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郁雪萍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成就学生幸福人生,可行策略有:成立家校共育委员会,营造幸福的家校“共育场”;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树立共同的家校“成长观”;广纳良师,搭建引领精神成长的家校“理念桥”;拓宽渠道,构建共享互惠的家校“共育网”。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校共育委员会家校共育课程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予以子女一定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对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顺势而为,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开设家校共育课程,建立和谐的家校共育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成就学生幸福人生。
一、 成立家校共育委员会,营造幸福的家校“共育场”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创建家校共育委员会,以班主任组织为主,选择积极向上的家长作为家校共育委员会的成员,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向协调与合作。
家校共育委员会由校长牵头,指导家长开展教育工作:向家长传递富有正能量的信息,保证每位家长能够意识到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在每个学期末开展座谈会,及时反馈和交流信息,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思路和教育措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促进家庭教育的系统化、均衡化和科学化;依托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做好《苏州家庭教育家长读本》的发放和指导使用的工作,完善家校工作,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利用家庭教育专业指导的“林老师”“苏老师”辅导团队示范辐射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二、 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树立共同的家校“成长观”
学校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新生入学礼、成长礼、毕业典礼等活动,帮助家长提升教育子女的能力,做陪伴孩子幸福成长的智慧型家长。
(一) 家长进课堂,加强沟通
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时机,学校邀请家长深入课堂,多方互动,为架起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打下基础。
家长会由学校或家长组织,除了请教师讲述班级管理、学生成长、教学进度等方面的情况,还会请家长分享育儿经验,请学生现场讲述学习心得等,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同步获得提升。
家长开放日,分期让家长到校聆听教师讲课,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教师的讲课情况、教学设想和教学方法等,洞察学校的教学理念,增加学校办学的透明度。
(二) 亲子活动,体验成长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经历,了解针对孩子不同成长期的家庭教育方法。
新生入学仪式。为了迎接一年级新生的到来,学校号召家长参与入学仪式,精心策划每个环节。仪式中,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在校门口的签名墙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开启学习之旅;和父母、老师共同欣赏高年级哥哥姐姐们的才艺秀,感受校园的美好;行爱校礼、尊师礼、友爱礼,和家长齐读《弟子规》,树立爱校尊师、友爱同学、勤学守纪的信念;听校长致辞,在心底许下美好的愿望。仪式后,学生、家长跟随班主任回班,熟悉学习环境。之后,家长还要参加“苏爸秀妈”家长学校开学典礼,听取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获得“育儿心经”;听取校长对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成果的介绍,对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校长还会向每位家长赠送一份礼物——学校自编的家庭教育读本《先贤家训》。
十岁成长仪式。《礼记·曲礼》曰:“人生十年曰幼,学。”十岁,学生人生中的第一个十年,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块里程碑,意在告别童年,感恩立志,知晓父母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家校共育委员会策划了整场活动。仪式中,四年级学生列队穿过“成长门”,来到成长礼现场,意味着告别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朗诵《我们十岁啦》,大声说出对成长的渴望;向现场的校长、老师和家长鞠躬表示感谢,铭记师恩、亲恩。家长现场见证孩子的成长;家长代表发言,分享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倾诉对孩子的情感。
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校领导、六年级全体师生及全体学生家长,集中在学校的“幸福剧场”,共度这难忘的日子;毕业生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谢之情,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六年级全体教师陆续登场,以朗诵、合唱、情景剧等形式,为学生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六年级学生,用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表达对母校、对老师的眷恋,倾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家长代表发言,表达对孩子的殷殷期望和对学校、老师的感恩之情。
三、 广纳良师,搭建引领精神成长的家校“理念桥”
学校进行家庭教育问卷調查,收集、整理各类信息,明晰学生、家长的诉求和愿望,据此约请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家庭教育专家、专业的一线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家长代表,向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促使家校共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 约请专家中的引领者
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开设多类主题的教育讲座(见下表),指导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共育工作。
序号 专家 主题
1 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高新区分校“林老师”讲师团讲师卜雪梅 认识情绪——有话好好说
2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教师讲师顾超 正面管教在家庭
续表
序号 专家 主题
3 国家级培训专家李玮博士 如何读书——儿童阅读技能与方法指导
4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 新时代——家校合作的趋势与展望
5 上海金山区朱泾二小校长孙翠英 朱泾二小家校共育项目展示
6 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长、苏州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屈华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7 德育专家惠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8 苏州市教育局邢华处长 家庭教育的苏州实践与探索
9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 苏沪家庭共育项目交流
