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伊敏
在传统的教学下,教师在讲台上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自行探究的时间甚少,即便课堂上安排了小组讨论,也未必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深入思考。六年级作为毕业班,需要教授的内容多,时间短,课程安排得总是很紧迫,知识满堂灌的现象更加严重。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刘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接触并了解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下,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入学习。
一、什么是“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用“问题清单”来驱动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通过解决教师罗列的“问题清单”,逐步完善他们对知识的认知结构,变碎片化学习为结构化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糊学习为可见学习,生成一种更开放、更灵活、多线分层并进的新的教学结构。
二、运用“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
根据“问题教学”模式的4个环节:问题引发——问题探究一一互动建模一一问题解决,设计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节课。
在“问题引发”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①你们是怎么制作圆柱的?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②圆柱表面积指的是什么?是由哪几个面的面积相加呢?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梳理,引导学生回顾如何制作圆柱,借助上节课对圆柱的各部分组成的认识,总结出圆柱体表面积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这对后面学生们独立完成“问题探究”部分做好铺垫。
接着是“问题探究”环节,这个部分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你能算一算以下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吗?(写一写))(见图1)
②你能算出底面积后,再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吗?(想一想,写一写)(见图2)
③你还能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吗?(先想一想,再与同学们讨论,最后写一写)(见图3)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浅入深出,首先让学生根据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清楚了解要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需要知道哪几个面的面积。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增加难度,需要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计算出圆柱的底面积后,再算圆柱的表面积。最后第三个问题,只给出底面直径和高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通过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几个面组成和这些面的特点,所以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学生会想到先分别求侧面积和底面积,再算表面积。这样的设计层层递进,每个问题都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探究,降低了難度。
“互动建模”环节,学生要在老师的提问或遍问的引导下,总结出“如何求圆柱侧面积?”“如何求圆柱的底面积?”“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等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出以下三个知识点:
①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②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
③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底面周长,宽=圆柱的高。
最后是“问题解决”环节,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23练习四1、6,检验学习的知识,巩固圆柱侧面展开前后各部分对应关系和圆柱计算表面积公式。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手上都会有一份“学习单”,里面呈现了每个环节的内容,学生只需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学习单”的内容学习即可。
三、运用“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
为了形成对照,我分别在两个班上运用不同的模式上《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课。六(1)班运用我设计的“问题教学”模式,六(2)班则运用传统教学模式。
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来上课,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老师既要控制好全局,还要在“互动建模”环节通过问答带领学生梳理知识。两个班运用不同的模式,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述《圆柱的表面积》后,第二天我运用早读的时间,让两个班同时完成《南方新课堂》第13页的第5题,根据表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并填表。
我重点关注最后一列中求表面积的三个填空的正确率。从上往下三个答案,六(1)班正确率分别是81%,76.2%,78.6%。六(2)班正确率分别是75.6%,73.3%,77.8%。从数据上看,六(1)班的正确率与六(2)班的相比,六(1)班稍微领先,但差距不是很大。
这是我第一次使用“问题教学”模式教学,从单次教学效果来看,“问题教学”模式下的正确率虽然只是稍稍领先。但“问题教学”是以问题带领学生的进行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的,是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用问题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以“学习单”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在这过程中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也通过“学习单”的提示清楚地知道达成目标的途径方法,并且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同时也会促进同桌、小组间的协作学习。所以从长期来看, “问题教学”模式是不断带领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是非常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