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秀珍
摘 要 禾仓小学以德育主体变革为切入口,在近十年的实践中,先后经历了单向主体、双向主体及共同体主体三个阶段。德育主体的三次嬗变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家庭的教育功能,最终形成了家校协同的育人格局。教育理念的嬗变推动了实践的创新,由此铺陈出生动的教育风景。
关 键 词 德育主体;家校合作;德育实践;主体嬗变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8-00-02
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薄弱学校,学生良好品德教育尤为紧迫。在“家校同心同德,共育和雅小公民”德育理念的指引下,禾仓小学直面难题,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从主体变迁入手,经历单向主体、双向主体及共同体主体三个阶段,铺陈出一幅幅美丽的教育风景。
一、学生“上位”:吹皱一江春水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多沿袭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思路进行,即教师提出德育要求,学生按要求落实。这样,单向灌输成了学校德育的主要方式,学生主体在无形中隐退,教育效果自然差强人意。如何突破这一困境?既然单向说教没有效果,就不如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为此,学校尝试启动了“亮点工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去寻找自身的亮点。这里所说的“亮点”,可以是某一科成绩,可以是取得的些许进步,可以是某项爱好特长,还可以是参加班级事务,乃至家务劳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亮点,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自我教育之中。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实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了德育的主人。
四(1)班的梓洋常迟到、不讲卫生、爱插话、好打架。自从开展亮点教育后,梓洋发现自己数学成绩不错,还有围棋特长,就觉得特别开心。当他听到其他同学找到了干净、卫生、有礼貌的亮点时,受到的触动很大。于是开始要求自己不迟到、不讲粗话、讲卫生,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当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时,教师看到的多是缺点;而当学生成为教育主体时,长处便显露出来。梓洋成为德育主人后,开始自我约束和管理,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取得进步。如此,学生“上位”,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将学生确立为德育主体,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犹如一阵东风吹皱了学校德育的一江春水。
二、师生“约定”:共创和乐校园
随着德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学校发现,学生主体的确立固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如何对“活起来”的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引导?学校决定将教师纳入德育主体,形成师生互动的双向主体格局。
师生良性互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键,而平等、尊重、信任,是师生建立伙伴关系的基础。在“和乐”班级文化建设中,学校要求师生根据“十种好习惯的评价标准”与“和雅小公民行为规范要求”,用班规、公约促进师生互动,推进习惯养成教育。教师的职责是引领学生积极创建一个温暖和谐、奋斗进取的优秀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小主人翁”精神,某班举行了“我的班规我做主”主题班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为班集体建言献策。
有的说:“绝对不能抄别人的作业,当自己不会时,可以向老师、同学、父母请教。如果违反了,就得受处罚。”有的说:“如果打扫卫生不尽责的话,可以罚他重新打扫……”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教室里的气氛非常活跃。后来,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学生们自发地写下了自己将严格执行班规的保证书。当教师宣布新班规成立并宣讀学生们自己定制的班规内容时,教室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师生共同参与确立班规的做法,虽然开始遭到一些质疑,但事实证明没有错。任课老师纷纷反映学生变得更加自律了,上课时都会严格遵守班规纪律,即使有个别学生因为一时管不住自己而违反了班规,其他学生会很快地提醒。如此,就真正实现了马卡连科所倡导的集体教育原则。
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主体,这带来了学校德育的新景象,学生的品德发展在教师的“把”“放”中持续推进。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断进步,为学生作了很好示范,师生良性互动的育人局面逐渐形成。
三、家校携手,共绘教育风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学校来说,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欠缺。只靠学校的努力而没有家庭的参与,教育效果始终是有限的。这提醒学校应将家庭纳入德育主体范畴,以便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持续的、恒常的、一致的教育影响。
一位妈妈说:“我是家校共育的参与者、组织者,我更是儿女最美的同行者。”她的儿子沛祺刚上一年级,被选为班级家委会成员。但孩子在第一次语文单元测验时仅得了47分。她说:“记得第一次家委会上巢校长说:对孩子最好的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改变、成长。她解释说,家长要孩子做到,自己先做到;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恭敬,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有礼,什么是利他。要用正确行为影响教育孩子,家长改变的速度就是孩子成长的速度。”于是,她接纳了儿子的现状,开始陪孩子一起诵读《弟子规》。她放下手机,参加了“我们一齐进步”活动,沛祺和她约定:
1. 每天早晚刷牙洗澡后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2. 读国学的时间从开始的15分钟,逐步增加到30分钟。3. 每天运动30分钟。
孩子在约定中不断进步并形成良好习惯。以跳绳为例,孩子进步很大,从开始的一个都跳不了,到跳20多个,直到100个,身体也精干、强壮了,显得更有活力。
随着家校共育推进,这位妈妈还不停地组织家长陪孩子阅读经典、共同定家规、陪孩子外出活动、陪孩子做学校义工,留下许多一起进步一起欢乐的家校共育故事,也和孩子、老师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看着孩子们每天在进步成长,她很开心能够成为儿女最美的同行者!
禾仓小学的德育实践经历的三次主体嬗变,是对育人为本德育理念的不断思考和实践。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展现出一幅幅充满活力、和谐融洽的教育风景。
(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禾仓小学广东广州 510925)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