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儒娟
[摘要]为驱动学生深度学习,文章结合“敬畏生命”一课,从优化教学问题的角度提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认识预习问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进入高阶思维,准确把握问题情境的德育性,促进学生情感和品格的健康成长,巧妙提高问题链的启发性,推动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关键词]优化;教学问题;问题情境;深度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花都区“科学课堂”专项课题2015年度立项课题“准确恰当的问题驱动让自主合作探究更精彩”(课题编号:2015*62)的研究成果。
今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逐步成为新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问题驱动深度学习是一个以问题为载体,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过程,它强调学生不仅要善于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而且能从中获得高阶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道德与法治教师意识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纷纷在课堂上采用问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发展。然而,问题的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思维,诸如“是不是”“对不对”等毫無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第二,限制思维,唯标准答案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深度思维;第三,目标错位,基于考试评价需要侧重为知识目标设置问题,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高阶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弱化了道德与法治课堂育人的根本任务。基于上述问题,下面将结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课,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教学问题,驱动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一、充分认识预习问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进入高阶思维
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且不愿意预习,而部分教师对学生课前是否预习不够重视,只是让学生在上课时带着一些可直接在书本中找到答案的问题看相应的教学内容2分钟,甚至没有问题让学生直接自行预习。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对预习不重视,失去兴趣,缺乏建构性思维和深刻的情感体会。带着启发性的问题深入地预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维持预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其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开拓思维。如有两位教师针对“敬畏生命”一课设计了以下预习问题。
第一位教师:“请带着‘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做到敬畏生命?的问题预习‘敬畏生命教材内容,并把不懂的地方圈出来。”
第二位教师:“1.读一读。带着‘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敬畏生命?的问题读‘敬畏生命教材内容2遍,标题和术语要牢记,圈出疑问点。2.想一想。我能深刻领会并举例讲清楚、说明白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和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吗?3.联一联。这部分知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吗?有什么不一样?4.验一验。我对本课的理解正确吗?做阳光学业评价的练习题检验一下。”
第—位教师的预习问题较为传统,典型的基于考试评价需要而进行的设置。从思维的层面来说,学生只需在该课题正文中找到答案和划出不懂的地方即可,思维并未得到有效开拓。第二位教师的预习作业增加了想、联、验三个环节,问题指向更明确具体,对学生的思维程度要求更高,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产生了疑问,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促使其主动在课堂上求解。而联系所学过的知识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自主建构,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学习知识,置知识于系统之中,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还进一步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思维更具广度和深度。就这样,学生在预习问题的驱动下自然而然地逐步进入高阶思维之中。
二、准确把握问题情境的德育性,促进学生情感和品格的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的设置,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目标错位,只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忽略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人本主义理论者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个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育人为根本任务,目标是促进初中生法治观念和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教育、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思想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好价值观教育,更关注学生品格的发展,而不应只是单纯地厘清知识主线和讲清楚知识点。
有位教师针对“敬畏生命”中“生命至上”一目引用了汶川地震的情景,列举当时的伤亡人数让学生感受生命是脆弱的,同时也展示汶川人民彭某在地震时被困深井170小时,靠吃卫生纸喝尿液生存下来的坚强表现,以及国家和全国人民对汶川人民紧急展开救援的相关数据,让学生感受生命又是坚强有力量的、神圣崇高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中这一部分的三维目标是,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学会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热点进行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和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科学合理分析判断的能力,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若从知识目标的达成度来说,学生确实能从该情景中理解因为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所以我们要敬畏生命;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度来说,学生仅仅停留在以旁观者的角度观望他人敬畏生命,自己却未能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和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缺乏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作出理性判断的能力,这显然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目标不符。
某位教师对此作出了如下指导:用地震、疾病和重庆公交事件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已有体验(天灾人祸、疾病等会导致生命缺失),让学生感受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不能止于此,更要着重让学生看到国家和人民并没有因此漠视生命,而是为减少生命的缺失做了很多努力。如,国家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专门的紧急疏散和自救、互救与逃生演练活动,制定相关法律条文来规范公交车司机和乘客的行为,减少因天灾人祸而导致的生命缺失;设立“中国医师节”,表达对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尊重。教师列举了屠呦呦、林巧稚等医务工作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挽救和呵护人们的生命,人们积极锻炼身体等事例,让学生感受从国家到人民,都在为保护生命而努力,并领会自己也应主动投入到维护生命的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