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2020-08-14 12:21温景岩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古诗文初中生语文

温景岩

摘  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古诗,一直传承着我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山河大川到名胜古迹,从风景描寫到直抒胸臆,从自然美景到人生意趣等等。作为传统文化的接班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古诗文,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与道理。教师应从初中古诗文出发,激励初中生学习古诗文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陶冶古诗文的情操。

关键词:初中生;古诗文;语文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109-01

我国的教育历史自古有之,是从社会发展初期就存在的,而传统文化教育更是源源不绝。古诗文在传统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一直贯穿于整个历史线的文化成果,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蕴所在,学好古诗文有助于初中生了解历史,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民族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古诗文教学,让学生感受我国文化的瑰丽与壮阔。

1.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

传统文化是一种概念比较大的定义,包括整个民族的特点,几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是各种具有价值的精神成果的体现,也包含着传统民俗、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而传统文化教育则是指将一些祖辈们传承下来的东西和新时代新内容不断碰撞、创新和融合后继续传承下去。这里要说的是,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占据很大比例的古诗文教育。古诗文教育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础。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好古诗文,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方式之一。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古诗词的教育却并没有一定的重视,主要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用以应付考试,而作者生平和文化背景更像是流水账似的飞快的过一下,并不会让学生感悟古诗文所表达的意境。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诗人写作的真正意图不了解,对诗句的理解不透彻。这就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片面的、表层的、不完整的,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不用说提升成绩了。

2.初中古诗文是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

(1)表达爱国主义精神。通读初中的语文教材,可以发现爱国情怀的篇幅不少。这种抒发爱国情感的古诗文,与现今的教育观念相符合,也是感悟古代作者爱国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通过“望”字,对眼中情景的由远及近的描写,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期待和平的美好期望;例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即便辞官离开也想报效国家的献身精神。

(2)对生活的观察体悟。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诗人对于风景、生活描写的诗文也不少。一般来说,这种诗文最能体现诗人本身对生活的理解,还能通过古人的视野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例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通过对自家庭院的简单描写,抒发了自己归隐后的悠然自得,也让人们看到了归隐山田的乐趣;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西湖的美景,我们可以通过诗人细腻的语言活灵活现的感受到西湖的美景。

(3)自身理想的呐喊。在初中语文教材里,还有一部分诗文也不得不说,那就是诗人对自身抱负的表达。在我国封建时期,是皇权至上的,每个人都为能够为皇家效力而感到骄傲,不少诗人就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报效祖国的决心与情感。例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前几句是沉重的战争描写,而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表达其愿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例如,杜甫的《望岳》也是通过“望”字入手,从泰山的辽阔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性格。

3.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将教材内容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能够被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有着深远意义和流传较广的经典名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利用古诗文多样化的特点,把古诗文和现代生活有关联的地方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中,通过短短数百字就鲜明的告诉了学生诚信的重要性,而其中称谓有三次变化,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三个称谓分别指的是谁,再由此引到现在生活,说说我们现在对长辈、他人是如何称呼的。在进行此项活动时,学生的思绪立即被打开,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可趁机向学生介绍一下古人是如何互相称呼的。这种由生活引入知识的方式,比传统死板的讲述更有趣味,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学到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注意把传统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不露痕迹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2)灵活运用现代媒介设备。现代媒介设备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因其能够较好的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而被广泛应用。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不能只是死板的将课本上的内容照搬上去,而是应该对课本内容进行一定的处理、归纳。通过多媒体的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的视线,使学生投入到古诗文学习中。

例如,在进行《爱莲说》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媒介设备将莲花图片投射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话语对莲花进行描述,再出示菊花、牡丹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和莲花的不同之处,紧接着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以醒目的方式出现在屏幕中,让学生讨论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和莲花是否符合周敦颐所说的这句话。通过前面图片的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巧妙运用现代化媒介设备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进而完成古诗文教育的学习。

4.结束语

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以此来发展古诗文教学的现代化策略。教师应将古诗文里与现代生活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还要使用现代媒介设备,使学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美,中华传统文化的美。

参考文献

[1]王春霞.初中古诗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

[2]许吉仁.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8:1

猜你喜欢
古诗文初中生语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