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赋能写作
——语用活动观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式写作策略探究

2020-08-20 10:24纪婷婷
英语教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译林导图文本

纪婷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言学习的价值取向,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目前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正由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就是社会情境中的语言能力,它就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内核。张伊娜教授指出:“小学英语课堂上听说活动成了绝对的主流,而读写教学则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灰姑娘’。”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确立适切的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的语用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搭建写作平台,突出思辨训练,拓宽语用渠道(鲁子问 2008)。然而,在听课培训中发现,教师常常会错误定位语用活动的目标,以至于走进语用误区。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用活动的误区

案例1:语用=机械朗读

这是一堂区级公开课,内容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8 Birthdays第一课时,学习重点是序数词和日期表达法。在本堂课语篇阅读后的拓展活动中,授课教师布置齐读和分角色朗读课文的任务,让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文本……这样的语言输出方式看似高效,但是学生收获甚少。这种流于形式的朗读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整合语言信息,活用语言知识的作用不大。或许合上教材,学生并不记得苏海(Su Hai)和迈克(Mike)的生日活动,这样的活动意义不大。

案例2:语用=热闹表演

在一次校内研讨课上,教学完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授课教师安排学生戴着头饰,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对话,要求一字不错。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课堂非常热闹。虽然学生积极参与,但是限于机械、重复的语言训练,其个性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案例3:语用=优生特权

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是英语课堂的理念和最终目标(崔允2013)。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2 What a day!后,授课教师设计了写作练习,介绍自己的周末活动。由于刚接触动词的过去式,很多学生对于不规则动词变换不熟悉,难以下笔,5分钟后,只有一个学生勉强完成。这样的语用活动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没有关注“学困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语用活动观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写作的关注点

阅读教学的语用活动是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他们产生写作期待,获得新的语用情境,也是实现新的交际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紧扣教学目标,关注文本资源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检测一堂课成败的重要依据。在案例1中,授课教师撇开教材提供的丰富的话语情境,仅用教材中的文字资源进行反复操练,弱化了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利用“生日”话题,带领学生深入解读生日背后的情感因素。建议授课教师在文本朗读后进行采访互动,让学生谈论自己的生日和美好记忆,从文本走向生活。学生通过记录关键信息,完成生日小练笔,写3—5句话,课后再与同伴和教师分享。这样的语用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有助于实现生本动态课堂。

(二)深入解读教材,运用目标语言

教学方法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他们的个性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案例2中,照本宣科式的表演会固化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表面的兴趣盎然无法实现其语言素质的真正提升。如果学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个性化地加入合适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就能大大提升学习效果。依据单元的整体设计原则,建议授课教师结合Fun time的Say and act活动,鼓励学生在表演前写出各个角色的台词,形成小剧本。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有效运用“戏剧策略”进行语言输出。

(三)分层设计活动,关注“学困生”

《课程标准》指出,因材施教,是有效教学的法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语用任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语用形式。在案例3中,“学困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对于写日记的活动感到茫然无助。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构思写作框架,并进行写作精细化指导和监控,如“准确表达”中语言形式上的书写、日记格式的要求,一般过去时语法使用等的准确性,语言内容的正确理解、得体表达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各抒己见,互动探究,分享日记,根据同伴给出的意见修改,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输出语言,提升写作水平。

三、语用活动观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辨式写作策略

译林版小学《英语》高年级的Story time语篇涉及的话题非常丰富,包括寓言故事、城市环保、周末计划、公共标志、生活习惯、节日文化、道路安全等。针对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根据数据统计发现,93.5%的学生对写作活动感兴趣,56.8%的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85.9%的学生迫切需要教师的帮扶和指导。通过了解阅读教学中的语用低效问题,教师深度剖析“写作难”的原因并反思教学,尝试思维训练与读写结合的方式,依托文本,设计有针对性的写作活动,走出语用误区,达成教学目标。

(一)巧设问题链,指向激活思维的写作兴趣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又不损害其童年时代的兴趣。”在教学文本后,不妨采用师生问答形成话轮,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也可以鼓励其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其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内容,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展开复述训练(王凤琴 2019)。根据文本细节设置问题,让学生逐一回答,引导其大胆复述,在思考中内化为写作语言,形成梳理文本信息的简单小语篇。

下面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3 An animal friend的问题式线索。

1.What animal friends does Liu Tao have?

2.What colour is it?

3.What does it have?

4.Does it have a long tail?

