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群
(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519000)
构造法就是根据题设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特征、性质,构造出满足条件或结论的数学模型,借助于该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指导中,构造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调用函数、方程、几何图形、数列等知识,促使学生实现创新思考与逻辑探究,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1.构造函数
在解题中,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条件构造新的函数关系,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函数性质进行解答.
例1 在实数范围内解方程:(x2-x+1)5-x5+4x2-8x+4=0.
分析该方程为高次的,直接展开超出所学范围,且过于复杂,因此并不可行,而利用函数,将高次方程转化为相应的函数,并结合函数的奇偶性进行分析则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解析(x2-2x+1)5+4x2-8x+4=(x2-2x+1)5+4(x2-2x+1)=0,则令t=(x2-2x+1),则将原方程构造函数f(t)=t5+4t,通过对f(t)的分析可知f(t)在区间实数范围与y轴仅有一个焦点,此时t=0,由此可推出x2-2x+1=0,x=1.
2.构造方程
方程与数量关系、函数等知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解题中根据条件构造出一个新的方程往往能够打开解题思路,获得更加便捷的解决方法.
由上述题目可以看出方程在问题转化中有着更加灵活的应用,而教师应结合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解题过程,即明确方程转化的条件,如何结合题目特点设计方程,讨论方程相关性质,即判别式与韦达定理,最后将方程结论转化为题目结论,完成对问题的有效解答.
3.构造几何图形
数形结合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构造法与数形结合相融合,根据数量关系对图形进行与构造,利用直观图形实现对抽象问题的分析,以降低解题难度,提高阶梯效果.
4.构造数列
数列模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在解题中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问题特点.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问题,指导学生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利用数列性质进行解题.
构造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通过对学生解题过程与解题效果的观察,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对于构造法的掌握存在问题,无法细致观察题目,在构造模型的过程中也常常一头雾水.针对此,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注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构造法的本质含义,并实现灵活自主运用.
在解题指导中,教师首先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构造法属于创新思维方法,需要学生在细致观察中灵活调用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并结合问题渗透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融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发现题目之间的联系,并激发其主动构造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培养.构造法的运用是思维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精心编创问题,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经历假设分析、举例验证、反问推理等一些列抽象思考过程,让思路从思维定势的框架中跳出来,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解答问题;此外,教师还应结合例题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并在手脑口并用中加深印象,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与应用,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再次,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举一反三是学生思维拓展的必要途径,在构造法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变式,利用相似的题目启发学生拓展思考,以提高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例如在上述“构造函数”一节中,教师从方程拓展到不等式,不同的题目采取相同的思路,即构造函数,以启发学生对构造法应用的进一步思考,激发其结合其它问题尝试运用构造法的动力.最后,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总结反思能力的培养.根据上述类型题举例可以看出构造法的应用范围之广,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启发学生对多接触的典型习题进行总结,如构造函数、构造方程、构造几何图形、构造数列等,归纳解题步骤,探究构造法的应用思路,逐渐内化解题方法,将解题积累逐渐转化为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解题指导中,构造法是一种常见,且具有创新意义的解题思路.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构造法的含义,理解构造的目的,并结合不同类题习题分析构造法的应用策略,促使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实现创新解答,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