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峰
〔摘要〕 礼仪是特定阶级中的个体处理人际关系的言行规范。礼仪教育可以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提升,提高党员干部的个人素质和行政能力,从而助力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但目前党员干部接受礼仪教育的机会较少,同时,已有的礼仪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升的效果不明显,缺少符合党员干部培训需要的教材,且教学形式相对单一。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礼仪教育的内容、推动专用教材编写并积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从而在党员干部培训中强化礼仪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键词〕 党员干部培训;礼仪教育;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D2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4-0106-04
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的目的是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 〕,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党员干部个人素质和行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员干部培训中推广礼仪教育,能够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地认识礼仪的特性,自觉将党性要求融入礼仪规范,从而帮助党员干部理清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路,强化其使用礼仪技能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礼仪教育可以助力党员干部培训工作
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目标是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 〕,而在党员干部培训中推广礼仪教育可以有效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礼仪教育可以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提升。礼仪是具体的言行规范,对党员干部进行礼仪教育可以规范党员干部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言行,从而由外及内、由行为选择反向强化思想认识,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提升。例如,通过规范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的言行可以强化其对党忠诚的意识,通过规范党员干部与群众交流时的言行可以强化其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通过规范党员干部与同事相处时的言行可以强化其在工作中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另一方面,礼仪教育可以强化党员干部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帮助其提高个人素质和行政专业能力。例如,在面对上级领导误会、同事关系紧张、工作进度停滞、突发群众性公共事件等特定的情境时,党员干部多会从自身经验出发寻找处理问题的思路,而礼仪教育可以开阔其思路、丰富其见闻,再辅以适当的模拟训练,就能有效强化党员干部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当前党员干部培训中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礼仪教育并未在党员干部培训中得到推广。部分干部培训机构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未及时开设礼仪教育课程,一些干部培训机构虽开设了课程,但效果不够理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干部接受礼仪教育的机会较少
2006年《公务员法》确立了我国公务员队伍“凡进必考”的原则 〔2 〕,此后,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都是通过公开考试进入公职岗位的,这也就意味着现阶段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礼仪教育是由公务员面试培训或大学生礼仪教育打下的基础,而这两者的内容都无法有效适应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的需要。大多数党员干部在面试备考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通过培训班或复习资料接受过相应的礼仪教育,但其内容大多偏向固定的应试模板、缺少变通,无法应对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门通识课程,其内容可以为担任公职的党员干部提供基础的言行规范参考,但无法提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经验。
多数党员干部在入职前缺少必要的礼仪培训,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经验学习必要的礼仪知识与技能,而这种学习方式低效且隐藏风险。一方面,由于个人的生活阅历和思维方式存在局限,导致党员干部个人学习礼仪知识技能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如果新入职的党员干部选择向有经验的老同事学习,或借鉴商务礼仪中的言行规范,可能导致其将商业活动的思维方式不加区分地运用于公职工作。
(二)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升的效果不明显
一方面,未能有效强化政治身份认同。部分党员干部礼仪教育的内容过分强调所谓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将礼仪作为一种评价他人是否礼貌的标准,过分注重礼仪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礼仪协调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忽略了礼仪的阶级性质,未能突出党员干部的政治身份,没有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利于黨员干部强化自身的政治身份认同。