10 上海市普陀区德育室主任王萍 深化一师一居委项目,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11 上海黄浦区德育室主任冯秋萌 德润童心大背景下的区域家校共育
12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德研员陆春晔 家长改变一点点,孩子成功一大步
13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员、上海市崇明区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胡诚 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
14 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长、苏州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屈华 读懂我家十岁娃
15 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校长、苏州市中小学首批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华邢宇 提升家长素养,助力孩子成长
16 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德育主任、苏州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蒋芸 从平凡到优秀——与家长谈习惯的培养
例如,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德研员在“家长改变一点点,孩子成功一大步”的讲座中为家长提供了转变角色的三条思路:一是重知识更重能力,帮助孩子学会学习;二是重智育更重德育,帮助孩子学会做人;三是重分数更重技能,帮助孩子学会生存。讲座中,导师用大量鲜活的事例证明家长做出这三种改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还向家长传递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十大理念,对家长育儿过程中的困惑进行了心理疏导,让家长在做用心聆听、用爱交流、做懂孩子的父母的探索之路上走得更为坚定。
再如,国家级培训专家李玮博士给家长做的“儿童阅读技能与方法指导”讲座,让家长掌握了多种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校校长、苏州市中小学首批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华邢宇为二年级学生家长做的“提升家长素养,助力孩子成长”的讲座,以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案例,让家长了解了二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领会了更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高新区分校“林老师”团队成员、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长、苏州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屈华为四年级学生家长带来的“读懂我家十岁娃”讲座,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与孩子相处的策略,帮助很多家长缓解了育儿焦虑。
(二) 约请专业的一线教师
学校约请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针对学生的诸多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掌握跟孩子相处的有效方式,更有针对性地跟孩子进行沟通,给予孩子更有效的陪伴和教育。
例如,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任课老师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引导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身心特点,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帮助家长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让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有力的保障。
(三) 约请经验丰富的家长代表
学校秉持“成功的孩子身后有成功的家长,优秀的孩子身后有优秀的家庭”的理念,充分挖掘家长资源,经常约请“有德、有爱、有才、有趣、有时间”的“五有”家长传递家教成功经验。近年来,先后有近百名家长代表来校为师生、其他家长上社团课、做讲座,他们有的跟大家交流种植、剪纸、刺绣、陶艺等方面的技艺,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的跟大家探讨象棋、围棋、跳棋等的玩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训练脑力;还有的家长甚至请来各行各业的师傅,向大家传授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心意六合拳”……各个领域有特点、专业性强的家长的经验传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四、 拓宽渠道,构建共享互惠的家校“共育网”
网络时代的来临,为学校、家庭教育的深入提供了全新的沟通方式和快捷的交流渠道。学校不断拓宽家校交流的渠道,努力构建共享互惠的家校“共育网”。
(一) “点对点”
班主任或学科教师经常会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与家长进行点对点的面谈、电话交流或网络沟通,以能及时帮助家长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针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会点对点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向家长介绍并解读相关的扶贫政策,让每个家长和学生看到生活的希望,奋发向上,立志有为。
(二) “点对群”
为了扩大交流的参与面,学校还借助微信群、QQ群,与家长进行积极交流和沟通。教师会及时在群里与家长分享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精彩瞬间,方便家长实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能随时与教师沟通,调整、优化家校共育策略。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己的学习疑惑,分享自己的学习思考,等等。
例如,在今年“加长版”的假期里,为了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各学科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等,以“线上教育+教师直播”的形式,集结所有学生,召开线上升旗仪式、别开生面的云队会,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定时提醒学生做眼保健操……由此,学生高效、平稳、舒心地度过了假期。
(三) “群对群”
学校创建了不同主题的微信公众号群,向学生群、家长群及时传递校园动态,普及家庭教育理念。
学校分别开设了“家校共育”“心理教育”微信公众号群,由专人负责,定期向家长推送家校共育的相关活动信息,向家长介绍家教智慧,提供学生心理辅导知识;定期介绍“校园学生明星”“校园教室明星”“校园家长明星”等,让家长随时了解学校教育动态,随时和学校互联互通,积极提升自身的教育技能。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结合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收获良好的家校共育成果,家长和教师必须共同努力、相互支持,真正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学校要给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机会,加强家校合作,努力实现家校共育,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刘翠兰.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6(20).
[2] 魏堪才.“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家校共育途径研究[J].青年时代, 2018(3)
(刘健,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校校長。郁雪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苏州高新区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