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亚飞 吴小苗 薛田
摘 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一员,我们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也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能有所建树,进行一些必要的理论研究,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在课题《农村小学低段学龄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研究过程中总结和整理出的一些实践理论经验,旨在提高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及业务水平。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行为规范
正文
有一句俗语叫“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句话就是在形容学龄儿童的可塑性强,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知识储备少,他们很容易被自己经常接触的事物形象所感化,进而逐步被同化,如果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学龄阶段,有目的的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干预,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他们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如“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鲁迅先生一样,因为他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予以坚持,最后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并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大文豪。
那么在学龄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教师需要在那些方面努力呢?通过半年的有关于学龄儿童课题研究的工作,我们总结了一些在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
一、做好良好行為规范的宣传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行为规范训练。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学龄儿童入校的第一天就给他们“立规矩”,并让他们知晓规矩,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他们该做的。教育部给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所立的规矩就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要做《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宣传和学生学习工作,给学校营造严格要求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龄儿童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行为习惯的烙印。
1.班主任定期开展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定期学习,并定期举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和良好行为习惯展演活动。
2.学校要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悬挂于教室内,教师利用晨检时间、班会、课余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知晓行为习惯准则。
二、学校生活中点点滴滴渗透行为习惯教育。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要渗透行为习惯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教师在课堂内外可对日常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并明确学生优秀的地方在哪,充分利用榜样教育提高学生对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并进行模仿学习。
3.教师对班内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量化,定期对班内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评比,选出各类行为习惯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进一步巩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
4.班主任要定期开展以习惯养成的主题教育班会,教师也要配合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进行训练,如:学生在学校的行走习惯的训练、课堂学习常规的训练、课前准备的习惯训练等。
5.学校要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看电影、看科普短片、参观革命基地等,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并将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点点滴滴的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细枝末节,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细心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知晓班内学生的行为动态,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改正。教师对于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要进行认真的分析,针对问题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进行帮扶教育。
7.由于学生的自制力差,教师要将行为习惯养成纳入日常教育管理生活,反复抓习惯养成的教育,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的强化训练,必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三、家校共育,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教师一己之力教育是不行的,因为家庭才是学龄儿童的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最为重要作用。
1.教师要进行家长教育指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就必须要遵规守矩,以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我们教师要通过家访、举行家长会和实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行,并改进家长的一些消极教育方法。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要定期组织“我是家务小能手”等德育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以往简单、空洞的说教教育变成在实践中自主认知学习,让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3.教师要身先示范,做好学生的表率。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学生不自主的对老师的行为习惯进行模仿,因此我们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都要特别注意,时刻要做学生的“行为典范”,通过我们教师自身的良好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去模仿、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现代社会网络发达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有关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或习气毒害的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报道,所以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重视学龄儿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从小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会用规则来要求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能从小就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他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劳动拥有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的人。
参考文献
[1] 陈绍薇,韩梅.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63+84.
[2] 高玉红.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J].学周刊,2016(29):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