另一方面,未能有效推动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群关系的建设。部分干部培训机构礼仪教育的内容过分关注具体的言行细节,没有强调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党群关系的原则,所选取的具体案例多为负面案例,缺少正确示范,参考价值不足。同时,对这些负面案例的分析不够深入,没有剖析批判其背后的官本位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不利于构建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不利于构建紧密的党群关系。
(三)缺少符合党员干部培训需要的教材
目前多数礼仪教育教材都以大学生礼仪教育或商务礼仪教育为内容,仅有少部分涉及公务礼仪教育。就党员干部培训而言,这些礼仪教育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大学生礼仪教育教材的内容多为通识性的礼仪常识,包含了日常生活的常见礼仪,部分此类教材着重强调求职礼仪、职场通用礼仪的内容,还有少数此类教材会结合职业人际关系特点编写有针对性的内容,但其针对的人际关系多为医患关系、师生关系、商业合作关系,与公职岗位的人际关系特点有所不同,不能完全适应党员干部培训的需要。
第二,商务礼仪教育教材的内容除了通识性的礼仪常识,还着重添加了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商业合作关系的具体案例,以故事的形式创设了具体情境,分析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路,提供具体的言行范例,为读者举一反三提供了条件。此类教材内容丰富,案例典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其内容服务于商业活动,而商业活动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和利益对等,如果在党员干部培训中使用此类教材,以商业活动的思维方式处理公职岗位的人际关系,有可能会干扰党性教育,与党员干部培训的目标产生偏差。
第三,少数以公务礼仪为主题的教材是针对公职岗位、公务活动编写的,此类教材多以通识性的礼仪常识为主要内容,结合公职岗位党员干部的工作特点细化了通用礼仪的细节。但是,此类教材的缺陷在于只是对通识性礼仪进行简单的重复加工,缺少对礼仪阶级性特点的说明,没有结合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创设具体情境,缺少公职岗位党员干部处理人际关系的典型案例,不能有效地为党员干部作出行为选择提供参考,在实用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四)礼仪教育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受教学时间、教学条件的限制,党员干部礼仪教育的教学形式多为课堂讲授,以图文视频或教师演示的方式讲解处理人际关系的言行规范,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帮助被培训的党员干部了解通识性的礼仪常识,了解特定情形中的礼仪原则,但其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不利于教师引导党员干部交流经验。礼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言行规范,因此,对党员干部进行礼仪教育应当贴近其人际关系的实际情况。党员干部多在公职岗位工作,在工作中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多样且复杂,因此,党员干部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经验要比授课教师更为丰富,所以围绕特定情形中的礼仪原则引导党员干部互相交流经验,可有效弥补教师单纯讲授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党员干部扩展思路、活用礼仪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缺少应用礼仪技能的模拟训练。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常处理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党组织的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以及最为重要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等。通过课堂讲授能有效帮助党员干部了解通识性的礼仪常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协调人际关系却需要具体的思路,具体思路的形成需要相应的情境模拟训练,而这种模拟训练是课堂讲授无法有效完成的。
三、在党员干部培训中推广礼仪教育的方法
在党员干部培训中推广礼仪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言行优雅的官僚阶层,而是为了培养团结务实的人民干部。干部培训机构应结合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推广礼仪教育,具体而言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完善礼仪教育内容
1.强化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引导党员干部认识到礼仪的阶级性。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中突出礼仪的阶级性特点。礼仪是特定阶级的个体处理人际关系的言行规范,个体的人际关系主要由其阶级地位所决定。封建社会以森严的等级和严苛的惩罚确保统治者享有礼仪特权,资本主义社会将不平等隐藏于服务业规范、隐藏于商业潜规则、隐藏于资本所有者(雇主)优于劳动力所有者(雇员)的思维逻辑中,确保资产阶级享有事实上的礼仪特权。另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中突出社会主义社会礼仪平等团结的特点。无产阶级推翻了所有统治阶级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才普遍地享有被尊重的权利,实现了社会地位平等。而为了维护平等就需要全体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维护国家稳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党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是平等的,党员干部要严守党风党纪的要求,防止自身产生脱离人民、轻视群众的官僚心态,要时刻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切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结合党员干部人际关系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一是要认识礼仪的阶级性。要结合党员干部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礼仪创新,使得礼仪教育的内容能更好地帮助党员干部处理自身的人际关系。二是要突出党员干部的政治身份。