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14 12:13陈安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陈安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系新时期小学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先进教学法,能解决师生互动性不高、学生间交流少等针对性问题,对于学生的相互交流意识、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意识、人员分配、学习氛围等方面着手,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146-02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國身为基础教育重点学科的小学数学也越来越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因为大家普遍认识到,先进的教学方法能让小学生更轻松、也更深入地理解抽象概念,养成良好数学素养。经理论研究与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课堂主体作用,课堂实用性很强,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数学教师也要灵活把控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要点。

1.合理分组

科学分配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属于较为关键的部分,更是建成优良合作小组的先决条件。为此,在对学生分组前,不仅要对学生们是否能彼此合作、互相进步的问题进行考虑,同时还要兼顾到大家的学习水平,争取均衡分组,使各小组能够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实现均衡发展。比如,假如全班共计48名学生,那么数学老师不妨将其分成8组(6人/组),尽量给每个组都分配2名学习比较优秀,在其他方面能力也比较出众的学生,在组内起到带头甚至是领队作用,激励其他组员努力进步。此外,各小组组内成员在性格上也要尽量做到互补,这样才能有利于小组管理,使组内成员团结合作。这样也能使各小组综合实力趋于一致,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氛围。

2.明确任务

在小组人员分配完毕后,数学教师就应该给各小组布置明确的探究任务,归还学习自主权,让各组成员自行完成任务分配的工作,明确个人任务。例如,在讲解“人民币兑换和购物”方面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在做好分配好组员后,就可以布置类似“人民币付款方式都有哪些?请大家举例说明”这样的任务。待各小组成员都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就可以共同探究在购物时应该怎样使用各种面额的钱币。明确任务,有利于激发小组成员对学习内容的探究热情,使之产生合作探究数学问题的内动力,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自觉完成任务,在小组内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合作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也是核心组成部分,应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提高课堂练习方法的“多元性”,重视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帮助孩子们巩固数学知识。考虑到儿童身心特征,建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孩子们做开放性练习,借此激发想象潜能,潜移默化中拓宽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此类方法的独到之处在于能让学生加强交流,共同提升,做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以“小数加减法”内容为例,数学老师不妨指导学生做如下练习:假设某一天,小明到超市买1瓶可乐,该种可乐售价为3.5元/瓶,结算时,小明付给超市收银员1张5元的人民币,现在超市收银员手中分别有1元、5角、1角的硬币,请问收银员应如何找钱?阅读该题后,让大家在小组中探讨,大家通力合作,共同找出“找钱”方法。经过实践可发现,当学生们身处这样的氛围时,练习都非常投入,非但如此,其思维也非常活跃,经课堂检测和学科摸底测试,学习效果的提升幅度也非常惊人。

4.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尽管许多教学研究都已经证实了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实用价值,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然而,该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所以,教师要立足教学目标,把握学生需求,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并正确选择时机引导学生去游戏,在游戏中探索知识,在游戏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合适的时机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趣味教学、游戏教学创建多元情境,避免因为方法应用不当而造成学生厌学以及惧学情绪的产生和增长。除此之外,在小组合作模式下,教师要多联系大家生活中常见的数学案例,因为知识不仅源自于实践,最终也要用于实践。

例如,在讲解数字加减法(100以内)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设计一个购物游戏;在学习“圆形的运动”内容时,除了可以采用折纸演示方式,还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幻灯片、视频等代入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事物,比如,车轮、泡泡、皮球、纽扣等等。这些都能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提高学生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接受与参与程度。

5.有机结合多种学习方式

新时期以来,小学数学方面涌现越来越多的学习方式,经循证发现,除小组合作学习之外,其他新式方法也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建议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构建启发式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因为只有在自主探究中,心智尚在幼龄阶段的小学生才更愿意思考,继而对数学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理解,进而数学老师的辅导下,慢慢完善自身想法,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获得整体性的提升。

以“圆”的定理为例,数学教师可以将手工课带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折纸或剪纸等很常见手工活动引导孩子们去自主实践。利用折纸、剪纸,孩子们就可以对圆形纸进行分解,然后再通过随意的拼接、转化将一个圆分解、重组成各种各样的新形状。在分解、拼装过程中,孩子们将会加深对“圆”的变化规律的认识,并且这种认知会非常形象,每当发现“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等数量特征,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数学关系,孩子们都急切地想要说出来,每到此时,数学教师就应相机引导大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6.及时评价总结

众所周知,教学评价对于教学成果的确定与升华有着积极作用,是小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学生们交流、实践、总结反思的过程,有鉴于此,数学教师需要及时地评价和总结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以升华合作学习成果。对此,笔者认为应分为三个层次,其一为分析合作学习中存在的短板和缺陷,适时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并找出其中的问题,完善下一次的合作方案与实施计划;其二为有效归纳学习到的重点知识,以加深理解记忆,使小学生习惯并学会自主学习,形成良好习惯;其三为鼓励在合作学习中个人表现突出的小学生,借此强化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学生们合作主动性实现渐进性增强,与此同时,通过给予学生肯定,也能调动课堂氛围,营造一个更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更高效地完成预期的数学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事先合理划分小组是确保小组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和关键,基于这一认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量提高小组成员分配的科学性,营造一个既团结互助,又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同时,小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按时、按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所以,所有的小组学习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点来开展,既要小组成员的任务加以明确,又要丰富学习方法,做好课堂练习。

参考文献

[1]张天兵.论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9.392(08):45

[2]陈巧婷.对小学数学小组小团队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J].学周刊,2019.401(17):53

[3]张思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005(006):245

[4]孙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08): 69-69

[5]殷允会.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