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循证实践的研究思路引入其 2019 年所发布的《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报告之中,形成了一种基于循证实践的三角循环的校园欺凌防治路径模型。其中,证据获取、证据分析和证据应用是这一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证据获取环节主要收集三大类证据:大样本统计证据、研究性证据和实践性证据。大样本统计证据来自国际权威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會等国际权威组织所开展的调查。而对校园欺凌防治中的诸多要素间复杂关系的探究,需依赖专家学者针对某一区域群体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以理论和数据为双重支撑,构成研究性证据。实践性证据则具体体现为对于“示范国家”(在全球校园欺凌防治中具有良好表现,被冠以“表现优异者”身份标识的国家)的案例分析。通过证据的分级与评定、横向与纵向分析,确定校园欺凌防治的“最佳证据”,包括制定政策法案框架体系、确定政府强有力的领导者角色、提升校园欺凌监测与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校园欺凌防治能力、赋予儿童参与校园欺凌防治的权利、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等9个要素。在具体防治过程中,则主要体现在政策法案的研制和更新以及证据应用的“本土化情境”两方面。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