5.How many legs does it have?

6.What can it do?

Liu Tao has an animal friend.It’s a rabbit.It’s white.It has two long ears.It has red eyes.It has a short tail.It has four legs.It can run and jump.He likes it very much.

【设计说明】凡事只有坚持,才有希望成为习惯。唯有坚持写作训练,才可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在口头回答问题后,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使用适当的过渡语,就可以把刘涛的动物朋友的情况表达清楚。这样的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复述起来很有条理,写作思路清晰,表达连贯、紧凑。

(二)活用思维导图,指向发散思维的写作体验

1.可爱气泡型思维导图

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是学校必须为学生做的事(东尼·博赞 2015)。小学生虽然英语水平有限,但不代表其思维能力弱。在学生阅读语篇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板书文本中的关键词,帮助其抓住核心要点,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3 Holiday fun时,教师先依次板书北京、上海这两座城市的景点关键词,再让学生联想自己的旅游经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了气泡型思维导图,每一个气泡代表一个关键景点。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主表达了对假期生活的真实感受。学生的交流如下:

My National Day holiday

I went to Beijing for the holiday.The weather was dry and sunny.I visited the Great Wall with my parents.It was like a long dragon.I took some photos on the Great Wall.There were many cultural relics in the Great Wall Museum too.There was an old say:“One who fails o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hero.”Do you know?I ate much delicious food,like Quanjude Roast Duck.It was yummy.

What an unforgettable holiday!I really had a great time.

【设计说明】根据教师的板书提示,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思路和语言概括假期活动,分层绘制思维导图。文本中静态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变为动态语言,使学生施展语言才能的机会大大增加,大胆写作实践的信心也逐步树立,分析、概括和整理语言的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意识。

2.树状思维导图

如果气泡型思维导图不够直观清晰,那么利用树状思维导图,师生共同完成文本信息的分层构建,就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文本脉络(王道梅2020)。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2 Good habits时,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主绘制树状思维导图(见图1),罗列生活习惯,保证交流的有序进行。

图1

学生的交流如下:

I have many habits.Some are good,and some are bad.At home,I always put my things in order.There are some dolls beside my bed.You can see some green plants on the desk.I water them every day.I get up early and go to school early.I listen to teachers carefully.But at weekends,I usually go to bed late and have no breakfast.I like reading books on the bed.It’s bad for my eyes.I should read and write at the desk.Sometimes,I finish my homework late on Sundays and feel sleepy in class on Monday morning.It’s a bad habit.I’d better make a timetable at home and follow it.

【设计说明】借助树状思维导图的提示,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介绍习惯的顺序。虽然这种思维导图对学生的设计能力要求不高,但要求其有较强的信息搜集和概括能力,利用绘图方式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明了化,进一步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结合生活习惯,基于主题,运用丰富的词汇、句型、语法结构完成写作任务。多样表达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期待,即引导学生从“写得对”到“写得多”“写得好”,鼓励其多写多练(寇大波 2018)。

(三)创新评价机制,指向批判性思维的写作探究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时,要鼓励学生设计节日邮件(见图2),完善小作文,通过创新的评价机制为学生积极思辨构建广阔的空间。

图2

【设计说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更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和发扬,核心素养指向关键能力和文化品格的培养。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定位为评价的主体,给每一个学生发放一份自检表(见下表)。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检查每一项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如capital,punctuation,singulars and plurals等,在后面打“√”,简要反馈关键信息。这样的自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效率,拓宽他们观察、评价的维度。当然,教师也可设计peer checking互相检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全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江苏省教研室何锋书记在2019年10月举办的写作专题研讨活动中指出:“写作教学要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适切性原则,突出真实的意义情境,发挥语用的互动交际功能;教师应依托文本,指导学生进行抄写—默写—听写—仿写—改写—续写等梯度训练,关注情感、建立自信,降低写作难度。”总之,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持续发展。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语用能力,这将是师生日积月累的结伴学习过程。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关键。教师要牢记《课程标准》精神,巧设语用活动,搭建写作平台,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懈努力。

Self-checklist If your writing comes up to standard,please(√)Number Content Result 1 Capital √Chinese New Year 2 Punctuation ×Dear Alice,3 Tense √be going to 4 Spelling √dumpling=jiaozi 5 Link word √and 6 Plural form and singular form √ I’m/We’re going to...7 Handwriting √Not bad

猜你喜欢
译林导图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