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析

2020-08-14 09:48刘倩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设计高中

刘倩

【摘 要】 根据高中生物教学方案的拓展性研究,通过制定相应的生物课程教学讲座方案,将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不断加深学习,进一步提升了高中生物实验讲座的课题价值,这不仅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课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且提高了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中  生物实验  教学设计

物是一门重视实验的自然学科,当前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探究实验内容,为高中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创造了条件。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以此调动创新意识、挖掘发展潜力,循序渐进地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塑造生物核心素养。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开展有效的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案例,从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切入点,围绕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谈一谈个人浅见。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课时不足。高中生物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内容,必修实验就有近二十个。要想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每一个实验教学任务,是有一定难度的。另外,有些学校没有按照规定开设足够量的生物课,甚至个别学校还缩减了生物课时,这更加重了生物实验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2. 实验要求过高。高中生物新课程从实验方法、理论指导和实验过程等各个方面都提高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尽管有的教师会在课前对学生进行系统地指导,并作出科学的实验设计和假设,但因为实验任务繁重、实验要求过高,致使实施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3. 班级人数过多。目前,高中班级的人数普遍较多,教师很难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做实验的情况,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有时实验结束后,只有个别小组能完成实验,使实验活动变成了个体探究,失去了实验教学整体性的意义,这也是影响实验教学开展的一个因素。

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课程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来引入新知识。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实验实施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影响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某地曾出现过一些大头娃娃,这是他们长期食用劣质奶粉的结果,那么你怎样证明奶粉是劣质奶粉呢?某地市面上曾出现过一些假鸡蛋,你应该通过怎样的手段进行检测?市面上出现很多糖尿病人专用的无糖食品,你应该利用怎样的实验来验证是否真地无糖?”通过以上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巧妙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剪去滤纸下端的两个角?”从学生茫然的思考状态来看,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如果不剪去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如果学生还没有想到问题的本质,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为什么不动手操作一下,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于是学生纷纷动手实践,结果他们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层析液沿滤纸两边扩散较快”。通过以上启发和引导,可以使学生牢牢掌握知识,并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真谛。

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1. 实验教学准备的优化。生物教师需要预先做好实验准备,预测干扰实验的因素、学生常见的操作错误及可行的改善方法等,使学生胸有成竹地完成实验设计、规划、操作及反馈过程,为生物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2. 实验预习的优化。作为生物实验教学的出发点,课前预习是实现学生自主参与的关键环节。在预习之后,学生可以用图表展现生物实验原理、操作流程和結论分析,着重标注实验的关键点。同时,学生要有针对性地预习,准确地抓住知识要点,才能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3. 实验问题的优化。对中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当他们找到一个可以切入问题的分析点时,经过合理探究,就能形成探究性实验的雏形。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运用“问题”策略解决学习的盲区。如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教学实验中,学生就提出了一些问题,如:①过氧化氢酶可否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②高温和低温对酶的活性影响分别是怎样的?③如何测定使酶失去活性影响的具体温度?④酶的活性达到最高时的最适温度是多少?当学生开始提出问题时,他们对于实验的探究就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渐入佳境”了。

四、运用媒体教学

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它能用丰富的声光效果描绘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学生被多媒体动画吸引,对知识产生直观的形象,从而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实验的对象。学生在做实验时也会对实验的过程产生很大的兴趣,甚至很想知道实验结果是不是像多媒体课件中说的一样。比如,在教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但是对学生来说,细胞的概念太微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见过,因此很难建立起细胞的直观形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课件。在打开多媒体课件时,一个细胞跳出来,它会自我介绍自己的名字,它是哪个母体下的细胞。细胞将自己全身上下展现了一遍,而且讲述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能传输、什么情况下不能传输等。生动的课件让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接下来学生在展开实验时,就能通过物质的跨膜运输实验来验证细胞的运输过程。学生通过多媒体产生强烈记忆,通过实验去验证记忆,因为学生事先已经被带入情境,所以双重记忆使实验变得更加有价值。

总之,生物学实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掌握理论,有利于加强学生科学观察、科学分析等诸方面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科学认识、科学思辨、直觉思维、大胆想象等多方面思维品质的培养,而且更有利于加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等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科学能力的培养。但客观上来说,我们现实教育中强调和突出的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还有实验工具、材料和场地的限制,所以,改进实验教学还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宇.高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生物教学与实验,2003(12).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教学设计高中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