生在回答教师对影响河流地貌的因素中,通常由于缺少有效的分析思考,导致所回答的内容普遍没有深度,因此也无法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二)关于地理时空中综合思维的现状

一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培养都非常重要,但是通常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二者培养重视度不同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前者都会得到重视,但后者经常会被忽视。特别是很多情况下高中教师也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地理现象或者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过程上,使学生的综合思维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教师通常会把教材中时间和空间上的两类素材分开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不同的线索进行分析学习,这种方式会出现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被限制,从而无法提到进一步提升。

三、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实施方案

(一)制定适合学生能力的综合思维提升目标

在制定综合思维提升目标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分析不同学生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在内的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相关具体内容,从而将实际教学与综合思维的培养有效的结合,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第一,教师需要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思想理念进行更新转变,让学生能够围绕着核心素养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需要转变对于地理这门学科不重视的错误思想,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以及正确的学习和教学观念,使教师同学生一道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及学习当中。第二,教师需要通过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综合思维培养相结合,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制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后,将剩余的时间用来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二)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吸收,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更加的活跃。例如:第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学生学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增强探究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二,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地理教学,现代教学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微课或者翻转课堂,这些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由于课时比较短且学习时间自由,对于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或者课下进行复习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翻转课堂的应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倡导自主学习。通过微课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重难点知识更方便的掌握,从而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进行多种方案的教学方式

通过进行多种方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从三个维度共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第一,由于地理要素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需要通过多个要素进行综合的学习,因此可以将地理要素的综合思维模式转变为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思维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的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第二,通过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对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进行直观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从地理图片或表格模型的素材中可以读取到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各个省市区的轮廓线进行填涂,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样为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地理时空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第三,通过为学生建造有助于地理尺度综合思维提高的模式,可以使学生对多尺度的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分析框架的模式可以是从全球划分到区域再细分到地方,从总体到局部,学生通过掌握指导方法,在遇到地理问题时会更加的有思路,条理更加清晰。同时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维度进行同时训练,让学生通过对两个维度的不断叠加思考,从而增强全面综合、多维度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的地理教学需要不断提升學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围绕地理综合思维的特点,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不断建立思维模式,提高学习及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叶友谊.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3):62-63.

[2]常仁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0,(8):147.

[3]李志强.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2019,(22):70-70.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实践措施高中地理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环视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之新视角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论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措施
中西文化差别之源: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