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潮, 关 红
(1.陕西省人民医院 心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68; 2.陕西省西安高新医院 急诊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61)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病情进展快且并发症多,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报道[2-3]称,中国每年因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的患者数量超10万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为30%, 而这也是造成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胺碘酮是临床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情况,但实践[4]表明其对于室颤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效果有限。门冬氨酸钾镁为糖类、盐类与酸碱平衡调节药物,对多种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探讨了盐酸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对心源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42~76岁,平均(58.64±3.51)岁,前壁梗死25例,下壁梗死14例; 研究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1~75岁,平均(58.72±3.55)岁,前壁梗死24例,下壁梗死15例。2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患者年龄40~76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且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表现,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 合并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严重电解质紊乱者,合并精神意识障碍者,近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6]。
2组患者基础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56]治疗,将胺碘酮15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20 mL后静脉推注,而后给予0.5~1.0 mg/min静脉滴注维持,若心律失常症状仍未有效控制,追加150 mg胺碘酮静脉推注; 心律失常症状得到控制后,改为盐酸胺碘酮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口服, 200 mg/次, 3次/d, 连续服用7 d后改为2次/d, 继续用药1周后改为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038)静脉滴注,将40 mL门冬氨酸钾镁+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 1次/d。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1个治疗周期)。
①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患者心电图检查提示无异常,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他相关症状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减少量40%~80%, 各临床症状部分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持续出现,且相关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为无效[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 参照Killlip分级法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情况: 无明显心力衰竭征象,但伴有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升高,判定为Ⅰ级; 轻中度心力衰竭,肺啰音范围小于两肺野的50%, 同时伴有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静脉压升高表现,判定为Ⅱ级;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肺啰音大于两肺野的50%, 判定为Ⅲ级; 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收缩压<90 mmHg, 同时有发绀、皮肤湿冷表象,脉率>100次/min, 判定为Ⅳ级[8]。③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脏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④ 统计2组患者心源性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后, 2组心功能Ⅱ级、Ⅳ级患者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 研究组心功能Ⅰ级患者比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Ⅲ级患者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比较[n(%)]
治疗前, 2组SV、LVEF、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2组SV、LVEF、cTnI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心源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心源性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受心肌细胞生物电学不稳定性及过度交感兴奋影响而引发心律失常,研究[9-10]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1~2周内为心律失常高发期,且以24 h内表现最为明显,可导致患者昏厥、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临床研究[11]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风险及心源性事件发生风险与低钠、低镁水平有直接关联。钙离子在细胞渗透压维持及酸碱平衡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参与细胞蛋白质代谢[12]。镁离子可通过特异性激活并提升钠-钾-APT酶及钾离子摄取,通过维持浓度差而减少心律失常[13]。门冬氨酸钾镁细胞亲和力强,与金属钾、镁离子的结合作用类似于螯合剂,且分离速度相对缓慢,可作为钾、镁离子载体[14]。研究[15]表明,胺碘酮具有α、β受体阻滞作用,可高选择性作用于心脏交感神经,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钾外流,并延长动作电位时间,促进Q-T间期正常水平恢复,有效避免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发生。
SV、LVEF是临床判定心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还将血清cTnI水平也作为心功能情况的参考指标。cTnI为判定心肌损伤的蛋白标志物,机体正常状态下外周血cTnI水平含量较低(<0.3 μg/L), 且仅3%的cTnI分布于心肌细胞胞浆,另97%与心肌结构蛋白相结合[16]。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游离型cTnI经由心肌细胞快速释放至血液,同时结合型cTnI逐渐分解,血清cTnI水平迅速升高[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V、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cTnI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心功能Ⅰ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功能Ⅲ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用药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情况。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见的心源性不良事件,本研究中,研究组心源性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心源性事件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盐酸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并降低心源性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