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的实践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研究

2020-08-23 07:44李键
速读·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程研究民俗文化学前教育

李键

摘要:学前教育声乐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美的认知,从而能够在学习中感受不同音乐之美。学前教育中学习声乐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声乐启蒙,是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发展自我的一个基础。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作为新的教学形式,是一种教育上的创新,也是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途径D本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的实践教学进行诊断,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诊断学前教育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的必要性

(一)文化传承,创新职业院校教育方式

民族音乐,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之一,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有利于培养下一代的民族责任感。另外,民族儿歌的融入,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重要创新举措。传统墨守成规的教学形式,存在局限性,显然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在时代的发展面前,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适时更新教育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融入地方民族儿歌,不仅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也是在为以后学生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有效融入广西民族儿歌,不仅是音乐课程中的需要,还是更好的传承民俗,着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二)构建特色,均衡各民族的音乐资源

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可以更好的均衡民族音乐资源,让学生能够更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传统教学过程,忽视了对地方特色音乐的重视,导致民族地区的地方学生,对自身文化忽视,甚至出现“国外音乐是高端”的心态,一味只注重西方音乐之美。通过融入地方性音乐,形成具有特色的声乐课堂,势在必行。例如:内蒙古早已将蒙古族音乐融入到的音乐教育当中。通过将广西民族儿歌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堂,不仅是新教育理念的传播,也是民族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加有助于均衡地方各民族的音乐资源。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实际教学问题的诊断

(一)地方院校的民族认同感不足

地方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民族乐的不够重视,为学生培养学龄前儿童不认同传统民族文化埋下隐患。如今,地方院校加强民族音乐的融入,显然已变成声乐教学课程的难点之一。在信息时代,民族风俗渐渐的被现代文明取代,许多民族的风俗已经渐渐简化,这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由于部分地区的民族风俗的已经简化,仪式感的降低,再加上院校对地方民族乐的忽视,让学生处于没有办法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的环境中,导致学生也在降低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广西民族儿歌的融入,也同样处于此循环中。以此,广西民族儿歌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势在必行;借助广西民族儿歌中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更适于当下学生在未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院校的重视,才能提升学生的重视,因此,广西民族儿歌教学在学前家偶尔专业的融入,需要地方院校加强对本土民族文化的重视。

(二)教師对民族文化的不了解

教师与资源设备方面的问题,也是广西民族儿歌融入效果不佳的一大屏障。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需要教师提高自已的知识储备,从民俗文化人手来了解教材中需要学习的广西民族儿歌的创作背景,不单单局限于当地的各种风俗习惯。只有教师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广西民族儿歌的由来,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备课,能以更好的状态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另外,从文献对“民族儿歌”的检索来看,在教学资源及研究设计方面,对民族儿歌融入教学的相关研究资料稀少,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师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水平与音乐风格的喜好差异

随着,国内外音乐交流的深入,国外音乐对学生的音乐观念,产生了一定冲击。另外,现如今丰富且多样的音乐形式,混淆了学生的目光。这又不仅仅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存在不利影响,对于声乐课堂的开展,也带来了一定难度。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很早的就会接触各种乐器,在学习不同乐曲的过程中,学生音乐水平及音乐风格差异化明显,这更加大了广西民族儿歌的融入难度。基于此背景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广西民族儿歌的融入,改进传统教学形式,已变得刻不容缓。

三、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实践教学的方法分析

(一)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让幼儿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引路人。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形式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儿歌,是可以让学生掌握教学要领,便于为参加工作后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广西民族儿歌融入声乐课堂上,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的开展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去扮演声乐老师,让学生去阐述广西民族儿歌融入到声乐课程的优势。教师可以给学生3分钟的准备时间,以辩论、儿歌比赛等形式,在主观r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起,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优势。

(二)实验性教学的力度不足

要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就要先打破思想上的桎梏。声乐教师在授课上,仍采用固定思维的形成,以课本论述为主。另外,部分教师存在直接照搬其他教学素材的行为。这也说明,在学前教育专业融入广西民族儿歌的教学实践,缺乏创新,需要职业教师开展实验性的教学,通过探索来加强广西民族儿歌的融入力度。例如:职业教师要摆脱固定思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只有让学生能够打破常规,才是更有效的将广西民族儿歌与声乐课程融合下去。另外,课程实施中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际中汲取经验,在经验中吸取教训。

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提升民族感,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提升学生对民族儿歌、民俗文化的认同感,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案中可以制定主题教学。以广西民族儿歌《串铜钱》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作业任务,在上课前,让学生以宿舍为一组,然后以此歌曲来举办5分钟的知识竞赛,由此引发学生兴趣。这样一来,不仅是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认知,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民族文化。教师多方面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儿歌,需要多方面来培养其兴趣爱好。教师的教学多以辩论、讨论为主,来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让写手理解民族文化的融合。

(二)注重课程的实践性,突出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教师只依靠理论,并非能够推进广西民族儿歌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是课程能够进行推进的关键。例如:首先,是要明确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合广西民族儿歌的目的,在实施阶段,需要教师及时记录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如QQ群、微信、钉钉等),让学生可以在线上反馈教学的问题。以此,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入民族儿歌的教学实践,逐步走向成熟,实现让学生掌握广西民族儿歌教学活动的技能要领。

(三)弘扬文化的传承,加强院校师资力量

透过现象看本质。民俗文化的传播是我国一直以来提倡的。教育就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教师的侧重点,是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从开始学习时,就要加深学生对各民族文化传承的概念,让其了解传承民族文化及交流重要性。广西民族儿歌是广西人民的智慧及文化体现,同时也是能够传播广西文化的一种媒介。地域差异使得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融合广西民族儿歌尤为重要。这一举措,能够使大学生更易接受和发现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另外,院校要加强师资力量,结合高校网络、乐器等设备器材,让学生从外在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环境中,感受到民族文化及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熏陶,才会使民族文化自豪感深深的扎根在学生心中。

五、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融入广西民族儿歌是很重要的教学改革,它体现了教育方案与时俱进,不仅是能够学到音乐知识的课程,还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完英.民俗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研究——以福建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5):167-168.

[2]王棋纬.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构建——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94.

[3]谭杰.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J].中国培训,2016(04):174.

课题:本论文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诊断与改进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研究民俗文化学前教育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基于任务驱动的保险实训课程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应用型信管专业课程创新研究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