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8-19 05:05王梅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王梅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在初中阶段加强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也有著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29-02

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通过在课堂上或者课下开展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1]。并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不断反思的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会实践、会学习,逐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做到学以致用。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如何对初中学生的课程进行实践活动的安排与规划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影响初中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不足

良好的学习动机会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调查发现,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认识不到学习的作用,导致学习效果无法得到强化,学习行为无法得到有效调整和改善。

(二)初中生不能有效运用自主学习策略

教师长期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导致学生缺乏资源管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部分学生对工具产生依赖,运用自主学习策略的能力不理想。

(三)初中生对自身自主学习的评价不全面

初中生的自我评价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及时发现自主学习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应试教育背景下,自主学习的评价大部分是基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导致初中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缺乏全面的认知。

(四)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对学生的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家长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们的处世方式、思维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长的教育观也发生了变化,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不再仅限于文化知识的培养,对其他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是还有不少家长仍然考试分数至上,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学生合作,相互学习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如在初三化学的课堂上,对于试题中的错误,学生是可以自己解决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经过讨论纠正自己的错误,这要比教师亲自讲解的效果好得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的条件,帮助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氛围。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组内的讨论,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使学生能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还应帮助学生进行优势互补,让性格差别大的学生相互配合,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展现自己的优势,互相带动,相互学习,合作共赢。

(二)科学分组,优势互补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进行分组。这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其性格或者其他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在分组时,要注意以下三点内容。首先,要尽量让组内成员优势互补,从而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提升。其次,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都能活跃起来、交流起来,不能一整个小组的学生都是性格内向的,否则学习热情是很难调动起来的。最后,教师在分组时,要尽量保持每组的水平都相对平衡。这样,在分配学习任务或者组织小组比赛的时候,不会出现实力悬殊的问题。

(三)鼓励思考,创新实践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如在课堂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学生会依靠组内其他成员,照搬其他人的思考结果,自己却没能参与进本次的讨论中来。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便大大下降。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鼓励学生思考,以免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爱迪生之所以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与他少年时期的创新意识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入手。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道题目的解决方法也绝非一个。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题目,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的办法,相信最终会找出很多解决方式。除了创新,实践也非常重要。也可以采用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的经历;对于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验中。

(四)多元评价,综合提升

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领者与协作者的角色,要让全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并强化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友谊,使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并对此感兴趣。另外,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对实践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评价。可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做相对客观的总结,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同学,同时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挖掘自身潜能。

综上所述,要想通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多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创新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与尝试中学习,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专专.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J].华夏教师,

2019(32).

[2]罗新国.浅谈主体参与下的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