礼仪教育的教学内容要融入党风建设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中明确传达中央及地方对公务接待规格的限制,提醒党员干部在婚丧嫁娶、年节聚会时坚持清正廉洁的人际交往,引导党员干部将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与规范自身言行结合起来。三是要贴近公职岗位的工作实际。礼仪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党员干部协调自身的人际关系,可结合党员干部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情境进行分析,以遵守党纪为原则、以团结同志为目的,整理出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帮助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岗位的实际探寻具体的解决方法,并通过经验交流、模拟演练等教学形式使党员干部切实掌握应用礼仪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推动专用教材编写
党员干部培训的对象是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属于公职岗位,党员干部礼仪教育的教材内容应符合公职岗位人际关系的特点,因此,其专用教材编写工作有三个要点:
1.強调政治身份突出党风建设。礼仪教育要强调党员干部的政治身份,突出党风建设的内容,对礼仪常识进行具体细化。礼仪具体表现为言行规范,对党员干部进行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团结务实的人民干部,使党员干部能够以得体的言行团结同志、担当实干、服务人民。因此,编写专用教材也要服务于这一目的。这就需要在教材中针对党员干部政治身份的特点,对礼仪常识进行具体细化,体现出党风建设的要求,以具体案例的形式为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要求提供借鉴。
2.增强案例实用性并注重内容更新。编写党员干部礼仪教育的专用教材,要从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加工,不断增强案例的实用性。例如,以调查研究工作为案例,在流程安排、人员调动、经费控制等方面设置条件,进而以调研方、接待方的身份设计基本的方案模板以供教师和党员干部进行交流讨论,并积极收集教师和党员干部意见,使条件设置更符合实际、方案模板更具有实用性。为了实现教材内容的动态更新、增强案例的实用性,专用教材应考虑以纸质书籍的形式呈现礼仪常识等更新频率较低的内容,以网络平台的形式呈现经典案例及解决方案以供读者下载使用。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广泛收集教师和党员干部反馈的实际问题,不断丰富编写教材的素材。
3.以教学研究一体化推动专用教材编写。对党员干部进行礼仪教育要有利于促进其工作的开展,所以专用教材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理论知识,更要包括实际案例,而实际案例的收集、整理、更新离不开教学研究一体化。在党员干部礼仪教育的研究中,教师和党员干部都可以是问题的研究者,教师的教学方案、学生的交流记录都可以为研究提供材料,研究的理论成果又可以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而以书面形式积淀为教材。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对党员干部进行礼仪教育时,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教授党员干部通识性的礼仪常识,帮助党员干部掌握基本的礼仪原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引导有效的课堂交流,设置情境进行模拟训练。
1.引导党员干部交流扩展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党员干部加强交流,扩展党员干部的思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教师要根据礼仪原则设置基础情境,积极与党员干部进行课堂交流,引导其根据基础情境填充具体条件、代入实际工作经验,从而使党员干部能够对自身人际关系进行分类思考,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二,描述问题是分析问题的第一步,教师要引导党员干部应用礼仪知识描述自己发现的问题,为自身存在的问题定性,鼓励党员干部之间互相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具体事件的因果联系、人物言行可能的动机。第三,教师要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党性原则,以符合党风建设要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使党员干部能够良好地解决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的具体问题。
2.设置情境进行模拟训练。教师在引导党员干部交流扩展思路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其应用礼仪的技能,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模拟训练以解决具体的人际关系问题。教师通过设置模拟情境,由党员干部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帮助其活学活用礼仪知识,掌握具体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情境模拟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应根据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中的基础人际关系类型设置模拟情境,鼓励党员干部参与模拟情境设置,使得情境更贴合党员干部工作的实际情况。第二,要引导党员干部代入人物身份,并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尝试互换人物身份,使其能够理解不同人物的立场及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更全面地认识问题。第三,要做好分析评价,引导党员干部检视自己协调人际关系的思路,使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言行,自觉发现自身与党风党纪要求不符的言行,使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以礼仪规范自身言行,做一名团结务实的人民干部。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印發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11-04(03).
〔2〕舒 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65.
责任编辑 隐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