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天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内科,广西 梧州 543000)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呼吸症状、气流受限、破坏肺组织形成肺气肿,而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肺功能下降为特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1],在全球死亡原因居第三位[2],威胁公众健康。慢阻肺患者进展为肺动脉高压主要由于气道狭窄引起缺氧、机体肺血管重构,而炎症导致肺血管重构主要因素[3]。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慢阻肺发生肺动脉高压过程中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参与[4-5]。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体现机体炎症状态敏感性指标,过去更多用来反映细菌性感染。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可作为肺部感染程度、慢阻肺严重程度、抗生素敏感度等重要指标[6]。C反应蛋白升高的幅度、速度及持续时间与慢阻肺病情发展程度紧密相关。C反应蛋白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肺血管重构,诱发/加重肺动脉高压,这与C反应蛋白介导IL-1、IL-6等炎症介质释放扩大炎性效应有关[7]。当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越大,疾病严重程度越高,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8]。曹秀丽等研究表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单纯慢阻肺患者,且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提示C反应蛋白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关[5]。
IL-6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可诱发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等炎性蛋白,在炎症反应有着重要作用[9],参与了与肺功能改变、慢阻肺、慢阻肺急性期等疾病的发生发展[5]。目前,IL-6是否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缺氧状态下,IL-6与肺部炎症、血管重构有着至关重要作用[10],血清中IL-6水平可作为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标记物[5]。另一项结果发现血清IL-6水平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形成没有相关性[11],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与单纯慢阻肺患者中的IL-6水平差异不大,更多是其他的炎症因子协同作用引起肺动脉高压[12]。
IL-17是大多数炎症因子的诱导因子,可激活CD4+T细胞分泌,招募已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在呼吸气道聚集,进而增加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加气道分泌物分泌,增强弹性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气道反应性[13],在慢阻肺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IL-17主要增加IL-8和TNF-α的释放引起慢阻肺患者气道平滑肌增生以及纤维结缔组织形成,从而引起慢阻肺患者的气道重塑,而炎症增强则会诱导肺动脉高压的形成[14]。张敬浩等人[15]研究发现IL-17表达水平与慢阻肺的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
NLR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能够反应中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状态,反应机体炎症水平,与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稳定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诊疗与预后判断[16-18]。邵丽北等[19]发现在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NLR水平>单纯慢阻肺患者>健康人群,通过ROC分析发现NLR在评估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敏感性达到76.6%。当NLR界值≥1.65,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69%,可以认为NLR是一种有前景的反映肺动脉高压存在的炎症标志物[20]。
慢阻肺伴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炎症在慢阻肺伴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相关炎症指标在慢阻肺伴肺动脉高压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争议,期望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为后续慢阻肺伴肺动脉高压的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